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火耗归公究竟是怎么回事 雍正给乾隆留下一个强大的王朝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1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火耗归公,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朕就是这样的一个汉子 ——雍正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至今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相比之于现在的小鲜肉电视剧,《雍正王朝》各方面都显示出上一辈电视剧人的用心。这部电视剧讲述了雍正从九子夺嫡到最终去世的经历,完整的展现了雍正皇帝的人生。

  在这部电视剧当中,随着剧情的进一步深入,雍正成功的接替康熙登上了大位。登基的雍正一方面要稳住朝中的不稳势力,另一方面则开始了自己改革朝堂的一系列举措。

  在这些举措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那就是“火耗归公”。火耗归公是雍正解决康熙遗留下来的吏治问题的一大重要方法,在当时有力的澄清了吏治。火耗归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火耗归公其实就是将官场上的一项陋习进行了改变,将官员用来贪污的借口变成了国家的正式收入。通过这一方式,雍正不仅增加了国库收入,同时也刹住了贪官污吏的不良之风,算得上是一举两得的措施。

  01火耗归公究竟是什么

  所谓的火耗,有的时候又被称之为“耗羡”。指的是古代地方官府在征收赋税的时候,在规定的赋税金额之外再多征收的那一部分。这一部分金额并不会纳入到国库当中,也不会出现在地方账户上,而是全部进了官员的腰包。

  为什么地方官府会多征收一部分赋税呢?这就跟古代赋税的征收方式有关了。在唐朝实行两税法之前,地方官府征收来的赋税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并非货币,而是实物,包括粮食,布匹和一些供给皇家所用的物品。

  唐朝中后期国势衰微,国内动荡,人民流离失散,土地荒芜,税收也就逐渐收不上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唐王朝进行了财政改革,实行两税法,对赋税征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提高了赋税征收的效率,这为张居正的改革提供了基础。

  到了明朝万历时期,随着土地兼并的大量发生,再加上对外战争,明朝也出现了国力不支,国库空虚的情况。得到万历皇帝支持的张居正也将目光投向了税收政策,他实行一条鞭法,规定将所有的田赋和其他杂税整合到一起,并要求老百姓缴纳银子作为赋税。

  这种方式在当时同样起到了积极作用,可问题的随之产生。明朝虽然有大量白银流入,可问题在于,老百姓毕竟还是穷,不可能有整块整块的银两。地方官府从小老百姓手中征收到的大多是一些散碎银子,为了统计和收纳的方便,地方官府需要先将这些散碎银两融化成银锭,然后才能正式上交国库。

  散碎银子本身会出现一些氧化,再加上这些银两成色参差不齐,在熔化重做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发生重量不对的情况。地方官府于是想到了一条补充的办法,那就是在征收复税的时候多征收一部分,从而在数量不对的情况下对赋税进行补充,这部分额外缴纳的银两就被称之为火耗。

  最开始的时候,地方官员倒还都老实。可随着明朝吏治腐败的加剧,火耗逐渐成为地方官员敛财的方式。火耗在征收的时候没有具体的标准,征收完之后也不会进入政府账册。这就相当于有了一条绿色通道,贪官污吏根本就不用担心会被人抓住把柄。

  满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后,为了维护其自身统治,几乎将明朝的制度完完整整的继承了下来。火耗也被清朝政府沿用了下来,可随着清代政权的稳定,相应的问题也就出现。

  雍正皇帝上任之后,为了澄清吏治,打击贪官,在一众大臣的反对之下,坚决实行了火耗归公这一制度。火耗归公就是将地方官府收上来的火耗银一并算入地方财政,相应的收入纳入政府账册。

  有了来自朝廷方面的监督,地方官员再也不敢打火耗的主意,不仅火耗银两降了下来,而且贪官污吏也没有了合法贪污的来源。对于贪官污吏们来说,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事情,雍正皇帝又将如何应对呢?

  雍正皇帝的权利并非直接构建在老百姓的头上,而是构建在官僚地主的头上。既要推行火耗归公,又要让这些官僚地主们闭嘴,雍正皇帝于是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这才将火耗归公推行了下去。

  02火耗归公的配套措施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大部分制度,而这其中就包括官员的低俸禄。拿着低廉俸禄的官员有着十足的贪污动机,当雍正皇帝实行火耗归宫之后,这些人自然有苦难言,满身怨气。

  雍正皇帝并非身于深宫之中,长在妇人之手的皇帝。他经过激烈的斗争才最终登上皇帝的宝座,所以他完全明白手下官吏的所思所想。为了让这些官员们全力推行火耗归公,雍正皇帝一边打一边拉,这才让底下的人没有了怨言。

  低俸禄是顺治康熙立下的规矩,祖宗成法不可变,雍正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给人留下不尊重祖宗的话柄。不过他却想着另外一个主意,那就是给官员们分发养廉银。

  山西试行火耗归公之后,雍正皇帝交出了一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答卷。山西当年上缴火耗银43万两,但雍正皇帝并没有将其全部收入国库,而是进行了合理的分配。雍正将其中的20万两用于弥补朝廷的亏空,9万两用于公费支出,剩下的10多万两则拿来作为官员的养廉银。

  有这一笔钱作为基础,山西知县级别的官员都能拿到最少500两的养廉银,自然不再有人对火耗归公提出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一来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二来限制了官员的收入,控制了贪污,三来朝廷也增加了收入。

  一边拉,一边还得打,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雍正皇帝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大臣李卫负责火耗归公的相关事宜。李卫可是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再加上他为官清廉,敢说敢做,火耗归公这才站稳了脚跟。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方法,雍正皇帝还有他的独门绝招,那就是秘密情报制度。雍正皇帝将原本属于一些高品级大臣的密折专奏权下放,甚至连一些小小的知县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权利。

  更为关键的是,密折专奏直接交到雍正皇帝手中,任何人不得拆开查看。这就相当于给所有人加上了一副手铐,贪官污吏们必须时时刻刻小心自己身后的眼睛,不然的话,指不定哪一天就被莫名其妙的治罪了。

  在雍正皇帝的一系列铁腕手段之下,火耗归公这一政策被完完整整的推行了下去。有力的解决了康熙晚年遗留下来的吏治问题,为乾隆盛世的到来创造了条件。雍正皇帝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他留给乾隆的却是一个无比强大的王朝。

  03总结

  政治从来就不像我们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在各方利益犬牙交错的情况下,要想真正实行一下对人民有利的举措,那就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为了推行火耗归公,雍正皇帝几乎动用了全部的方式。而这也给雍正皇帝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官员们的收入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因此也就在背地里对他各种讥讽。成非凡之事须得是非凡之人,雍正皇帝就是这样一个非凡之人,生前的名声没有享受到,生前的骂名他也不屑一顾,这才将好的措施推行了下来。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