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晋文公与楚军交战时,开战前为何要后退九十里?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下面由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晋文公与楚军交战为什么还没开打就后退九十里,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这是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出自《左传》,讲的是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故事。“舍”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舍等于三十里,“退避三舍”就是后退九十里。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在没有登基之前,由于晋国发生内乱,被迫在外流亡了19年。当他流亡到楚国时,楚国国君楚成王认为他历经磨难却没有失去志向,将来一定能成就大事,对他非常尊重,当作贵客款待。

  有一次,楚成王在宴席上与重耳闲聊,无意中说:“如果你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怎么报答我今天对你的恩情呢?”重耳答道:“如果我能回到晋国当上国君,今后晋国和楚国不幸在战场上相见,我一定让军队后退九十里,以报答您的恩情;如果这样也非打不可,我就只好认真和您打一场大仗了。”听完这个回答,楚成王并没有生气,最终客气地送走了重耳一行人。

  晋文公与群臣雕像,位于山西侯马。

  后来,重耳果然回到晋国登基,成为晋文公。约公元前632年,晋国和楚国为了争夺中原霸权,兵戎相见。楚国大将成得臣派人向晋文公传话:“当年您说要后退九十里报答楚国的恩情,今天怎么实现这句话呢?”晋国将士都很愤怒,认为楚军是在侮辱挑衅。但晋文公认为既然早有承诺,就应该兑现诺言,而且主动后退,可以避开楚军的锋芒,于是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楚军步步进逼,双方在城濮(在今山东鄄城)战场对峙。

  决战当天,晋军针对楚军左右两翼薄弱的特点展开进攻。进攻楚军右翼的晋军把战马蒙上虎皮,冲入战场,楚军右翼顿时惊慌失措,一触即溃;进攻楚军左翼的晋军则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使楚军陷入重围,一败涂地。楚军遭受重大失败,溃不成军;楚成王大怒之下,下令让成得臣自杀。“城濮之战”使晋国成功战胜楚国,成为中原霸主。

  在“城濮之战”中,晋文公“退避三舍”是非常重要的军事策略:一方面,既兑现了当年对楚国的承诺,避免晋国在道义上陷入失信的境地;另一方面,又避开了楚军锋芒,实现了以逸待劳。楚军以为晋军软弱怯战,骄傲自大,没有仔细分析战场形势,最终导致失败。后来,“退避三舍”成为战争中“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代名词。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