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张释之:秉公执法的西汉法官,坚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42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释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有句常叫老百姓提气的老话: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放在诸如《包公案》之类的野史清官剧里,这句提气老话,也常变成各种给力剧情,不但贪官驸马们犯了法要被铡,就连皇帝犯了错,龙袍也要挂起来啪啪打。叫千百年来的热心观众们看得过瘾,却也常招来好些嘲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放古代真能做得到吗?汉朝一位司法官员,却可以挺直胸膛回答一声:哥做得到!

  能做到如此“高难度”工作的人物,正是西汉名臣张释之。

  一、买官上位

  张释之,字季,河南堵阳人氏。此人不但满腹才华,而且家里十分有钱。年纪轻轻时,哥哥就花钱给他买了个“骑郎”(守卫皇宫、宫门值班与接待官员)的职务,放当时也是肥缺。在这个西汉休养生息年月里,舒舒服服做了官。

  但在这个有钱有闲的舒服岗位,张释之却过得十分清苦,随手就能捞的油水,他从来分文不拿,就靠着微薄薪水过日子。而且出身优越家庭的他,偏偏满脑子忧国忧民,就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眼看苦熬了十年,职务还是原地踏步,不得志的张释之,却又深深羞愧了:既羞愧自己白花了哥哥的钱,也羞愧自己白吃国家的饭,竟一跺脚冒出个念头:干脆辞职回家,自食其力养活自己。

  但此时,张释之为官清廉的名气,传到汉文帝的重臣袁盎的耳朵里。经过一番摸底,袁盎慧眼识英,觉得张释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赶紧向汉文帝力荐。于是,汉文帝下诏单独接见张释之,当面考核。张释之面对天子,丝毫不怯场,一番谈古论今,特别是他对司法的见解,令汉文帝对他大为满意,立即擢升张释之担任谒者仆射,不久又提拔他为公车令(参议国事并负责保卫皇宫司马门的官员),靠买官上位却压抑了十年张释之,终于华丽转身,一飞冲天。

  不过,这时的汉文帝大概想不到,他破格提拔的,会是怎样一位狠角色。

  二、司马门事件

  张释之担任公车令仅仅几天,就遇到一件可大可小的事——司马门事件。

  这天,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与梁王刘武,兄弟俩同坐一辆车,入宫看望汉文帝及薄太后。车辆行至司马门时,太子和梁王却没有下车。而根据汉朝法规,不管是皇亲还是官员,驾车来到司马门前,一律都得下车步行,不得有违。但太子与皇子一同驾车闯门,守门官和卫兵们怎敢阻拦?就这么眼看着车辆招摇而过,这才派人将此事报告给公车令张释之。

  保卫司马门张释之正是职责之所在,他立即带着部下追了过去,很快就将太子与梁王的车拦了下来,并令人看住,不准他们进宫。随后,张释之进宫面见汉文帝,汇报了这件事,并严辞指出,太子与梁王犯了“不敬之罪”,请皇帝处理。

  这时薄太后就在汉文帝身边,听说自己宠爱的孙子们公然在皇宫违法乱纪,不禁又生气又难堪。身为一国之君,又是大孝子的汉文帝,也是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处置,只得向薄太后跪地谢罪:都怪我教子无方啊!薄太后看着长跪不起的皇帝,又看着义正辞严,丝毫没有“大事化小小事化小”意思的张释之,不得不亲自写了一道“赦免令”,这才免去了太子和梁王的罪名。张释之新官上任,“首战”告捷,让“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一戏码真实上演了一场,震动了整个西汉官场。

  两个小孩子同搭了一辆车,张释之至于如此较真?放在西汉年间,这可是关乎太子身份的法统问题,半点都不能胡来。甚至只要脑补一下,之前汉王朝几次惊心动魄的争权动荡,甚至长大后恃宠而骄的梁王,为争储君位杀害张释之恩公袁盎的悲剧,就知张释之此时的宁折不弯,是为国家稳定挺身而出的苦心。

  三、惊驾事件

  汉文帝当然理解张释之的苦心,对张释之的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大为欣赏,在“司马门事件”后不久,又提拔张释之担任廷尉(掌管刑狱,审判大案要案的最高司法官员)。从此张释之深受汉文帝的器重,君臣经常讨论治国之道。

  于是也有嫉恨张释之的官员吐槽,说这标榜公正执法的张释之,不过是个逢迎皇帝的小人。

  但张释之很快证明,他的秉公执法,就算汉文帝的面子,也是毫不通融。

  一天,汉文帝出宫视察,当车马行驶到中渭桥时,一个路人突然从桥下走出来,一下惊着了车夫和御马,车辆一阵摇晃,把车内的汉文帝吓得不轻。惊了圣驾那还了得?路人被当场擒获,交到了张释之手中。

  汉文帝是想让张释之严惩惊驾者。但张释之让路人把事情缘由说清楚后,仅以“无意冲撞御驾罪”,判了罚金便放人了。对此处理,汉文帝大怒,冲张释之发脾气,你不是从来都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吗?怎么这次朕受到了这么大的惊吓,你却对犯“惊驾大罪”的人罚点钱就了事?

  张释之面对汉文帝的指责,却脾气更大:臣是依法判决!此人只是无意惊驾,按律就只是判罚金。如果仅凭陛下个人意愿,就随意加重处罚,岂不是失信于民?一番话怼得汉文帝哑口无言,良久才对张释之说,你是对的。

  四、宗庙盗窃案

  过了不久,又生发一件大事,这对汉文帝与张释之的关系来了个极大考验。

  事发于供奉汉高祖刘邦灵位的宗庙,有一只作为贡品的玉环被人偷走了。敢在“先皇”头上动土?这事顿时哄动一时,作为“天字第一号盜窃案”,有关部门全力以赴,不久就案破,人赃并获。

  这事又交到张释之手中,汉文帝对他的指示是,对案犯“从速从严”治罪。张释之也不含糊,依据律法,将罪犯判了个弃市。然而,汉文帝听了处理结果后,怒不可遏,指着张释之气得发抖:偷窃先皇宗庙,如此罪大恶极,你竟然没判诛其三族?你这是想让朕背上不孝的罪名啊!

  张释之也看出来了,皇帝这次是真怒了,再不顺从圣意,说不定仕途性命都搭上。但转念之间,他把心一横,摘去头上官帽,一下跪在汉文帝跟前:臣是依法判决,对偷盗宗庙器物之罪,弃市已最重的刑罚,若任意改判诛灭三族,视法律为儿戏,陛下以后将如何依法治国?边说边磕头,以至额头流血。

  汉文帝不愧为一代明君,再度被张释之触动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收回了成命。之后,又公开表示,认同张释之的的判决。从此,汉朝百官对张释之敬爱有加,将其奉为楷模,以效仿张释之为荣。一时官场风气越来越好,冤假错案也明显下降,大汉百姓感激张释之,纷纷传传颂他的事迹。

  凭公执法,法大于天的张释之,由此得到天下人发自内心的赞颂,更流芳于史册。因为,他一生追求并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从古至今,永不过时。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