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德爱民为本的刘备,为何会被数万百姓逼入死地?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4分类:历史
刘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对曹操、刘备、孙权有着十分清晰的定位:曹操虽有谋略,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奸臣形象;孙权则是妥妥的官二代继承父兄江东之基业,开局难度是最低的;刘备则是落魄皇族,一直举着两杆大旗,一匡扶汉室,一是仁德爱民,故而在三人之中,刘备可以说有着最完美的人设,也是大多数人心目中明君的标板。不过,诸葛亮火烧新野之后,刘备携民渡江之举,不仅说不上爱民,反而是将数万百姓逼入了火坑之中了。
话说那是官渡之战后,刘备南下依附刘表,在卧龙岗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在新野小城击败夏侯惇十万大军,惹怒了远在许都的曹操。曹操倾北地之兵五十万,直下江南,先灭刘备,再平荆襄,后灭孙权,意图一统天下,再造寰宇。
曹操的如意算盘打得响,刘备这边却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诸葛亮故技重施,将刘备军主力调出新野,在城外埋伏。而不知实情的曹仁则引军进入了这座空城,正在埋锅造饭,准备休息时,被诸葛亮一把大火烧的是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新野被烧,阖城百姓无所安身,故而跟随刘备来到了樊城避难。曹军在新野吃亏之后,并不罢休,继续向樊城逼近。
在当时的情况下,樊城数千兵马,定然是难以抵挡曹操数十万大军的。刘备诸葛亮商量之后决定先到襄阳,再想应对之策。这时候,刘备说了一句:“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就是说新野樊城的百姓跟随自己的时间很长了,不忍心抛弃他们,而诸葛亮呢,给出的建议是贴布告,告诉两县百姓,想要继续跟随刘皇叔的,便随军一起走。
这一点就很值得琢磨了。当时正是大军对峙,兵荒马乱之时。普通百姓呆在有城墙保护的城池中安全还得不到保障,怎么还要他们随军前行,这能说是爱民么?新野一战,虽说诸葛亮用计击败了曹仁,但是也毁了新野百姓安身之所,好不容易来到樊城,本来就地安置才是最好的办法,就为了一句“百姓跟随许久,不忍弃之”,便将数万百姓哄出城外,暴露于荒野之中。仁德爱民,果真如此么?
当然,也有朋友会问,刘备也许是担心曹操屠城,这才让百姓随军前行的。这一点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却经不起推敲。曹操南征之前,听从了手下谋士的建议,为了展现自己爱民止杀的理念,还特意派徐庶劝降刘备。再者,曹操虽然多疑狡诈,但却不是暴虐嗜杀之人。他征战多年,也只是在为报父仇,讨伐徐州时,才有过屠城之举。现在大军倾国而出,征讨南境,最好的办法便是在征伐的同时,显示自己的仁德和爱民之心,赢得江南百姓的拥护,那么刘备孙权等人,说不得就能不战自溃了。所以,曹操是绝对不会轻易屠戮城中百姓的。
从这里来看,刘备携民渡江,简直就是新野、樊城二县百姓的噩梦。军民混杂在一起,又是在野外,为曹军所误杀的百姓不在少数,数万百姓到最后十不存一,推其罪魁祸首,必是仁德的刘备。而刘备,在这里反而却成了爱民的典范,这不得不说是绝大的讽刺。
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埋骨于黄沙之中,繁华尽处,不过是过眼云烟。天下虽然几多更替,但是基本的民心人心不会变,故而都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刘备仁德之名自其起事之时起便伴随左右,但是在火烧新野,携民渡江之时,也便只有这个爱民的虚名罢了。(全文完)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徐庶走马荐诸葛后,刘备在寻访中将谁认成了诸葛亮?
- 11-30 在真实的历史上,刘表这位荆州之主有让荆州给刘备吗?
- 11-30 面对几乎荆州这个富庶之地,刘备为何要婉拒了刘表?
- 11-30 刘备前来投奔刘表,可刘表为何只是让他驻守新野?
- 11-30 刘备前往投靠荆州牧刘表时,刘表为什么要收留刘备??
- 11-30 在刘备寄寓荆州时期,刘表对刘备又是怎样的态度?
- 11-30 刘表对刘备推心置腹,事实上两人的关系真的那么好吗?
- 11-30 刘备投奔刘表以后,他在新野这个地方共呆了多少年?
- 11-30 诸葛亮应该去刘表手下任职,但他为何却偏偏追随刘备?
- 11-30 刘表也算是一代枭雄了,他为何要将荆州托付给刘备?
- 11-30 赵云做了哪三件事?以至于刘备对赵云一直都很冷淡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