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向七品小官赔罪,背后原因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7分类:历史
历朝历代大多会设置史官,来记录本朝的历史。史官的职责就是秉笔直书,不过因为皇帝过问的缘故,许多史官大多不敢这样,他们怕掉脑袋。不过在北宋初年,武将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却对史官非常尊重,贵为天子的他甚至不惜向七品小官赔罪,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话说有一天,宋太祖退朝后,低头不语,看着十分不高兴,宦官王继恩就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赵匡胤说道:“早来前殿指挥之事,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故不乐了”。原来早朝的时候,赵匡胤犯了一个小错误,史官一定把它记下来了,因此宋太祖才闷闷不乐。
赵匡胤贵为皇帝,居然害怕史官记下自己的错误,这样的皇帝还真不多。在赵匡胤身上还发生过一件事。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闲来无事,在自己皇宫的花园中挟弓弹雀。皇帝玩得正高兴,突然有人奏报,说侍御史张霭有紧急事务要向皇帝汇报。
宋太祖一听情况紧急,立下放下弹弓,赶紧召见张霭,但没想到“其所奏乃常事耳”。脾气火爆的宋太祖不高兴了,当场龙颜大怒,“诘其故”。张霭回答道:“臣以尚急于弹雀”。(我的事虽然平常,但也比您弹麻雀要紧急的多)
张霭的冷嘲热讽彻底惹怒了赵匡胤,他随手抄起柱斧就向张霭打去。这个柱斧,不是铁质的兵器,而是用水晶做成的饰品,后来的“烛影斧声”中赵匡胤还用过。赵匡胤毕竟是武将,力气很大,一下就打掉了张霭的两颗牙。虽然很疼,但张霭也不敢对皇帝发作,他默默的跪在地上,将两颗牙捡起来,放到袖子里。
赵匡胤看在眼里,也使出了嘲讽的“技能”, “汝怀齿,欲讼朕耶?”你把牙齿揣起来,是想作为证据,去告朕的状吗?言外之意,朕是一朝天子,你揣着牙齿,想去哪儿告朕的状啊。别看张霭只是七品小官,但他毕竟是文官,脑子转的很快,他这次“反击”了。
张霭徐徐说道:“臣不能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耳。”我是臣子,自然不能去告陛下的状,但自有史官记载这件事。一听这话,赵匡胤一下子被“打败”了,他是“既惧又悦”,惧怕史官记载这件事,又很快佩服张霭,连忙向张霭赔礼道歉,“赐金帛慰劳之”。
别看赵匡胤是武将,但他对史官却非常尊重,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他希望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一位被后世称颂千年的帝王。在这方面,以修改史书闻名的李世民远远不如赵匡胤。可是随着朝代的更迭,敢于秉笔直书的史官消失了,阿谀逢迎的人却变多了。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赵匡胤能够取代后周,为何说周世宗柴荣要负有首要责任?
- 11-30 在很多宋朝记载中,是怎么提到赵匡胤陈桥兵变的?
- 11-30 宋朝为何会出现文人士大夫为主的社会形态呢?
- 11-30 赵匡胤能成为北宋开国皇帝,与赵普这位核心人物有何关系?
- 11-30 赵匡胤各方面条件并不突出,为何最后却黄袍加身做了皇帝?
- 11-30 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哪些开国功臣为何没有一人反对?
- 11-30 究竟是从几时起,宋朝开始患上了这没救的“软骨症”?
- 11-30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官员的行为,宋朝有怎样的老规矩?
- 11-30 古代没有电灯,古人夜读会不会导致近视呢?
- 11-30 宋朝一直都是“看来富裕”的印象,但为何不去发展军事实力?
- 11-30 对于古代的纳妾制度,即使是宋朝时期为何也觉得贵?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