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几乎屠杀殆尽 朱元璋为何要对昔日的功臣下手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杀功臣,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欣赏。
《明史》本纪记述太祖朱元璋的共三章,然后我再结合《明史演义》看了有关朱元璋的记载,对朱元璋杀开国功臣,心里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最早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主要有徐达、汤和、邓愈、李善长、外甥李文忠等人。他们跟随朱元璋攻城掠地,为朱元璋的草创基业立下汗马功劳。都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而且他们各有所长,李善长主要负责管理,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类似刘邦的萧何。而其余几位,在战场上都是独当一面的杰出将领。
朱元璋称帝后,在洪武三年,朱元璋认为应该大力褒奖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这些兄弟,大封开国功臣,总共封了34人,全部封为了公爵、侯爵。李善长为韩国公,徐达为魏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冯胜宋国公,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子茂郑国公,汤和等侯者二十八人。
因为常遇春在洪武二年就去世了,所以他的爵位是由他儿子继承了。汤和也因为他后来的南征北战,在洪武11年,从侯爵晋升为信国公。
卫国公邓愈在洪武10年去世,洪武17年曹国公李文忠也病逝了,也是同年,因为平云南功劳巨大,傅友德从原来的颍川侯晋封为颍国公。洪武18年,徐达去世。
也就是说,在朱元璋大开杀戒之前,最初分封的公爵六人已经有四人去世。按照他们去世的时间,分别是常遇春、邓愈、李文忠、徐达。
而活得久的李善长、冯胜、傅友德就没那么幸运了。汤和算是得以善终的一位。
他们没有善终与两件事有关系。这也恰恰就是朱元璋要杀功臣的两点内心阴暗想法。
第一件事就是胡惟庸谋反案。
胡惟庸在洪武十二年做上了宰相位置,当时他为左丞相,汪广洋为为右丞相。因为两人来自不同政治集团,常常意见相左,还是胡惟庸斗争艺术更高,当年12月底,汪广洋因为过错被胡惟庸抓住辫子,贬去广南不久赐死。
胡惟庸这下心情大爽,大权独揽,快要飘上天了,胆子也越来越大,开始露出谋反迹象,朱元璋很有耐心,背后冷眼看他卖力表演,等到最后开始算计朱元璋的皇位了,朱元璋忍无可忍,来个一锅端,大开杀戒。
而韩国公李善长很不幸,在家安度晚年,于洪武23年,因为胡惟庸案被牵连,李善长当时已经77岁了,全家70多口人被抄斩,就一个儿子李琪因为是驸马躲过去了,朱元璋确实够狠辣的。
那许多侯爷更不要说了,也跟着胡惟庸去见阎王了。比如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江南侯陆聚,宜春侯黄彬,靖升侯叶升、豫章侯胡美,即胡定瑞。荥阳侯郑遇春等,一并坐狱论死。朱元璋还条列诸臣罪状,作奸党录,布告天下,震慑官员。
朱元璋这一次处理胡惟庸谋反案为什么波及那么广泛?那要看看朱元璋的经历是什么了。
朱元璋是个趁乱打出来的皇帝,他不但看到了庞大的元帝国的突然坍塌,而且还看到了各路义军内部的你争我夺。朱元璋从自己走向皇权的经历中也逐步体会到:这人世间一切的仁、义、礼、忠都只不过是表面的东西,唯独拥有真正的实力才可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为此,朱元璋觉得只有铲除一切拥有实权或者可能成长为拥有实权的人,才能够保住不被动摇的皇权。
说到底,朱元璋太想牢牢地抓住权力,皇权与相权制衡,让他心里不舒服,通过这一场政治清理,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更定六部官秩,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朱元璋终于把皇权集中在自己手里了。
就连外甥李文忠的权力也被大大的削弱了。当时国家的军事管理机构为大都督府事,是由李文忠掌管的,后来,李文忠也感觉到他这个舅舅对他也不是很信任,让他很郁闷。他后来的死亡也与心情有关系。
在洪武25年,又发生了一件让老皇帝方寸大乱的事,让他再次对功臣痛下杀手。
在这一年四月份,朱元璋精心栽培的太子朱标薨了。而仅仅过了两个月,朱元璋义子——西平侯沐英,也在云南去世了,他们兄弟俩感情深厚,据说是因为朱标的去世让他太过于伤心,再加上疾病缠绕也去世了。同一年死了一个亲儿子一个义子,而且都是他非常器重的。让老皇帝朱元璋情何以堪。
太子早亡打乱了朱元璋的所有计划,他愁苦不堪,因为对儿子太过于思念,在当年的九月份立了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和他爹性格很像,仁慈宽厚,朱元璋看着这个孙子,担心他镇不住那些骄臣猛将。决心为他的孙子扫清障碍。
洪武26年,凉国公蓝玉谋反,这下,老皇帝终于抓住了把柄,立命锦衣卫发兵抓捕,自蓝玉以下,一个也没放过,朱元璋亲自审讯,无论是真是假,一股脑儿当作实事,一并正法。总共杀了一万五千人,所有元功宿将,几乎一网打尽。
颍国公傅友德应该也是没点眼力,隔了一年,也就是洪武27年,竟然要求在怀远给他千亩田,人家都躲得远远的,他却往枪口上撞,结果赐死。定远侯王弼,在家只是发了点牢骚,说老皇帝杀人太多了,担心小命不保,结果也被赐死。
宋国公冯胜也是有点高调,在自家府第外筑稻场,埋了一堆坛子在下面,上面铺上架板为走廊,加以碌碡,让马匹在上面走,有鞺鞳声,让他很怀念曾经武将岁月。结果却出事了。
有仇家密报朱元璋,说冯胜府邸稻场下藏有兵器,打算谋反,朱元璋那根臣子谋反的弦时刻紧绷着。于是召来冯胜饮酒叙旧,还不时安慰冯胜,让他放心,自己绝对相信他,冯胜尽情开怀畅饮,谁知酒醉回家,当夜暴病,七孔流血,不一会儿就完了。
开国功臣里,就属汤和命运最好,但他过得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洪武二十三年,汤和进宫与朱元璋闲谈,闲谈中,朱元璋询问他家乡的“稀奇事”。汤和害怕落个对皇帝不忠的罪名,便如实汇报李善长在家乡兴造新宅时,曾向他借用300个卫卒,但是被他给拒绝了。朱元璋赞扬汤和忠诚可嘉,汤和听到赞扬并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是心情更加沉重了。
因为,此时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已被牵进了胡党案中,李善长也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地。为了洗刷自己,汤和却干了一件落井下石的卑鄙勾当,这实在是愧对老友,也有失仁心义德。对此,汤和也感到痛苦难耐。
风烛残年的汤和,经不住精神上的折磨,他在京城中病倒了,病症是中风不能说话。朱元璋得到奏报后,立刻前去看望,并亲自派人把汤和护送回凤阳家中休养。等到汤和的病情有些好转之后,朱元璋又命汤和的儿子将其护送到京城,设宴款待,百般抚慰。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久病的汤和溘然长逝,享年70岁。汤和死后被追封为东瓯王。在开国重臣中,汤和是少数几个得以善终的人。
总计开国功臣,只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汤和、邓愈、沐英六人,保全身名,死皆封王。但徐、常、李、邓四公,都死在胡蓝党狱以前,沐英留镇云南,在外无事,得以考终。
朱元璋杀尽功臣,总算可以瞑目了,可他万万没想到,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那些儿子个个不是省油的灯,竟然和自己的孙子争天下,孙子朱允炆和叔叔朱棣打起来,竟然无将可用。不知在九泉之下的朱元璋,有没有想到这一点?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他又是如何规定了新的退休年龄?
- 11-30 朱元璋除了每天批阅奏章之外,他还有着哪些日常生活?
- 11-30 对于刘伯温而言,朱元璋的态度为何却是先扬后抑?
- 11-30 朱元璋成为一方霸主之前,他对待百姓又是怎样的态度?
- 11-30 对于朱元璋而言,他为什么要制定低薪养官的政策?
- 11-30 在朱元璋心里,朱标为什么始终是他最喜欢的儿子?
- 11-30 在后世的诸多争议当中,朱元璋凭借怎样的能力成了皇帝?
- 11-30 在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不按常理出牌选择新太子?
- 11-30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 11-30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在当时有哪些引以为傲的火器?
- 11-30 明朝火器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为何说只是“略”高?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