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咸丰皇帝登基后,为何让曾国藩下狱?发生了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咸丰皇帝登基后,为何让曾国藩下狱,接下来历史屋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可他的官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在京城为官的时候,有多次被扔进大牢的经历。尤其是道光皇帝驾崩,咸丰皇帝登基的时候,曾国藩更是差点丧命。

  此时的曾国藩身为二品礼部侍郎,是朝中重臣,可是,他并未受到特殊待遇,咸丰皇帝仅仅一句话,就将他扔进刑部大牢,被打了三十大板,直到皮开肉绽,奄奄一息。

  当时,朝廷到底发了什么?会拿曾国藩开刀呢?

  关于这个原因,有各种版本,有一些专家认为是咸丰皇帝登基后,由于水平有限,能力平常,但又独断专横,不听取意见,而曾国藩看到此状况后,大失所望,决定上一道奏折,批评咸丰皇帝的不足,让他改正。

  这个说法有点牵强,曾国藩是一个非常懂权谋术的人,他即使对咸丰皇帝有意见,也不会如此直接以下犯上。曾国藩得罪咸丰皇帝,是另有原因。

  当时的朝廷,确实发生了大事,不仅是因为道光皇帝驾崩,更是因为道光皇帝去世的第二天,也就是咸丰皇帝正式坐上龙椅,接受文武百官朝拜,开始办公的第一天,就遇到一件震动朝野的事情。

  当时,咸丰皇帝接到了多份折子,但核心问题都围绕一件事情展开,即广西出现以洪秀全为首的“匪患”问题。

  其实,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在广西并非一天两天,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长期以来,广西巡抚郑祖琛都觉得自己能控制局面,迟迟未向朝廷汇报,直到太平军和清兵交手,清兵大败后,郑祖琛才惊慌失措。可为了立功,郑祖琛居然失去人性,命令清兵在“剿匪”失败途中,将很多老百姓以“通匪”罪名屠杀,以向朝廷证明自己镇压太平军的决心。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郑祖琛的残暴行为,被当地老百姓深恶痛绝,除了大部分人投靠了太平天国后,还有一部分人不辞辛劳,千里迢迢到京城告御状。

  可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怎能见到皇帝呢?他们找到一个名叫曲子亮的监察院御史,将状子交给了他,希望他能转交给皇上。

  曲子亮是御史,闻风而奏是他的职责,于是,写了一本弹劾郑祖琛在广西滥杀无辜的折子,与老百姓交给他的状子一同递了上去。

  可是,郑祖琛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早有准备,给京城很多官员和一些御史都送了银子,曲子亮将折子递上去的时候,咸丰皇帝早已看了其他御史对郑祖琛歌功颂德的折子了,均认为郑祖琛在广西“剿匪”有功,应该给予褒奖。

  咸丰皇帝舒畅的心情,被曲子亮的奏折破坏,他勃然大怒,认为曲子亮居然道听途说,就敢弹劾朝廷的封疆大吏,不由分说,就将曲子亮的顶戴摘去,革职问罪。

  道听途说、闻风而奏,本就是一个御史的权力,这在大清的律例里写得清清楚楚,咸丰皇帝不会不知道。但由于咸丰皇帝刚刚登基,谁也没有摸清楚他的路数,满朝文武大臣,谁也不敢吭声。

  曾国藩决定试探一下咸丰皇帝的态度,他跨前一步,当廷跪下,认为曲子亮就算闻风而奏,但按大清律例,也是无罪的,不应该被革职。

  在鸦雀无声的朝廷上,曾国藩的话异常刺耳,咸丰皇帝没想到自己登基第一天,就遇到有大臣跟自己叫板了,他怒火中烧,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吼道:“来人,将曾国藩的顶戴也摘去,押入刑部大牢,等候发落。”

  被关入大牢后,曾国藩虽然是钦犯,但依旧被打了三十大板,差点被活活打死。

  曾国藩的试探,虽然付出了代价,但也摸清了咸丰皇帝的性格,即多疑善变、喜怒无常。当然,咸丰皇帝也是一时气恼,并非真心要处罚曾国藩,后在恭亲王等人的求情下,咸丰皇帝才顺水推舟,将曾国藩官复原职,同时也为了安慰曾国藩,还让他兼署兵部右侍郎。

  咸丰皇帝是一个特别爱记仇的人,他后来虽然不断对曾国藩委以重任,直到提拔他成为“五部侍郎”,但对曾国藩的堤防从来就没有放松,哪怕他成为湘军统帅,为大清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咸丰皇帝也是对他处处压制,得不到太多支持。

  不过,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让曾国藩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成为一代名臣、半个圣人!他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权谋之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因为这才是他为官、为人的精华所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订阅《曾国藩权谋术:乱世可成枭雄,盛世可为富商》,了解曾国藩真正的为官经验。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