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汉武帝和秦始皇都求过长生不老 两帝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对秦皇汉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西汉的历史上,汉武帝刘彻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公元前140年即位,到公元前87年驾崩,在位长达54年,是西汉王朝的第5个皇帝。因为汉武帝的所作所为在许多方面与秦始皇很像,所以有很多人用“秦皇汉武”来形容他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在武功方面,秦始皇曾经遣大将蒙恬发兵北击匈奴,汉武帝时期,则有大将卫青、霍去病针对匈奴发起的大规模战争;政治方面,秦始皇设立郡县制,实行严刑峻法,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力主削藩,对夷族也多有打击,巩固皇权;文化方面,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专制;在享乐方面,也很相似,秦始皇兴建阿房宫,劳民伤财,汉武帝大肆扩建皇家园林——上林苑,其中布满了亭台楼阁和人工湖泊,到了武帝晚年,上林苑的土木工程依旧没有停止;另外,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无所不用其极,最终自己还死在了寻找长生不老药物的路上;汉武帝对长生不老也很感兴趣,他建明堂,垒高坛,还派出大批人入海求蓬莱真神。

  为了通神求仙,汉武帝听信方术人士的谗言,后来还酿成了“巫蛊之祸”,逼死了太子和卫皇后,受诛连者无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不少曲笔的记载。

  秦朝的灭亡与秦始皇不惜民力、社会矛盾尖锐有很大关系,横征暴敛和繁重徭役的秦朝最终走向了灭亡。西汉初年,推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但武帝雄心大略,做了很多大事,最终导致国库的消耗严重。晚年的武帝,对言论自由进行了压制,甚至还产生了腹诽罪(即肚子里不满)而获罪的例子,可以说武帝后期的政治充斥着白色恐怖。

  既然他和秦始皇这么像,为何汉朝没有步秦朝的后尘呢,这一点最重要的在于,晚年的汉武帝及时调整了国策,并且发布了罪己诏,主要是“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因养马而免徭赋),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到这时,汉朝重新回到了与民休息、重视发展经济的轨道,从而避免了像秦朝那样迅速败亡的结局。而汉武帝也成为第一个发布罪己诏的皇帝。而这一历史事实也告诉了我们,对于当政者,百姓心中总有一杆秤去评判。同时也说明了得人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梦想着自己的帝国长盛不衰,梦想着自己能长生不老。于是,他给自己起名始皇帝,然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找寻长生不老的秘方。一时间,方士和术士成为最火爆的职业,皇宫和大臣的家里到处是炼丹炉,一粒粒含着各种化学药品的“仙丹”被吞下,一批批到各处寻访灵丹妙药的人被派出,我们的始皇帝也死在了求仙问药的路途中,以至于被赵高和李斯更改了继承人,让无能的秦二世做了傀儡皇帝。从此,纷争与战乱四起,刚刚统一起来的国家很快又四分五裂,刚刚安定下来的人民又重新陷入战争的苦海。

  与秦始皇相仿的是汉武帝,这个在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皇帝,在晚年也开始了他的求仙问药之路,以至于司马迁在《武帝本纪》中通篇只记载了汉武帝两件事:炼丹和求仙。虽说司马迁在写作时带了很强的的个人色彩,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窥一斑:那时候的汉武帝对长生不老一事也是进行地如火如荼,其痴迷和痴信成都绝不亚于当年的秦始皇。

  被高高在上的地位和权力腐蚀久了,人就会产生一种幻想: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想要什么有什么,想要怎样就能怎样。秦始皇如此,汉武帝也是如此,他们被大臣的应承和行使权力时的快感所激励、鼓舞,幻想长生不老,并努力将这种幻想付诸实施,以求梦想成真。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幻想的沃土不仅仅是幻想者本人急切的渴望,还有周围人群的附和,这些人为了自己的私欲,为了能得到皇帝的宠爱,不惜违背良心地去应承一切。试想,如果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提出寻求长生不老药时,每次都会遭到大臣的强烈反对,估计他们也不会让炼丹和寻仙成了气候。

  在对待长生不老这件事上,秦皇汉武开始是一样的态度,但后来就不同了。秦始皇至死不渝地追求长生不老,并死在求仙问道的路上;汉武帝最终醒悟过来,明白了这世上没有什么能够不死,最终驱散了术士,砸烂了丹炉,重新回到正常人的生活中。这两种不同的做法导致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秦二世而亡,大汉持续了二百年。

  秦皇汉武的事例告诉我们,长生不老只是一种幻想。人不能只活在幻想中,只有脚踏实际,才会走出心中的方向。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