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为什么说柴荣不死,赵匡胤将永世为臣?真相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2分类:历史

  每当一提起柴荣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后周是五代最后一个朝代。后周由郭威建立,郭威的儿子都死了,只有一个义子柴荣。郭威死后,柴荣继位,就是周世宗。周世宗是五代时期最英明神武的君主。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柴荣继位,开始了争霸天下之路。当时后周北有辽国,北汉南有后蜀,南唐,楚,南汉等国,处于强国环视之中。特别是后周北方的北汉。北汉国君刘崇与后周有仇,为了对抗后周,北汉依附辽国。柴荣继位后,刘崇得知郭威病死,新主继位,欺负柴荣年幼,决定勾结契丹,南攻后周。

  一.高平之战。 柴荣虽然年幼,却是雄才大略。他刚一继位,就定下了今后三十年的宏愿。''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同年二月,刘崇亲率北汉契丹联军共十万人南下攻打后周。联军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抵泽州。后周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柴荣力排众议,决定御驾亲征。三月,柴荣带着张永德,赵匡胤率军北上迎敌。

  双方战于高平,起初,刘崇眼见周军兵少,骄傲轻敌,决定不用契丹军,自己率军猛攻。后周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本来就有怯战心理,交战不久,看到北汉军来势很猛,抵挡不住,就率领骑兵率先逃走。后周右军被击溃,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柴荣见形势危急,立即亲冒矢石率亲兵顶上。赵匡胤和张永德也率军猛攻北汉军。后周军士气大振,北汉主将张元徽阵亡,北汉军大败。契丹军见后周势盛,不敢迎敌,自率军回辽国。刘崇仅率百余骑兵狼狈脱逃。此战,后周大获全胜。

  图片来自网络

  北汉军大败逃窜,后周军队乘胜追击,一直杀过高平城才鸣金收军。三月二十一日,后周军队休整军队,斩败将樊爱能、何徽等七十余人,军威大振。赵匡胤也在此战中崭露头角。五月,柴荣乘胜北上,兵围太原,后因粮草不足而撤军,刘崇惊惧而死。高平之战大大震慑了周边诸国,柴荣也借此树立起了威望,坐稳了皇位。

  二.整顿军政。

  柴荣在高平之战中发现禁军虚弱,于是开始整顿军纪,裁汰老弱,招募新军,严加训练。同时,诏令群臣,撰写《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以此作为他治国平天下的决策依据。柴荣整顿军政,励精图治,后周国力大增,柴荣开始了他一统天下的征程。

  三.西败后蜀。

  柴荣派向训、王景率军西征后蜀,欲收复秦、风、成、阶四州。七月,因西征之师,军需供应不继,战事陷于僵局,周诸将执意请求罢兵。柴荣派赵匡胤作为特使前往秦州前线视察战局。赵匡胤上书言可以收复四州。柴荣乃全力支持西征。十一月,后蜀军大败,后周平定四州,国威大振。

  四.三征南唐。

  显德三年(公元956年)一月,柴荣下诏亲征南唐,派李谷、李重进、赵匡胤等战将出征。后发现李谷怯懦,李重进战无不克,遂将李谷调开,命李重进南征,从而大败唐军,攻取取滁、扬、秦、光、舒、蕲六州。五月,雨季来临,柴荣班师回朝,留李重进围攻寿州,第一次南征结束。

  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二月,柴荣再次南征南唐,攻破南唐援军紫金山寨,又攻克寿州,消灭唐军四万人,缴获无数,柴荣班师回朝。

  同年十一月,柴荣第三次南征,攻打濠州,在涡大败唐军,于是继续东进。十二月,泗州守将投降。柴荣亲率水陆大军,连战皆捷,连降濠州、涟水、亳州。显德五年(公元958年)一月,柴荣亲攻楚州,遭到守将楚军防御使张彦卿的誓死奋击,周兵死伤甚重。不久即攻克楚州。二月,后周军攻克扬州。三月,攻占泰州、广陵、迎銮江口,大败敌军。南唐主李璟见柴荣势大,决定向柴荣称臣,割让江北十四州,柴荣得胜还朝。

  五.北伐辽国。

  柴荣击败南唐后,因为担心辽国势大,决定收复燕云十六州。显德六年(959年)四月,柴荣亲率诸军北伐契丹。而当时的辽穆宗昏庸无能,不敢应战。后周军势如破竹,仅以四十二天就收复了三关三州,正在柴荣准备乘胜进攻幽州时,他却突然生病了,无奈只得班师回朝,放弃了一次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

  柴荣南归之后不久便死在开封,幼子柴宗训继位。一年后,赵匡胤陈桥兵变,废后周建立北宋。然而,赵匡胤却没有乘机攻打契丹,而是先南后北,扫平南唐,南汉诸国,错失了良机,让契丹做大,北宋失去了燕云十六州这个中原屏障,从此处处受制于北方游牧民族。

  可以说,柴荣不死,赵匡胤就毫无机会,后周也可以一统天下,中国的历史也可以改写。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