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气功”这门绝学真的存在吗,它的基本原理又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0浏览:44分类:历史

  作为中国人,我们对于“气功”这个概念应当不会陌生。但是我们对之还是持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有时候认为它是一种迷信,有时候又觉得它非常神秘。那么,气功到底是不是迷信,它的基本原理又是什么呢?

  关于“气功”一词,据学者考证,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的《净明宗教录》一书。其实“气功”并不邪乎,它就是中医里的一种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丹道,也就是通过调整自己的呼吸、身体、意识(调息、调身、调心)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气功”是中国本土固有的产物,出现历史非常悠久,其内容也是非常的丰富,包括吐纳、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炼丹、修道、坐禅等等。总之,气功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它和中医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原始的气功,有部分被称为“舞”。《吕氏春秋》曰:“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气功并不神秘,只是通过“舞”这种动作来调整身体,使得筋骨能够伸缩自如。

  图1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春秋战国时,出现了所谓的“导引按跷”,我们今天所说的“气功”就被含括在内。当时出现了一部中医名著,即托名于黄帝所作的《黄帝内经》。其中说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当然,也提到了“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一些修炼方法。其实不光是《黄帝内经》,一些道家的著作也或隐或显的记载了一些修炼方法。如《老子》中便有“或嘘或吹”的记载,据专家考证,这其实是一种吐纳方法。《庄子》中也有“吹嘘呼吸,吐故呐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这些记载都是传世文献,而如今出图的一些考古文献也发现了类似的记载,如果以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来看,这无疑加重了文献记载的可靠性。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马王堆出土了一大批帛书,其中就有《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却谷食气篇》主要记载了一些呼吸吐纳之术,而《导引图》则绘有各种画像,有44幅,集中记载了古代人们用于治疗疾病的历史。

  以上这些记载,我们依稀可以看出气功的历史渊源流长。

  图2 马王堆帛书 却谷食气

  但是“气功”这一名词出现却非常晚,最早见于晋代。该词首见于许逊著所著《净明宗教录》一书,但也有人认为该书为伪书,因为其中很多术语是在宋代才出现的。我们知道,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再加上道教也在这一时期兴起,因此这一时期的宗教气息非常浓厚。这些宗教为了吸引信众,尤其是道教,往往会将“气功”神秘化,认为修炼它就能够成仙、长生不老。这种现象经过了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隋唐时期变得极为兴盛。

  其实,说起气功这事,和曹操还有一点关系。据史书记载,曹操和他的儿子均是气功爱好者。曹操为了修炼气功,养了不少的方士,如甘始、皇甫隆等达16人之多。他们向众人传授“鸱视狼顾,呼吸吐纳”。曹操闲时,还会与皇甫隆讨论服食导引之术,以求能够延年益寿、长生不老。曹丕更是在《典礼》记载了因练气功导致失败的例子,“······为之过差,气闭不通,良久乃苏。”

  图3 清刻本 气功图

  我们了解了“气功”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就不得不疑问,它的原理到底是什么,为何如此神秘呢?

  所谓的“气功”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具有某些超自然的能力。它其实就是通过特定的修炼方法使人的机体、器官在功能上更加有序化与协同化。当然,由于具体的修炼方法存在差异,最终导致的生理变化也是不同的。其实,气功和中医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无法将之割裂开来理解。我们知道经络、穴位、气血是中医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气功的基础。我们可以很形象的来形容经络和气血的关系,如果打个比方,经络就好比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穴位则是气血运行的出入口。

  图4 五禽戏 示意图

  图5 道家十二段锦

  《金匮要略》云:“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呐,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这里所说的“导引吐纳”就是气功的一种修炼方法。“五禽戏”我们并不陌生,为华佗首创,一直流传到今天,仍被气功爱好者所习用。而后又出现了葛洪的《抱朴子》、陶弘景的《养性延命论》以及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和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方》等医学著作,都有关于气功的论述。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亦云:“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意思是说,在练某种静功的过程中能够觉察出人体的经络变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气功与中医渊源之深。

  “气功”的种类也有很多,可分为主动气功与被动气功。如果按照练功形态来划分,则有调意功、调什功、调新功等区别。从形体动静来看,则可以分为动功和静功两大类。

  图6 《奇经八脉考》,经脉专书,明·李时珍撰

  其实气功并不神秘,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也可以窥知一二。但经过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气功武术热的招摇撞骗,使得气功的名声大臭。到了九十年代,气功逐渐变得沉寂,不过气功一词却变得大火起来,然而人们眼中的“气功”却被污名化,成为了招摇撞骗的代名词。其实这不怨气功,只是由于这些江湖术士们打着“气功”的旗帜到处招摇撞骗,使得气功的名声大坏。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经是好经,可惜叫歪嘴的和尚念歪了”!

  时至今日,依然有人打着伪气功的名号自诩“大师”,可竟然有人就信了,其中不乏富商巨贾、明星大腕。真可谓怪哉,奇哉!如果我们对“气功”多一点了解,也就不会产生那么多误会,也不会看着某些心术不正之人任意糟践传统文化。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