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陈理作为陈友谅的儿子 朱元璋为什么将他送到高丽地区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5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理朱元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欣赏。

  朱元璋是一个多疑的人,除了自己的儿子们,他可以说谁也不相信。就连那些陪伴他创业,为明朝立下不少功劳的开国功臣们,朱元璋都将他们一一清算,更何况原本就与他敌对的那些人。

  但奇怪的是,原本就与朱元璋敌对的陈友谅,在鄱阳湖之战被杀死之后,他的儿子陈理,却没有被朱元璋赶尽杀绝。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将陈理送去高丽。再怎么说,陈理都是陈友谅之子,对朱元璋来说都是隐患。他不杀陈理就算了,为何要将其送到高丽那么远,监控在身边不是更安全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说陈理对朱元璋还有威胁。虽然陈友谅已经被杀,但在鄱阳湖之战,他的儿子陈理逃了出去。陈理逃到武昌,被张定边等人拥立为皇帝,改元德寿。也就是说,陈理是子承父业,看样子是准备为陈友谅报仇的。

  这一点,从朱元璋后来进攻武昌,陈理誓死顽抗就可看出来。陈理多次占下风,可他都不愿投降,坚决与朱元璋拼到底,说明他是一个顽强的人。之所以陈理会投降,也是因为身边很多部将,甚至城中百姓,都动了投降的心思。陈理没有办法,只能投降朱元璋,但他内心是不服的,所以还多次口出怨言。

  这就说明,陈理对朱元璋始终有反叛之心。再说陈友谅的旧部,总有人与陈理一样,并不愿意屈服朱元璋。如果将来这些人联合起来,帮助陈理起事,那对朱元璋来说又是一件麻烦事。

  所以说,按照朱元璋的性格来说,没有杀陈理已经仁至义尽了,因为他认为陈理是“童孺小过耳”。但是为什么,朱元璋不将其软禁起来,或是放到眼皮底下监视起来,而要送去高丽那么远呢?

  其实朱元璋这样做,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时朱元璋对此的解释是:“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就是说害怕陈理会受人蛊惑,忘记他对其的恩典,所以最好还是将他放远一点。这句话就表达出,朱元璋将他送去高丽的想法。

  其一,把陈理留在身边,身边一些小人,可能就会蛊惑他,怂恿他反朱元璋。不仅如此,陈友谅的那些旧部,如果也参与进来,到时候他们联合明朝内部人造反,那就很麻烦了。所以把陈理送去高丽,这里他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人会去蛊惑他。

  其二,为什么高丽没有人会蛊惑陈理呢?很简单,高丽是明朝的属国,他们要与明朝保持友好关系,所以没理由要蛊惑陈理造反。再说,高丽是外国,就算陈理真有心造反,也有人愿意帮他,可他要从国外打进来,谈何容易?因此对朱元璋来说,把陈理放在这里会很放心。

  其三,高丽没理由帮助陈理,反而他们为了向明朝表示诚意,还会帮忙监视陈理。也就是说,尽管把陈理送到这么远,明朝也还是可以知道其一举一动。但凡他有一点异动,或许还没等明朝动手,高丽首先就把人绑着送过来了。

  总的来说,朱元璋把陈理送到高丽,是一件很省心的事。自己不用太操心,还有人帮自己监视他。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根据《李朝太宗实录》记载,陈理刚到高丽时,受到高丽恭愍王的接见,这是因为高丽要给朱元璋面子。

  但之后陈理在高丽,生活过得很是艰难。李朝太宗李芳远,仅仅只给了陈理一名婢女。尽管时不时还有一些赏赐,但大概就是米四石、酒十瓶之类的。就连陈理病死,李朝也只赠了米豆五十石、纸百卷,以及棺椁一副而已。足以证明,朱元璋的决定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李朝太宗实录》《明史》)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