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蜀汉灭亡是刘禅一个人的责任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你真的了解蜀汉刘禅吗?历史屋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刘禅(shàn)小名阿斗。昭烈帝刘备之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23年继位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

  三国的后期,经过夷陵之战后,东吴和蜀国结成了联盟,取团保暖,也再无实力和强大的魏国一较高下。而魏国内部争斗也终于告一段落,司马家族分别杀死了大将曹爽,同时废除了皇帝曹芳,完全控制了魏国政权。

  公元265年,司马昭终于按耐不住,力争一统三国,于是发动了伐蜀的战争,面对奄奄一息的蜀国,魏国派出了近20万军队,由邓艾、诸葛诸和钟会兵分三路向蜀国浩浩荡荡地进发。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蜀国大将姜维自然不肯未战先降,主动迎击,原本姜维想依靠蜀国剑阁的天然屏障,组织起多股防御势力,以此来抵挡魏国来犯。

  但事与愿违,邓艾巧妙地避开了姜维所设置的防御工事,从小路一路杀到了绵竹,突然出现在成都附近。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军,蜀国的皇帝刘禅举手无措。

  在蜀汉光禄大夫谯周的劝导下,刘禅主动臣服,魏国也将其分封为安乐县王,光听这名字,就能想到当时魏国对蜀国的刘禅是多么地不屑一顾。

  蜀汉自此从三国的版图上逐渐消失,而后世之人看到的皆是因为这位扶不起的阿斗将蜀汉的江山拱手相让给了魏国,刘禅也成了蜀汉活脱脱的罪人。

  三国鼎立,蜀国成了最先一个被灭的国家,刘禅主动投降,究竟是其自身原因还是当时的蜀国压根就没有和魏国相抗衡的能力呢?

  君主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国家灭亡,君主自然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蜀国的灭亡,刘禅投降,表面看起来是刘禅的懦弱无能,但事实上,刘禅保全的不仅是自己,同时也是蜀国的百姓。

  对于刘禅来说,邓艾所率领的大军就在家门口,只有三种选择,要么战,要么跑,要么降。战,肯定不是首选,因为压根就不是对手,硬着头皮上只能是被屠城的后果。

  跑,只能往东吴跑,难道和他父亲刘备一样,投靠东吴,东山再起?这也绝无可能,毕竟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是集合了诸葛孔明和周瑜这样的两位天才级的人物才促成的。

  而现在的蜀国早已没有这样的实力,而东吴也绝不会接手,毕竟这个烫手的山芋会直接加速东吴自身的灭亡。

  降,也许是唯一的可选之路,投降不仅是保命,至少也能让蜀国的百姓免受战争之苦。刘禅作为三国鼎立时期首位臣服的君主,魏国必定不会加害于他,毕竟要给东吴做一个榜样,厚待蜀国君主也可以展现魏国的风范。

  几经相比,也许刘禅投降是当时最好的选择。可能有人说如果蜀国力战,可能还有一线的希望,说不定能力挽狂澜。

  那我们来看一下双方的实力对比,蜀国在夷陵之战后,元气大伤,举国的百姓也就一百万左右,而将士也就十余万,且分布在蜀国的各地。

  魏国的人口数量是蜀国的六倍之多,高达六百多万,而单单来伐蜀的将士就达到了20万左右,国内还有40余万的部队,这样的实力悬殊对比,蜀国即使搏命一击,也绝无希望,何况姜维在前线,比他更能打的将领也不复存在,蜀国拿什么打?

  但无论如何,不战而降,的确是窝囊,毕竟蜀国的前一辈个个都是骁勇善战。三国后期,蜀国其实已经大势已去,除了在地理位置上占据了优势,其他也毫无可言,要将无将,姜维算是一个吧,要谋臣没有谋臣。

  而魏国之所以迟迟不动手,并不是因为吴蜀联盟,而是魏国窝里斗得不可开交,压根顾不上伐蜀而已。

  在夷陵之战后,虽然诸葛亮依旧北伐中原,姜维继而九伐中原,但均无大的建树,而且连年征战所消耗的粮草已经将蜀国完全拖累。

  老百姓已经是苦不堪言,十分疲惫,就算魏国不伐蜀,其实蜀国自己也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

  毕竟诸葛之才再无后人,何况是这扶不起的阿斗呢。蜀国的内部其实也不太平,刘禅重用黄皓,此人无才无德更是无能之辈,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打压朝臣,欺上瞒下。而且当魏军伐蜀之时,朝中的投降派压倒性地占据了上风,刘禅平时沉迷玩乐,也毫无信心与蜀国一战。

  刘禅自小丧母,父亲不久后离世,中年又丧妻。虽然刘备从小对他的精心培养从没断过,但无奈的是赵云拼着命救出来的这位君王文武不全,无才无能。要不是有诸葛亮这位旷世之才硬顶着,估计蜀国的命运会更加坎坷。

  姜维虽有大将之才,和魏国钟会也曾妄图举兵谋反,但事还未成,就被斩杀了。蜀国灭亡后,刘禅更是留下了“乐不思蜀”的名句,也成了蜀国的千古罪人,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相父,烂泥始终还是扶不上墙。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