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杨秀清如果没有死的话 太平天国能不能推翻清朝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1分类:历史

  对杨秀清清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杨秀清的军事能力确实非常了得。

  不过,他还没有强到可以给太平天国改天换命。

  杰出的军事才能

  杨秀清不读书,也不知道什么兵法,但他对行阵机宜,山川形势都了然于胸,诡谲机警,“竟能成燎原之势”。(《贼情纂要》)

  太平天国能从金田起义,一路攻取南京,后来又发展到横跨数省的强大政权,都是在杨秀清的指导上取得的。

  尤其是道州决策。

  当时,绝大多数太平军将领都希望回到两广发展(石达开建议往贵州、四川发展),唯有杨秀清主张“专意金陵”。

  如果没有杨秀清,太平天国可能始终只在广西一带打转,是不可能闹出后来这么大动静的。

  除此之外,杨秀清非常善于总结经验。

  他将太平军作战的经验汇编成《行军总要》,使缺乏军事经验的农民军行军作战颇有章法。

  无论是建军,还是作战指导,杨秀清都胜人一筹。

  如果没有杨秀清,太平天国是闹不出这么大动静的。

  杨秀清之死影响极大

  杨秀清在太平天国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杨秀清在时,整个太平军都处于他的统一指挥下。

  石达开、韦昌辉、秦日纲等人,无论地位多高,都被杨秀清调来调去。

  太平军令行禁止、功过赏罚,悉数出自杨秀清。

  杨秀清死后,尽管陈玉成、李秀成颇具才干,但只能在作战上协同、合作,再无人能像杨秀清一样总揽全局了。

  最终,太平军各将各有利益,形同军阀,一盘散沙。

  可以说,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的形势会发展得更好。

  然而···即使杨秀清不死,他也还没有强到可以给太平天国改天换命。

  军事才能虽强,但与创业之主尚有差距

  杨秀清的军事能力确实强,但他的战争指导能力与刘邦、朱元璋这样的人物尚有差距。

  后来,李秀成总结的《天朝十误》中,有四误出自杨秀清之手。

  比如:北伐。

  杨秀清只派林凤祥、李开芳率3、4万人北伐,并一再嘱咐林凤祥等人直扑北京。

  在林、李受困后,杨秀清又派曾立昌、秦日纲先后去救,每次兵力都不足,打成“添油战术”,损兵折将。

  当年,朱元璋已据南方诸省。他派徐达、常遇春25万大军北伐,朱元璋对各个作战步骤交代仔细、明确,做了多种预案,异常谨慎。

  相比之下,杨秀清的北伐部署就“大条”多了。

  诚然,太平军北伐,有牵制清军之意,与朱元璋北伐不能简单做比较,但是,杨秀清的决策使最为精锐的数万老兄弟“肉包子打狗”,实在不智。

  又比如:西征、东征。

  西征、东征中,太平军屡屡取得重大胜利。

  但是,杨秀清总是在取得重大胜利后,立刻调整部署,使太平军始终不能化优势为胜势。

  太平军西征,攻取庐州(合肥)后,旋即分兵武昌,结果庐州力量薄弱,后很快丢失。

  攻取武昌后旋即分兵襄樊、湖南,结果,力量分散,被湘军所败,水师精锐丧失殆尽,形势几乎逆转。

  在石达开施展奇计取得湖口大捷,再克武昌,围攻南昌时,杨秀清又调石达开东征。

  结果,东征回来,原本散架的湘军形势复振,石达开解不开武昌之围,韦昌辉连败于江西。

  东面,太平军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形势大好。

  但杨秀清旋即调石达开、韦昌辉往湖北、江西战场,结果,秦日纲在东线又陷入僵持。

  天京事变前,尽管太平天国胜利不断,军事上达到鼎盛。

  但实际上:由于太平军屡屡在取胜后不能实施果断的追击、歼灭,因此,清军的有生力量损耗并不多。

  天京事变前,石达开、韦昌辉、秦日纲在各条战线仍处于僵持阶段;同时,太平军水师主力已经损失殆尽,太平军已失去了制江权。

  可以说,杨秀清在东西两线,有些“按下葫芦起了瓢”的意味,与当年朱元璋在陈友谅、张士诚之间的游刃有余相去甚远。

  因此,杨秀清的军事才能确实了得,但与朱元璋这种创业之主来还是有不小差距。

  虽有政治才能,但不可能摆脱奇葩教义的束缚

  改朝换代,除了需要卓越的军事指导,更需要得人心的良政。

  刘邦“约法三章”,废除苛政;李渊行“租庸调”,减轻劳役。这些莫不是直指时代痛点,赢得人心。

  太平天国最大的问题,不在军事上。

  奇葩教义的束缚,才是核心问题。

  诚然,历代农民起义多需要披上宗教的外衣,但从来没有哪个教义对社会的干预如此之多,束缚如此之大。

  为了摆脱干扰,杨秀清已经尽力了。

  他废除了“男女分居”的奇葩规定,使普通人家庭生活逐步回归正常;他令石达开在安庆改制,不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束缚,使农村生产秩序回归正常;他开始重申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不过,这些决策,杨秀清都是以”天父下凡“等方式传达的。

  拜上帝是太平天国立国的基本思想,是洪秀全、杨秀清等人权力合法性的来源,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

  只要这个不改变,太平天国就很难真正的获得民心。

  即或是杨秀清做出的这些改良,其本质仍然只是对正常秩序的恢复。

  除了“有衣同穿”之类的空泛概念,他们自始至终没有提出比大清更适合人心的经济、政治举措。

  杨秀清不可能制止内讧、分裂

  同时,杨秀清也不可能制止太平天国的内讧。

  正常情况下的权力斗争,是有可能和平解决的。

  只要一方取得绝对优势,免去对手的官职、权力,事情就解决了,不必非要刀枪相向。

  但太平天国不可能。

  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甚至幼南王、幼西王都是有宗教身份的,他们的身份是不可动摇的、世袭的。

  而且,这些王,他们是有靠国宗(亲戚)、府官(各王府都有一套班子)、乡里(起义前,跟随该王参加太平军)组成的政治军事力量的。

  这些王,你不可能通过免去他的官位来剥夺他的权力。

  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通过和平手段解决。

  “太平时,王杀王”的悲剧,是绝不可能避免的。

  不可能躲过中外敌人的联合绞杀

  最后,当时的中国,已进入近代。

  不管你是要坚决反抗,还是要平等相处,或是“勾结”,对于洋人,你都是需要有一定了解的。

  杨秀清在这个方面,比乾隆爷还不如。

  杨秀清提出:你们洋人都是信上帝的兄弟呀。洪秀全、我,都是上帝的儿子(我还能为上帝代言),你们要“识得真主”呀!

  乾隆爷还只是认为洋人是来朝贡得小弟,杨秀清则直接指出天王是“万国之主”···

  显然,以杨秀清对国际形势的认知,他很难找到正确处理国际关系之道。

  由于对洋人的无知,他不可能像辛亥年一样,争取洋人的长期中立,也不可能“以夷制夷”,更不可能战而胜之。

  总的来说,杨秀清确实颇具天赋、才干。

  但是,以古代君王论,他与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尚有差距;以古代贤臣论,他与张良、李靖、刘基又显然不是一回事。

  因此,他很难以明显高于对手的军事能力、政治主张来击败实力强于自己的大清,他也不可能避免太平天国的惨烈内讧。

  以近代英雄论,杨秀清的局限性又太强,对外部世界非常无知。

  因此,他很难正确处理外部关系,不可能躲过,也很难击败中外敌人的联合绞杀。

  历史没有如果,是因为历史往往是偶然中蕴含着必然。

  太平天国不能成事,是必然。

  杨秀清不可能改天换命。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