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揭秘:康熙为何命令雍正一生都不准踏上五台山?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世间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寺占多”,自东汉时期,佛教第一次从印度传入中国,逐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发展得极为兴盛。众多的佛教寺院,为了体现不染红尘、清修世外的宗旨,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在远离闹市的名山大川之畔。比如众所周知的佛教四大名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从古到今一直是佛门弟子向往的圣地。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清朝皇帝与五台山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密切关系。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野史中就传说他看破红尘,来到五台山出家为僧。虽然这个传说缺乏足够的史料依据,但却在民间影响很大。顺治死后,清朝帝王们与五台山的联系有增无减,共有三位皇帝,先后十一次登上五台山。

  康熙帝在位期间,先后在康熙二十二年二月、康熙二十二年九月、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四十九年,五次登上五台山。康熙在这里饱览壮丽风光,修缮寺庙道路,接见各大寺庙主持与活佛,接见蒙古、西藏王公大臣,巡幸五台山成为康熙年间一项极为重要的国事活动。

  乾隆在位期间,对五台山的兴趣更为浓厚,比康熙有增无减。他先后在乾隆十一年、乾隆十五年、乾隆二十六年、乾隆四十六年、乾隆五十一年、乾隆五十七年六次登上五台山,创造了清朝乃至古代帝王巡幸五台山的纪录。乾隆在五台山的活动内容,几乎完全克隆爷爷康熙,只是规模更大、次数更多。

  嘉庆十六年,嘉庆皇帝在文武百官扈从陪同下,也来到五台山巡视了一番。此后,清朝因为逐步进入风雨飘摇的乱世,皇帝们大规模出宫巡视的机会越来越少,清朝皇帝与五台山的联系才逐步趋于中断。

  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康熙、乾隆都曾一趟又一趟往五台山跑,而夹在二人中间的雍正,为何一次也没去过?须知雍正本人是个非常虔诚的佛门弟子,他的《御选语录》之中明文记载:“朕少年时,喜阅内典, 惟慕有为佛事”,从年轻时就开始潜心学佛,与当时的高僧喇嘛多有往来,还自号“圆明居士”。他这样的人,对佛门圣地五台山的兴趣应该更浓厚才对。

  原来,不是他不想上,而是他老爸康熙不让他上。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第四次巡幸五台山,几个皇子也随同出行,其中也有还是皇四子的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由于胤禛此行负责协调监督随行队伍的后勤供应、安全保卫事宜,他未能全程陪同父皇上山,而是驻跸山下台怀镇。但雍正依然难掩兴奋之情,写下了好几首诗,表达他对佛家的憧憬向往与感悟。

  其中的很多诗句,“梵钟缥缈香云外,宝翰昭回古殿头。神表天弧开净域,河沙浩劫颂宸游”,“世界三千空色喻,岂离般若一毫光”,“鸟亦通禅悦,松如响梵声”,“曼殊说法今何在,参客空寻趺坐痕”等等,一派超然物外、飘飘欲仙的佛学气息。

  康熙看后,不由得暗自心惊。他的父亲顺治曾经一度沉迷佛法,不爱江山爱佛门,险些出家为僧。身为皇四子的胤禛,看来也已经对佛法有了极为浓重的喜好和研习心得,如果再让他沉迷不已,只怕会闹出个“皇子出家”的闹剧。康熙一念及此,如坐针毡,立即面谕胤禛,一生不准他踏上五台山,以此警醒他不要在佛学中沉迷过深。好在雍正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马上理解了父亲的深意,结果他谨遵父命,一生未曾踏上五台山。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