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为何要逼死吕不韦?对他有什么好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9分类:历史
嬴政为何要逼死吕不韦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屋小编告诉你。
杀人诛心,秦王嬴政虽然只是给吕不韦写了一句话,但却在不经意间把后者奋斗一生所做的努力、贡献,以及所秉承的理念全部否定了。吕不韦虽出身商人,但也算得上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他自然明白,面对这种局面只有一条路可走。
我们先看看嬴政这句话的涵义: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竟然享受秦国封给你的食邑十万户;你跟秦王家族又有什么血缘关系?竟然敢号称仲父。你们全家都到蜀地去住吧!
即:你吕不韦,对秦国、对我本人都没立下什么功劳,凭啥敢享受眼前的荣华富贵?
那么,吕不韦真的没立下什么功劳吗?
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受传统道德观念影响极深的司马迁,对于吕不韦这位战国史上的风云人物几乎没什么好脸色,通篇充斥着负面评价。从这篇列传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对吕不韦形成如下脸谱化的印象:
毫无廉耻、唯利是图,为了攫取个人的荣华富贵,不惜使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比如他包藏祸心、把曾跟自己同居的女子送给嬴异人;后来自己身为相国,却与太后不清不楚,甚至还举荐了嫪毐入宫;
阴险狡诈、卑鄙的投机分子,为了攫取机会,不惜砸重金包装默默无闻的嬴异人,并买通华阳夫人,这些手段与儒家传统理念格格不入;
厚颜无耻、欺世盗名,组织大批文人编写《吕氏春秋》,给自己脸上贴金......
根据《吕不韦列传》来看,他就是个大忽悠,靠着坑蒙拐骗,把钱、权、地位、名声全部搞到手,对于传统士大夫而言,就是个政坛中的耻辱。
但我们如果抛开个人观念影响、以结果为导向的话,就会发现吕不韦其实挺有价值。
他是嬴政家的恩人。如果没有他,世上只有嬴异人、而没有嬴楚,更不会有嬴政。用“再生父母”来形容他对嬴异人父子的恩情,并不为过。
当初的嬴异人被塞往赵国当人质,“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物资不足、生活窘困,处境非常尴尬,以致于当时邯郸城内其他诸侯国的人质都看他的笑话。
要知道,秦国可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强国,堂堂王孙为啥如此窘迫?身份决定一切。嬴异人虽是秦昭襄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问题在于,他是庶出的,而且兄弟一共有20多人,在他前面的都有将近十个。按照常理而言,他以后不大可能在秦国政坛有太大的发展,秦王之位就更别想了。在秦、赵关系越来越僵的大势下,搞不好他分分钟成为肉票。
因此,不仅邯郸人不怎么待见他,即使秦国的自己人,也没把他当回事,这才出现了“居住困”的可怜待遇。
而当吕不韦出现后,不惜砸下血本改善嬴异人的生活,帮他在邯郸人质圈收买人心、营造舆论;替他在秦国打通华阳夫人的关系,使其由“嬴异人”变成了“嬴楚”,一步步把其推向了储君之位;帮他在千钧一发之际逃出邯郸、回到秦国......甚至还连嬴异人的对象都给安排好了,这才有了嬴政的出生。
因此,我们不管吕不韦而目的是什么,但他确确实实改变了嬴异人的人生轨迹,也客观上促成嬴政来到人世(并且几乎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他与嬴氏父子之间虽没有血缘关系,但提供的帮助却远远超过了血亲。
所以,嬴政说他“何亲於秦”,显然是不合适的。
我们在看吕不韦是否对秦国没有功劳。
《史记·吕不韦列传》基本讲的是八卦,但在《秦始皇本纪》中,嬴政亲政前的所有大事,几乎都有吕不韦的影子。
公元前250年嬴异人继位(即秦庄襄王);下一年,他立即回馈自己的恩人吕不韦,将其封为相国。紧接着,“东周君为诸侯谋伐秦,王使相国帅师讨灭之”,吕不韦率领秦军灭掉了东周君,立下了大功,随后被封为文信侯、食邑洛阳十万户。
公元前247年,嬴异人去世,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位,“国事皆委于文信侯,号称仲父。”即,接下来的八年内,秦国的大权是掌握在吕不韦之手的。
吕不韦大权在握后,有这么几个动作:“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他大肆收拢人才,积极为秦国吞并天下搭建人事班子,李斯进入历史舞台,蒙氏、王氏两大名将家族都受他重用。
而在这八年里吕不韦以及他举荐的人才,具体干了些啥?秦国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元年,晋阳反叛秦国,蒙骜前去摆平;
二年,麃公率军攻打卷邑(楚国领土),斩首三万人;
三年,蒙骜攻取韩国的十三个城邑,不久后前去攻打魏国的篸邑、有诡;
四年,拿下篸邑、有诡;
五年,蒙骜率军攻打魏国,一共夺下二十座城池;
六年,秦军逼退韩、魏、赵、卫、楚五国联军,其后反击卫国,逼迫对方退守野王;
七年,将军蒙骜在征战途中死去;
八年,嬴政的弟弟长安君成蟜反叛。
可见,这八年里,吕不韦举荐的将领蒙骜、麃公东征西讨,延续了秦昭襄王时期的强势扩张步伐;蒙、王两家,更是继承了白起的衣钵,成了后来嬴政一统天下的领军人物。
因此,说吕不韦“何功於秦”,显然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那么,嬴政为啥要“睁眼说瞎话”呢?他这纯粹是故意的,吕不韦在两方面触犯了禁忌。
其一,路线问题。吕不韦豢养食客三千人,大多来自东方各诸侯国。在吕不韦的命令下,这些人编成了《吕氏春秋》一书,“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这部巨著,包含了儒、墨、道、法等各家各派的思想,被后世称为“杂”家,这与秦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商鞅法家治国之道并不完全吻合,极有可能与上百年军功爵制体系下的既得利益集团产生了不和谐因素。后来在吕不韦死后,秦国人之所以大肆驱逐吕府门客,不仅仅只是因为利益的冲突,更有发展理念的考虑。
而对致力于强化中央集权的嬴政而言,显然很有必要对吕不韦“除其人,去其言”,首先对这个人进行否定,才能拨乱反正。
其二,权力问题。
关于嬴政为何写信给吕不韦,史书中是这样说的:“诸侯宾客使者相望於道,请文信侯”。吕不韦被赶回封地带了一年多,这期间,各诸侯国前来拜访的人员络绎不绝,“秦王恐其为变”,嬴政担心他反叛,于是来信一封加以逼迫。
担心吕不韦反叛,这几乎是子虚乌有。如果真的有这个担心,嬴政送给吕不韦的,就不可能是信件了。嬴政13岁开始,吕不韦开始专权;一直到八年后,他仍然没有还政的意思;然而,当面临嫪毐反叛这种可能危机政权大事的时候,我们几乎没看到吕不韦出力,何况这事还有他的责任。
专权,却没在关键时刻为主上分忧,吕不韦这是犯了封建时代臣子的大忌。在历朝历代的权臣中,说到对君主忠诚度以及立下的功劳,也许没人比得过霍光;但在霍光死后,他的全家却惨遭灭门。汉宣帝之所以如此残忍,正是由于不能容忍任何人长期染指本属于自己的最高权力。
因此,以上才是嬴政逼死吕不韦的原因。吕不韦本身并没有什么罪过,否则的话,嬴政不可能等了一年多才决心动手;吕不韦的最大罪过,就在于践踏了至高无上的封建王权(皇权)。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如果蒙恬没有让赵高的奸计得逞,秦朝还会这么早灭亡吗?
- 11-30 既然荆轲号称天下第一刺客,那秦王嬴政又是如何躲过刺杀?
- 11-30 如果扶苏能成功代替胡亥继承帝位,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 11-30 李斯对秦朝有着哪些贡献?为何说他的功劳还是大于错误?
- 11-30 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秦朝的阿房宫是真实存在的吗?
- 11-29 自秦朝第一个统一中国后,为何没有大一统王朝超过三百年?
- 11-29 即使没有了赵高的存在,为何说秦朝依然还会二世而亡?
- 11-29 如果拿孔雀王朝和秦朝对比的话,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 11-29 秦朝不能像此后汉朝那样,一直延续着几百年的国祚?
- 11-28 南越国是秦末时期建立的,赵佗沿袭了秦朝的什么制度?
- 11-28 秦朝以前是奴隶制社会,奴隶的来源主要有哪几个?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