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下令凌迟处死汤若望,最终的结局如何?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汤若望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天佑皇上,历祚无疆。汤若望只进二百年历。”
1664年,在鳌拜的支持下,杨光先以“暗窃正朔之权、以尊西洋”为罪名,上书康熙皇帝,请求治汤若望死罪。而上面这句话,就是出自杨光先的这份奏折。
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从来都不是几个大臣之间的恩怨。
汤若望自明朝天启年间来到中国,历明清两代,经崇祯、顺治、康熙三朝,一直都深受皇帝的信任。在顺治朝时,更是被顺治帝尊为“玛法”,也就是干爹。
随着顺治帝对汤若望的信任,他的官职也就越升越高。
汤若望以“夷人”的身份官至一品,如此恩遇,很多八旗子弟都得不到!(就连乾隆时期大名鼎鼎的纪晓岚,也不过是从一品)由此,在朝堂之上,因妒忌而对他的弹劾的官吏数不胜数,杨光先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杨光先职位卑微,根本就没有给皇帝谏言的资格。不过,辅政大臣鳌拜却也是看汤若望不顺眼,欲借机除之。
于是,在鳌拜的授意下,杨光先开始罗织汤若望的罪名。
杨光先指出:汤若望的《时宪历》只为大清国推算了200年的历法,便不再推演。如此,岂不是在说大清国只剩下200年国祚?说好的千秋万代呢?
大清国刚刚才入关20年,就被汤若望如此诅咒,康熙帝怎能不龙颜大怒!
更令康熙皇帝愤怒的是,杨光先还找出了这样一份资料:“汤若望在中国传教40余年,发展教众十余万人,俨然一方势力。若不尽早除之,后患无穷。”
这一条倒是不假。
汤若望作为顺治身边的大红人,自是有数不清的人巴结。而汤若望来中国的目的,乃是传播天主教。这些巴结汤若望的人,纷纷加入天主教。
在顺治一朝,天主教徒迅速发展,由汤若望初来传教时的22人,一下子发展到15万人。速度之快令朝堂震惊,这也是汤若望被判刑的根本原因。
自古而今,统治者对“聚众谋反”、“妖言惑众”就十分警惕。
汤若望不仅发展教众、聚众生事;还大言不惭,诅咒大清国运。如此行径,无疑是触了康熙皇帝的逆鳞。
要知道,康熙继位之初(1661年),苏州发生了“哭太庙案”,康熙帝下令将金圣叹等18名吴下学士斩首示众。自此,江南讲学立社之风断绝。对于任何有“谋反”端倪的行为,都会将其灭之于萌芽。
这也就意味着汤若望必死。
1665年,康熙帝不经细查,便直接判决汤若望“凌迟处死”。陪着汤若望一起受死刑的,还有同在钦天监的数名官员。这就是有名的
这个案子,就是有名的“康熙历狱”。
不过,就在准备对汤若望行刑时,北京地区发生地震。太皇太后借此向康熙进谏,请求赦免汤若望的罪行。
此时的汤若望已是73岁的高龄,又瘫痪在床,虽然有谋反的嫌疑,却从未有任何谋反的举动。康熙念其忠于顺治皇帝,便赦免其罪。因此,汤若望躲过一劫。
汤若望虽然没有被杀死,他的几个“钦天监信徒”均遭杀害,天主教信众也作猢狲散。经过这一劫难,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也戛然而止。
康熙帝以“杀鸡儆猴”的办法,杜绝了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也闭塞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他的这一行为究竟是对是错,后世自有公论,只是枉费了汤若望一番辛苦。
汤若望对天上的星星了如指掌,却对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所知甚少。不然的话,以钦天监台正(袁天罡也是钦天监台正)这样的宗师级“神棍”,很容易取得皇帝的信任;若非不懂政治,他怎么会被判凌迟处死呢?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清朝的军队还是比较多的,那绿营兵算是个怎样的兵种?
- 11-30 清朝地方官员有养廉银,那么京城官员也有类似补贴吗?
- 11-30 养廉银作为清朝特有的俸禄制度,它又是怎么创建的?
- 11-30 在中国博大的酒文化中,清朝的皇帝都喜欢喝哪些酒?
- 11-30 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清朝的亲王们有着哪些权利?
- 11-30 中堂最早出现于唐朝,它在清朝时期是什么品级的官员?
- 11-30 清朝很重视对皇子的教育,那么有什么相关教育制度?
- 11-30 遏必隆被定有十二条大罪,康熙皇帝为何却没有杀死他?
- 11-30 布尔尼作为康熙皇帝的表兄,为何在三藩之乱时背后捅刀?
- 11-30 清朝给京官的俸禄非常的低,大多数京官如何想着法子捞钱?
- 11-30 康熙也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他对儿子的教育为何是失败的?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