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耿弇简介,被刘秀封为什么侯?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4分类:历史

  耿弇(yǎn)(3年-58年),字伯昭,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耿弇自幼喜好兵事,后劝父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跟随刘秀平定河北。

  建武元年(25),刘秀称帝,封耿弇为建威大将军、好畤侯。此后,耿弇败延岑、平齐鲁、攻陇右,为东汉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建武十三年(37),耿弇辞去大将军职。永平元年(58),耿弇去世,谥曰愍侯。

  耿弇将围点打援、声东击西等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受历代军界推崇,并被视为有志者事竟成的典范。

  人物生平

  公元23年,王莽政权灭亡,更始帝刘玄即位,派诸将攻略四方。将领们大都握有重权,擅作威福,动不动就撤换原来的郡守、县令。耿况本是王莽任命的,因而心存疑惧,不能自安。当时耿弇仅二十一岁,见父亲为难,便自告奋勇,代父亲进京上书,贡献方物,以求自固。耿弇行到宋子县(今河北省赵县东北),适逢王郎假冒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在邯郸起兵。

  跟耿弇一起来的郡吏孙仓、卫包途中商议,要就近投靠王郎。耿弇手按宝剑,凛然说道:“:子舆是骗人的盗贼,终成降虏呢。我到长安,为国家陈述渔阳、上谷兵马的用处,还出太原、代郡,反复数十天,回来时突发骑兵以攻乌合之众,就像摧枯拉朽一样容易,我看你们不明去就,族诛之祸就在眼前了。”孙仓、卫包不听,归顺了王郎。

  当时,刘秀为更始帝的大司马,正在巡行河北郡县。耿弇听说刘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便昼夜兼行,前去拜见。刘秀任命他为门下吏。耿弇去见护军朱祐,提出要回上谷发兵,帮助国家平定王郎。刘秀听到后笑着说:“你这个小伙子居然有这么大的志向啊。”耿弇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只得随刘秀继续巡行。一行人到达冀县,这时王郎的追兵已经迫近蓟县,刘秀召集手下将领商量方略,准备南归。

  耿弇再次提出建议:“如今敌兵从南方来,我们不可以南行。渔阳太守彭宠,是您的同乡;上谷太守,是我的父亲。征发这两郡弓箭骑兵一万人,王郎就不难对付了。”但是,刘秀的心腹官员是南方人,不同意北行,都说:“即便死了,头还要向着南方,为什么要北进入人囊中呢?”刘秀指着耿弇,以信任的口吻说:“这是我北方路上的主人!”

  不巧的是,这时蓟县有人作乱,响应王郎,刘秀率兵仓卒南行,手下官属各各失散。耿弇只身逃回昌平。他说服父亲耿况派寇恂到渔阳与彭宠定约,各发突骑二千,步兵千人。而后,耿弇和景丹、寇恂以及渔阳郡将士合兵南下,沿途击杀王郎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官吏四百多人,获得印绶一百二十五副,节杖二枚,斩杀敌军三万人,平定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等二十二县,接着在广阿见到了刘秀。

  当时,刘秀正在进击王郎,谣传上谷、渔阳二郡兵马为救王郎而来,部众都很担心。等到耿弇等人到刘秀营中拜见,人们才放下心来。刘秀大喜过望,说:“当与渔阳、上谷士大夫共此大功!”当即任命耿弇等人为偏将军,加封耿况为大将军、兴义侯,允许他自置偏裨。从此,耿弇铁了心追随刘秀,栉风沐雨,东征西讨,直到打出一个东汉王朝。

  耿弇作为历史名人还有很多实际,例如“有志者事竟成”的成语故事就来源于他,他跟随刘秀后被评为“史上最年轻大将军”建策南阳,以“三步走”战略平齐,还有“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围城打援’战例”等等,总之,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他决策河北,定计南阳,收集燕卒,克拔齐疆,为东汉王朝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古人言“三世为将必败”,然耿氏却皆以功名自终。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