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杨辅清是什么人?亡国复出后惨遭凌迟处死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大家好,说起杨辅清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之所以是最后一个,是因为自其建立之初至灭亡终结之日,民间对其反抗起义之声从未断绝过。也由此可见封建帝制已经发展到了尽头。
而在长达三百多年的反清、抗清运动中,声势最为浩大,对后世近代革命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则莫过于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波澜壮阔,其统治空间延及十八省、抗清时间长达十四年,犹如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极大地撼动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地位。
但在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还是被清朝统治者与西方帝国主义侵略者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的众多名王、悍将,下场异常惨烈,他们带血的头颅,为这场运动甩出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惊叹号。
日月流逝,星辰转换。
时光过了十年,风云起落,血色淡去,太平天国成为了人们谈论话题中远去的传说——远得仿佛长达几世纪之前的故事!
同治十三年(1874年),闽浙总督李鹤年突然将一个当年曾威震大江南北、功名显赫一时的太平天国名王押上晋江街头凌迟处死时,人们蓦然惊觉,英雄原来并未远去,往事就在昨天!
此太平天国名王为1851年金田首义六王之一杨秀清的族弟——辅王杨辅清!
杨辅清虽然和杨秀清同时广西桂平平隘山杨姓族人,但他先前和杨秀清并不熟。
金田起义时,平隘山一带的杨姓族人,不分男女老少几乎都随杨秀清投太平军去了,杨辅清也跟着堂兄杨元清入伍了。
从这一点上说,杨辅清属太平军中首义将士之一、“广西老兄弟”之列。
杨辅清聪敏颖悟,非常有才干。
在太平天国史料有名可寻的四十名国宗中,仅有十四人加提督军务衔,杨辅清赫然位列其中,且与韦志俊、石祥贞、石镇吉四人地位最高。由此可见,杨辅清算得上一个出类拨萃的人物。
杨辅清得封国宗、以及得加提督军务衔其实是沾了一些东王杨秀清的光,但他也差点被杨秀清处死。
事情是这样的,据《瓮牖余谈》和《金陵癸甲纪事略》载:杨辅清堂兄杨元清妻在东王娘身边做杂役,夫妻不能同居,长舌妇人嘴碎,时有怨言责怪杨秀清。杨秀清一怒之下,将她斩杀,并罢黜杨元清不复任用。杨辅清也因此受到牵连,为躲避杨秀清的追杀,不得不外出避祸,闲置了三年之久。
更让杨辅清郁闷的是,他已成杨秀清恚怒怨恨的对象,却在“天京事变”中被韦昌辉列入了杨秀清同党之内。《李秀成自述》中记:“翼与北王密议,杀东王一人,杀其兄弟三人,原
(元) 清、辅清而已。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杀。”总算事发之时,他身在外地,得免于难。
“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元气大损。
天王洪秀全不得不大批量擢拔年青才俊以充实领导队伍,李秀成、陈玉成、李世贤、杨辅清等人都是这时候迈入了太平天国的核心高层。
王定安的《湘军记》因此将杨辅清归入“贼中悍酋”之列,说“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黄文金、杨辅清皆踵起封王,号为骁悍。”
杨辅清统兵之初,隶属翼王石达开节制。
石达开年纪不过才二十四五岁,却是将相之材,太平天国经天京大乱,盖因有其坐镇天京,指挥若定,使得江西重镇,如九江、瑞州、抚州、吉安等地一个未失。
但是,经过这场规模庞大的内讧,洪秀全猜疑心加重,深恐石达开独掌大权会对己不利,有意识地钳制石达开,并时有加害之意。
石达开深味其中的危险气息,潜出天京城,回到了自己的驻地安庆。
一方面,石达开打算让出以天京中心的根据地,自己入浙闽开辟新战场,以与天京成犄角之势;另一方面,清军已重新向天京形成围困。
经过通盘考虑,石达开行使了自己“电帅通军主将”的权力,调动陈玉成,洪仁常,洪春元,韦志俊,杨来清等人全部回护卫天京;派遣杨辅清挥师福建;自己则攻略浙江,内外线协同作战,以打乱清廷部署,共解天京之围。
石达开这几着棋下得很妙,他本人攻克浙江江山县,进围衢州,仅用两个多月,就攻克十二个府县,势力覆盖衢州,严州,金华,处州四府。
杨辅清部在福建进展也异常顺利,其于1857年三月首入福建,开辟新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克数县,占领福建邢武府,击毙粮道王训劳、知府娄浩、同知王健。
清军也因此被搞得手忙脚乱,合围天京的计划落空。
天京局势暂时稳定之后,洪秀全不满石达开的出走,为架空石达开,特委杨辅清为中军主将,从事实上免掉了石达开通军主将的职务,以此来拉拢杨辅清。
杨辅清因此在石达开入闽前撤军,终使石达开“东进浙闽”战略前功尽弃。
其后,杨辅清和石达开两部在江西仍有过合作,曾共谋收复江西。
但因石达开在湖南腹地发动“宝庆会战”失败,合兵收复江西之举随之流产。
1860年初,清军悍将张国粱连破浦口沿江太平军兵营二十余座,逼近天京,重建“江南大营”,以十万兵力围困天京。
该年四月八日,杨辅清以中军主将身份于安徽建平主持了“议解京围”的军事会议。
会议结束,杨辅清由建平挥军北进,连挫敌人,克高淳、东坝、溧水、秣陵关,抵京郊雨花台。
五月初,杨辅清会合诸路太平军从四面发起总攻,彻底摧毁了清军的“江南大营”,清钦差大臣和春被迫自杀、清军悍将张国梁落水而死,太平军第二次解天京之围。
1860年秋,曾国荃猛攻天京上游屏障安庆。
为解救安庆,洪仁、李秀成、陈玉成、杨辅清等人经商议,达成了西攻武昌、以吸引围困安庆之敌的共识。
可惜的是,李秀成内心妒忌陈玉成,而安庆属于陈玉成的大本营,态度消极,磨磨蹭蹭,终使这“围魏救赵”西攻武昌的大型军事活动风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
但杨辅清在西进武昌的一系列表现还是让曾国藩惊恐万状。
当时,杨辅清占领了建德、浮梁,切断了湘军主帅曾国藩的后路,曾国藩惊恐得哭喊呼叫:“建德一失,则臣与江滨各路,声息不通”,“浮梁破,则粮饷之道亦断。”
攻袭武昌的计划未能实现,安庆危在且夕,陈玉成不得已,回军急救安庆。
杨辅清同仇敌忾,北渡长江,从陈玉成主力进至安庆城郊集贤关,猛扑围城清军。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尸骸积田垅”,可惜还是功亏一篑,没能最后解救安庆。但杨辅清在这场战斗中还是表现了无比坚忍、无比悍勇的悍人本色。
安庆失陷,曾国藩急匆匆地由东流赶到安庆城内,亲自指挥屠城,杀得城内“实无一人得脱”。
曾国藩本人则酣呼“大快人心”。
1864年夏,天京失陷,杨辅清退据湖州。王定安的《湘军记》称:“全浙郡县以次荡平,惟伪堵王黄文金、伪佑王李远继、伪辅王杨辅清坚踞湖州如故。”
1864年八月二十八日湖州城陷,杨辅清遣散部众,自己走上海、回广西,又去广东、湖南、安徽、福建,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四处奔波,行程万里,秘密为兴复太平天国革命事业进行串联、奔走。
1874年七月,东南沿海各省因日本侵占台湾而纷纷募兵设防,杨辅清于是从安徽潜行至福建晋江报名参军。
杨辅清的计划是要军中策划发动武装起义,再举义旗。
哪料,军中陈玉成旧部马融和认出了杨辅清,暗中告密。
闽浙总督李鹤年捕获了杨辅清后,兴奋莫名,飞章急奏同治帝云:“查该逆首杨辅清,与洪秀全等首先倡乱,滋扰十余省,流毒东南,攻陷各城,受封为王,实为穷凶极恶,罪不容诛。乃自同治三年退去之后、迭奉谕旨严拿,迄未就擒,现幸仰赖天威,饬属拿获,应照谋反大逆律、凌迟处死。该逆以著名巨魁漏网已久,情罪重大,未便再稽显戮。随于审明,恭请王命,饬委文武,将该逆绑赴市曹,按律凌迟处死,仍枭首示众,以伸国法,而快人心,恭折具奏。”
太平天国覆灭已近十年,杨辅清久已埋没没于人海,本来可以隐于乡野混个自然死亡,只因胸中尚怀反清之志,不甘就此沉寂于世,最终成为了太平天国最后一个被处以凌迟惨刑期的猛将,诚为可惜。
李鹤年口口声声地称杨辅清为“逆首”、“巨魁”,那是不错的。
当年湖州失陷,堵王黄文金之弟黄文英被俘,曾供太平天国后期封王高达两千七百多人,杨辅清的辅王王爵或许不能彰显其名位,但其军师一职,则可充分说明其地位之高。
太平军起义之初,只封了四个军师:左辅正军师东王杨秀清、右弼又正军师西王萧朝贵、前导副军师南方冯云山以及后护又副军师北方韦昌辉。
1856年“天京事变”,四个军师全部死去,军师职位空缺了三年之久。
1859年,洪秀全的族弟洪仁从香港辗转来到天京,洪秀全恢复了封王封军师的制度,先封洪仁被封为精忠军师,后来又封李秀成为真忠军师、封李世贤为正忠军师,封杨辅清为悫忠军师。遥封出走在外的石达开为公忠又副军师,追封已经牺牲的陈玉成为勇忠军师。
也就是说,终太平天国全部十四年国史,前后所封军师,满打满算,也就十个人而已。
杨辅清位列十人之中,实为太平天国一流人物。
而这十位军师,也殊途同归,最终都落了下死于非命的下场。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清朝的军队还是比较多的,那绿营兵算是个怎样的兵种?
- 11-30 清朝地方官员有养廉银,那么京城官员也有类似补贴吗?
- 11-30 养廉银作为清朝特有的俸禄制度,它又是怎么创建的?
- 11-30 在中国博大的酒文化中,清朝的皇帝都喜欢喝哪些酒?
- 11-30 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清朝的亲王们有着哪些权利?
- 11-30 中堂最早出现于唐朝,它在清朝时期是什么品级的官员?
- 11-30 清朝很重视对皇子的教育,那么有什么相关教育制度?
- 11-30 清朝给京官的俸禄非常的低,大多数京官如何想着法子捞钱?
- 11-30 鳌拜都为三代清朝帝王出生入死了,为何还认为他是奸臣?
- 11-30 当我们翻开清朝的历史,皇位为何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
- 11-30 在嘉庆皇帝接手清朝后,清朝为何一步步走上没落的道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