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曹操宁愿挟天子以令诸侯都不愿称帝的原因是什么?他是真的不想背负骂名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3分类:历史

  对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有一首诗写的好“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于篇”曹操作为历史上有名风流人物之一,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威慑八方,那为什么曹操他穷极一生的努力,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呢?

  纵观曹操的一生,不管事情如何变化,他都走在通往帝王的这一条道路上,如果说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之前的他如果他还没有表现的非常明显的话,那从建安元年,他就开始了有计划的篡权活动。这年8月,曹操前往洛阳拜见汉献帝,之后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将汉献帝变成自己手中的傀儡,于是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这样的话袁绍肯定不满啊,于是曹操让汉献帝封袁绍为大将军,自己任司空兼车骑将军,开始管理朝政。

  随着时间的发展,曹操的实力越来越强,在曹操的要求下,汉献帝诏令曹操享受皇帝可享用的权力,并且封当时朝廷的五官中郎将曹丕为太子,这个信号代表着曾经偌大强悍无比的汉朝已经不姓刘了,改姓曹,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完成了所有夺取帝位的准备,只要他想随时可以篡位,但是他致死也没有迈出这一步,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下列几种猜测。

  第一,襄樊战役结束后,当时的吴国和蜀国已经闹翻,孙权极力拥护曹操称帝,如果曹操一旦称帝,那蜀国的一些人,特别是刘备那些忠实的刘家人,一定会反对曹操,这样一来,蜀国必定会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而这时的魏国也将着重于对付蜀国,会减轻对吴国的威胁,但是曹操看透了孙权,于是没有称帝。

  第二,曹操他知道自己一旦称帝的话,可能会引发内部矛盾,这是他不想看见的情况,在此之前,他内部的反对大都是他在当魏公之后,所以,继续维护好汉献帝这块招牌,能够起到团结内部的作用。

  第三,从曹操在行军中发生的,“割发代首”的事情来看,曹操是一个很爱惜自己名声的人,而对于这点,他曾公开表示自己没有代汉自立的策划,这个话他说了将近10年左右,如果他一旦称帝,势必会对自己的名声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四,曹操他本人是一个非常注重于实际的人,称不称帝其实对他而言无所谓,只要实权在自己手里就行,而且当时他已经年过六旬,可能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没有称帝,总的来说,曹操没有称帝,得益于他从大局考虑后得到的结论,也是他一种谋定天下的策略。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