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陵县为什么会被汉元帝废置?原因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2分类:历史

  你真的了解汉元帝吗?历史屋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永光四年九月,汉元帝对西汉陵县制度进行了一次较巨大的变革!

  永光四年九月(公元前40年),已经登基称帝八年之久的汉元帝诏令不再为自己的渭陵设置陵县(所谓陵县即以皇陵为中心,迁徙百姓来此居住,为皇帝守陵,这一特殊政区就被称为"陵县"),而且还下令原本由九卿之首—太常管辖的旧陵县(在汉元帝之前,历代西汉帝王、太后都各有陵县)也悉数划归所在地的三辅统一管辖(三辅即左冯翊、右扶风、弘农郡)。史载其诏令全文曰:九月戊子,罢卫思后园及戾园。冬十月乙丑,罢祖宗庙在郡国者。诸陵分属三辅。以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为初陵。诏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又罢先后父母奉邑。

  汉元帝之渭陵的现状,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此诏令内容较多,为方便大家理解,特翻译全文如下:

  (永光四年)九月十三日,罢除卫思后园陵与戾太子园陵(即卫子夫皇后和戾太子刘据的陵墓)。冬十月二十日,罢除在郡国的祖宗祠庙。各陵县分别划归三辅管辖。以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为元帝初陵(不设陵县)。

  诏令说:"安土重迁,是黎民的本性;骨肉相附,是百姓的愿望。前不久,有关机构引用臣子之义,奏请迁徙郡国人民以奉皇陵祭祀,此举必然会使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产失业,亲戚别离。被迁徙的百姓怀有思念亲人之心,留在原籍的亲人又有不安之意。如此一来,关东地区就会因徙民实陵而虚耗费用,迁入关中的百姓又无业可从,这不是长久之计啊!《诗》不是说过吗:'人民劳苦已久,至此可以小享安康。施恩泽于中原啊!进而安定四方。'今所设置的初陵,不必移民设置县邑,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土乐业,不必担心迁徙流动。特布告天下,使百姓明知。"而后又罢除为汉宣帝和许皇后守卫皇陵的百姓。

  现在汉元帝之渭陵的侧面照,形如屋脊!

  为什么汉元帝要下令废除已经实行了百余年的陵县制度呢?难道真的如同诏令所说的一样,他只是不忍心百姓再次遭受离别之苦吗?答案或许并非如此简单。

  要知道,徙民实陵、因陵设县政策一直都是西汉王朝"强干弱枝"国策的重要内容,这造就了西汉陵县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政区特色,因为它自诞生之日起就不仅仅是为皇帝守陵,而且还兼具掠夺人口资源、加强中央集权等功效。可以说,陵县的存在为西汉王朝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却在汉元帝时期被正式废除,对此特殊现象,我认为其真正原因或许是以下三点。

  对于汉元帝废置陵县的诏令,我认为或许是以下三点原因!一、国势衰微是废置陵县的根本原因

  黄龙元年十二月(公元前48年),汉宣帝刘询于长安未央宫驾崩,太子刘奭即位,此即汉元帝。汉元帝为人柔弱又喜好儒术,素来缺少掌控朝政、驾驭群臣的权术手腕,所以自汉元帝开始,西汉王朝的国势就日益衰微,其具体表现就是国家和百姓皆困苦不堪,而中上层地主豪强则格外强盛。

  除此以外,伴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和太平岁月的到来,西汉王朝上至皇室、下至普通小地主的日常生活都日趋奢靡浪费。这一方面严重加剧了国家财政的困难局面,使得寅吃卯粮的举动成为常态,另一方面也使身处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更加贫困,以至于贫民因饥饿而死的悲惨事件比比皆是,甚至还时常发生"人相食"的惨剧。时任凉州刺史的谷永就曾对官府、百姓皆困苦不堪的现状有过痛心疾首的描述,即"公家无一年之蓄,百姓无旬日之储,上下俱遥,无以相救。"

  汉元帝时期国事衰微,中上层地主豪强迅速崛起,其势力格外强盛!

  面对国家财政困难、百姓困苦无依的事实,就连汉元帝和其子汉成帝也不得不承认。例如汉元帝在位期间累计颁布了诏书18次,其中就有13次都提到了百姓困苦、国家贫弱的情况;而汉成帝在位期间累计颁发了诏书20次,其中也有10次提到了国困民贫的情况。

  这频繁的诏令充分说明了当时的西汉王朝已经陷入了国家财政困难、百姓贫穷的恶劣境地。而设置陵县又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需要国家在财力、物力上以大量的投入。

  皇帝要想设置陵县,往往需要在财力、物力上进行大量的投入!

  徙民置陵县作为西汉"强干弱枝"国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一开始就是国家的强制之举,被迁徙者多是关东地区的豪强大姓、富商大贾,他们被徙入关中并非自愿,因此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反对。但由于在西汉前期和中期他们的势力不够大,加之当时的官府在政治上具有很强的控制力,所以徙民实陵政策依旧能够进行到底。

  待至汉元帝在位期间及以后,伴随着中央集权的削弱和豪强势力的强大,整个政治形势发生了逆转,国家慑于豪强势力,无力也无法再把徙民实陵政策继续推行下去了,最终只好以"爱护百姓"的名义废除了这项制度。

  在安土重迁的古人心目中,徙民实陵其实是强制之举!二、防御匈奴使命的完成是废置陵县的重要原因

  西汉王朝建立之初,纵横草原的匈奴骑兵对长安构成了严重威胁。昔日曾护送公主和亲而出使匈奴的大臣刘敬就曾对汉高祖刘邦说道:"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

  面对这种情况,汉高祖刘邦一开始采用了武力消灭匈奴的做法,于汉七年冬(公元前200年)亲率三十万大军出击匈奴,结果反被匈奴军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天之久,后用计方得脱险。

  汉七年冬,刘邦亲率大军出击匈奴,但却被围困于白登山长达七日!

  白登山之围使高祖认识到消灭匈奴的条件尚不成熟,就及时改变策略,一方面与匈奴结和亲之约,另一方面又采纳娄敬徙民实关中的建议,用设置陵县的办法给都城长安建立一条屏障,减轻匈奴对长安的压力,保证长安的安全。因此,陵县从一开始就负有防御匈奴的使命。

  汉高祖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在整个西汉前期得到实行,但这并未能遏制住匈奴人南侵的步伐,史书上关于匈奴小股骑兵袭扰汉朝边境的事件数不胜数。诸如高祖时"匈奴强,数寇边"、吕后时匈奴"入陇西,攻城屠邑"、其后匈奴"复入陇西,杀吏卒,大寇盗"等等。因此,整个西汉王朝前期在实行和亲政策的同时,还在为大规模反击匈奴做积极准备,如文帝、景帝时就采取了鼓励养马、训练骑兵、于边地屯粮等准备工作。

  西汉王朝前期除了奉行和亲政策外,还在为大规模反击匈奴做准备!

  根据《关中记》记载:"长陵、茂陵各万户,余五陵五千户"和昭帝母钩弋夫人云陵"邑三千户"可做推断西汉皇帝陵县初置的最低户数是5000,则七陵县初置时的户数当为45000户,而待到西汉后期,伴随着人口自然繁衍,这七陵县的户数已相当可观。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京城长安的人口大约是25万左右,而茂陵县的人口则是28万左右,长陵县的人口也有18万左右。这些人口中虽然也有一些土著民,但绝大多数都是当年的徙民及其子孙后代。这等庞大的人口规模使得茂陵县、长陵县和长安一样,都迅速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陵县人口规模庞大,几乎与京师长安比肩!

  除此以外,西汉王朝为了吸引关东人口人关中,还采取了各种优惠措施,如免除赋役、赐钱、赐田宅等。伴随着关中人口的迅速膨胀和政府赐田宅以及皇室占有大片良田,关中人多地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待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关中已是"地少人众",土地贵到"亩一金"。

  这说明关中土地几乎已没有了回旋余地,在国家已无田宅可赐徙民的情况下,要想继续设立陵县已不可能。

  关中平原虽然辽阔,但西汉中期的关中地区却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人多低少的问题!

  另外从陵县的人口来看,以非生产人口为主(即农民少,士、工、商人较多),他们多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行业,所需粮食全凭买入。原本关中作为首都所在地,非生产人口已十分集中,这样一来,就使非生产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当地粮食的增长速度,随着关中人口的不断涌人,关中所需粮食不断增加。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自关东输人关中的粮食每年仅数十万石,以后就逐年增加,最高时曾高达六百万石,通常平均每年也都在四百万石左右。这等庞大规模的输入粮食工作往往是个极度劳民伤财的工程,而要想解决人多粮少的问题,根本办法就是停止徙民入关,而建立在徙民基础上的陵县当然也无法继续设立,其废置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关中地区非农业人口,非生产人口过多,粮食消耗极大!结语

  总而言之,汉元帝之所以要下诏废置陵县,除了不忍心百姓遭受离别之苦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三个方面:一是西汉统治进入后期,经济匮乏,无力支付设置陵县的巨大开支。同时,伴随着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增强,他们强烈反对徒民实陵政策;二是匈奴势力经汉武帝时期的大规模军事打击已经衰弱,对西汉都城长安已不再构成威胁,陵县防御匈奴的使命已经完成;三是经过西汉前中期的大规模徒民,关中地区地少人多、粮食短缺,已经不能承载更多的人口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