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北伐的目的性为何不强?更多的是抖皇帝的威风而已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朱棣夺位成功后,并没有在南京登基,而是迁都北京,回到当藩王的地方。过去,朱元璋给朱棣的任务就是防备北方的蒙古人进入中原,朱棣当藩王时,这个任务完成得很好。但当了皇帝后,却没有放下这个担子,而是以天子的身份,当起了国门的守卫者。而在当皇帝期间,对北方的蒙古发起了5次打击,虽然每次都取得了胜利,但却没有占领蒙古的土地,每次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这到底是为什么?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是朱棣北伐的目的性不强,到底是干什么?到现在都没人说清楚,现在看起来,更多的是抖皇帝的威风而已。既然目的只是武装游行,那么,取得的战果也就乏善可陈了。
其次,即便谈到战果,也真的没有什么好吹嘘的。虽然好大喜功的朱棣在生前就把5次北伐吹到了天上。但要知道,这个时候蒙古军队基本上还是一盘散沙,没有什么战斗力,遇到明军,就是逃窜。所以,朱棣基本上就是带着自己的人马去兜了一圈。
明军在草原上游荡,也占领过草原上的一些城市,但蒙古草原当时的城市能有什么?至多只是存放物资的地方,明军就只是把这些东西运走或者烧掉,只能给蒙古人造成一些损失而已。
那么,朱棣为什么要花血本做这样的事呢?
自然是要向臣民宣扬自己的武功了。朱棣当皇帝,是靠武力夺取侄儿的位置,而当时明朝上下对建文皇帝的印象非常好,为了扭转这种印象,朱棣自然就要建立起自己的战果了,所以,他选择了自己已经了解的老对手蒙古,知道蒙古目前无法对自己构成威胁,教训他们一顿是最划算的。同时,要打蒙古,北京就成了后方供应的基地,这就提升了北京的战略地位,而故都南京的地位,自然就下降了。所以,他到时再提迁都,也就没有什么人反对了。
因此,在5次讨伐蒙古之后,朱棣就昭告天下,现在蒙古已经被自己平定了,但是残存的蒙古势力还是大明的威胁,所以,有必要把北京当首都,来防范蒙古人的进攻。
同时,朱棣也不是傻子,不会让自己的后代当了皇帝还直接面对蒙古的刀兵。所以,他通过北伐,目的是把蒙古人尽量赶得远一些。然后呢?借口天下太平了,不需要藩王拥有武装了,所以,削藩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因此,对于朱棣来说,尽管打败了蒙古,但绝对不能占领蒙古的地盘。因为这样一来,就需要派王爷或者将领去驻守,同时,还要下放权力。但作为造反成功的藩王,他知道权力下放的后果就是再造一个自己,而这是绝对不可行的。这就是朱棣多次北伐,却不去占领土地的原因,一切都是为了皇权安全。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留下了哪个至今未解的谜团?
- 11-30 朱棣进入皇宫后,史书又是如何记载朱允炆的踪迹?
- 11-30 即便朱棣才能出众,朱元璋为何不能选他作为继承人?
- 11-30 明成祖朱棣上位以后,他如何对待朱标这一脉的皇子皇孙?
- 11-30 朱标也是主张削藩,朱棣这位藩王敢在他活着时反对吗?
- 11-30 当朱棣坐上皇位后,他又是如何考量朱高炽这位继承人?
- 11-30 朱棣在召见完胡濙以后,为何却停止了郑和下西洋?
- 11-30 朱允炆还是有着一些开国老将,为何却不用他们抵御朱棣?
- 11-30 朱允炆作为一国皇帝,他为什么还是输给了朱棣这位藩王?
- 11-30 朱棣在靖难成功之后,他有学建文帝一般继续削藩吗?
- 11-30 郑和是太监之身,他为何能被朱棣钦点为下西洋的最佳人选?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