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脱脱改革推行各种政策 元朝最后为什么还是灭亡了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元朝脱脱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朝地图

  公元1340年,在元顺帝的支持下,脱脱登上宰相的位置准备带领元朝走出颓势,准备捍卫统一元帝国的尊严。

  确实,在脱脱担任宰相前,整个元朝社会已经开始产生动荡了。不仅地方上有多方割据的起义军,整个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受自然条件和耕种条件双重影响很大。

  元顺帝早年确实算是励精图治,他知道自己需要一个得力助手,于是将目光对准了脱脱。

  脱脱(影视形象)

  在前篇文章中,我们就有提到过,在他担任宰相前期,为了能够在民众心中获取一个得利的位置,便极力促成科举考试的重新推行,乃至向其他族人开放做官途径,以此获取民心。

  在历史上,脱脱曾经有过两次担任宰相的经历。那么,我们先来说说他的第一次宰相生涯。

  在第一次任期当中,脱脱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元大都的粮食供应,毕竟元大都人口近百万,百万人的日常口粮自然是一个极大的物质需求。

  元大都皇宫

  在脱脱任期以前,元大都的粮食大多从南方由京杭大运河运到北方。但是,由于时间的累计,大运河部分河道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淤塞,这对于北上的漕船来说自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元朝发展的高峰期,供应元大都的运粮船队规模高达每年三百万石以上,但是直到元朝至正年间,漕粮规模不断下降,额度甚至降到了260万石左右。

  所以说,当时刚出任宰相的脱脱,便准备把粮食作为他的第一个突破点。

  大运河

  如果说要维持元大都对于各地的统治权威,必然要保证它拥有充足的粮食来进行消耗,不管是应对普通百姓的消耗,还是对于起义军攻占周边城池,都需要大量的粮草。

  最终,脱脱便采取了他的经济政策,也就是以朝廷为中枢,直接控制地方经济,也就是征集大批民夫来完成对运河的整修,以此及时供应元大都的粮食经济需求。

  不过,在脱脱担任宰相后期,黄河在发生了溃堤以后,建立的黄河防洪系统可谓是不堪一击。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反叛势力又此起彼伏,还没等脱脱大显身手,元顺帝便只好下令罢免脱脱。

  但是,随后几年,上任的宰相也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况,元顺帝又再次征召脱脱。在公元1349年,元顺帝为保障元朝的正常统治,便再次启用脱脱作为宰相进行深入化的改革。

  说实话,身为宰相的脱脱做事还是亲力亲为。当然,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在百姓心中得到威望,乃至实现王朝中兴,他也必须要对国政方针深思熟虑地进行。

  元顺帝

  随后,在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后,脱脱便提出了四大方向的改革!

  首先,对于任何时期处于动荡的王朝来说,整顿吏治都是一个取得民心的好措施。

  特别是在元朝末年,官场贪腐严重,这也大大离间了中央朝廷和地方百姓的信任感,这也就造成了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

  其次,脱脱深知黄河泛滥的危险,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治理黄河,建设新的运河系统,这也就大大减少了因为洪水而流民遍地的情况。

  同时,脱脱还专门给较为干旱的北方地区搭配了更适合种植的稻谷。

  在脱脱看来,重要解决好这些普通民众的生活物资资料,就可以有效提高社会的安定,也有利于中央朝廷维持对地方的统治权威。

  元朝军队

  当然,这些措施并不是没有条件支持,脱脱惧怕在推行过程中会遭到个别势力的骚扰和对抗,便组织起完善的军事体系来捍卫改革果实。

  对于脱脱来说,凭借对地方的控制,以及从地方收取财税,中央便可以组织数量更加庞大、武器更为先进、最具战斗力的军队。

  从以上的这些改革措施来看,脱脱的计划确实非常详细。但是,不管是修建水利设施乃至扩充军队,都需要大把资金的投入。

  元朝纸币

  但是,元朝国库本来就捉襟见肘了,根本拿不出太多钱来维持改革的持续推进。既然没有足够的钱该这么办,很快,大家就把目光聚集在了增发货币上面。

  简单来说,增发货币权益均控制在朝廷手里,如果朝廷可以大肆产出货币,便可以凭此解决钱荒的问题。

  但是,这种做法的最终后果,就是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进而造成物价上涨,导致民心不稳,自然而然聚集起更多的反元势力。

  最终,随着反元势力的聚集,进而导致元朝逐渐受到各类经济乃至军事冲击,直到元朝被各地起义军推翻。

  虽然说,脱脱的改革计划比较合理化,但是由于过于对民间进行经济刺激和指导,导致在加大货币发行的同时没有考虑市场的经济秩序,进而成为了压死元朝的最后一颗经济稻草!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