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造成了七国之乱,他为什么还被称为明君?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0分类: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汉景帝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所谓明君,历来的评价标准往往都是君圣臣贤、广开言路,百姓生活富足,国家安定太平等等。但是汉景帝这个明君的称呼却往往令人奇怪。
因为在汉景帝时期造成了一场波及大半个天下的七国之乱,而这种战争往往代表着国力衰微,内外不稳,可以说很多时候都是王朝中衰的表现,比如唐之安史之乱,明之土木堡之变等等。
但是经过了一个七国之乱,汉景帝反而带上了明君的帽子。
刘启是汉文帝的儿子,刘启为太子时,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入京,陪伴刘启喝酒下六博棋。刘贤的师傅都是楚人,从而使他养成轻佻、剽悍的个性,平时又很骄矜,与刘启博弈时,为棋路相争,态度不恭敬。
刘启就拿起棋盘打刘贤,不料把他打死了,汉文帝就派人将其遗体送回吴国去埋葬。从此刘濞怨恨刘启,这也是后来“七王之乱”的开端。
而刘启即位后,先提拔晁错担任内史,然后又升晁错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晁错极力主张刘启削夺各王的封地,即削藩。汉景帝觉得有道理,也想要这么搞决定先削夺吴国的会稽和豫章两郡。
刘濞见朝廷开始动手,不愿束手就擒,在公元前154年时联合各地诸侯王打着诛杀晁错、安定国家的旗号反叛作乱。这次叛乱共有七个诸侯王参加,史称为“七国之乱”。
但是这场叛乱与其他的叛乱不一样,仅仅三个月就被平定了,因此并没有对国家造成特大损失,这也是汉景帝能够带稳明君帽子的最大原因。
而且在汉景帝时期,汉朝开始改革才逐步真正走向富国强兵的道路。
文帝时期,西汉政府基本处于无为而治的模式,在施政方针上采用藏富于民的政策,这种政策的确可以缓解农民的压力,但更多的则是让大地主和大商人受惠,而西汉国库的收入却因此收入大减,国家财政由此遭受巨大打击。
而景帝上台后,便走上了法家的耕战强国之路。他重新开征了文帝时期已经停止的田税,既抑制了大地主和大商人的扩张,又增加了国库收入。
同时一改文帝时期的放任态度,接连下发了"复置诸关"、”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等等一系列改革政策,成功为西汉国库增加了一条财源。
而且七王之乱之后权威大涨的中央政权不仅逐步收回了国家铸币权,而且对全国的控制也在逐步加强,真正做到了中央集权,为汉武帝的集权和北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汉景帝通过改革马政、招降匈奴部众等方式积极备战,积累了丰厚的战争储备。
可以说汉朝从汉景帝开始是一个改变,从汉初的无为而治到法家富国强兵的改变,虽然这种改变在汉武帝时期正式完成,但毫无疑问汉景帝是开了一个好头。
因此明君这个称号汉景帝也还是带得稳的。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汉朝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七国之乱的主事人是什么结局?
- 11-30 韩信没有接触与指挥过战争,为何能统御汉朝百万雄师?
- 11-30 汉献帝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为何说他是汉朝最可悲的皇帝?
- 11-30 汉景帝为何要听从袁盎的建议,斩杀了建议削藩的晁错?
- 11-30 宦官在汉朝的权势如此之大?只因帝王为了遏制外戚势力
- 11-30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帝国,它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 11-29 到了汉朝之后,为什么能调动的兵员反而比战国更少了?
- 11-29 在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汉朝究竟富裕到了什么程度?
- 11-29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何没有趁机对诸侯实行削藩?
- 11-29 与唐朝相比,为何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 11-29 太上皇的称呼由汉朝开始,历代的太上皇又是如何度过余生?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