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费祎被刺身亡的原因是什么 操纵这件事情的人是谁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8分类:历史

  对蜀汉费祎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一、诸葛亮死后,大臣们不支持北伐

  蜀汉奠基人刘备在夷陵大败并死于白帝城,他带领的10余万精锐战死了8万,令蜀汉损失了大批久经沙场的上将和精锐士兵,军队元气大伤,再加上失去了荆州,蜀汉已经完全失去了“复兴汉室”的战略条件。

  可是,之后的蜀汉不仅没有退守益州进行防御,反而向中原的攻势愈加猛烈。

  在战略态势完全不利的条件下,辅政的诸葛亮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对他的《隆中对》战略进行了改版,在默认荆州属于东吴,坚决和东吴交好的情况下,先占领水草丰盛,盛产马匹的陇右,以陇右代替荆州的战略地位向中原北伐。

  诸葛亮是蜀汉的翘楚,他本人在蜀汉乃是神话一般的存在,因此他的北伐可以得到蜀汉全国之力的支持。虽然刘备之后蜀中将才凋零,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讥讽,可是凭着诸葛亮过人的个人能力,依然可以抵消这样的弱势,使得魏军不敢轻视。

  诸葛亮也明白他本人在蜀汉的位置,因此劝魏延在他死后采取防御态势,而不要再轻易进攻。但是诸葛亮并没有让后续的继任者放弃北伐,因为他活着要复兴汉室,他死后依然需要有人继承他的未竟事业。

  只是诸葛亮死后,蜀汉内部不支持北伐的声音便突然大起。

  也正因为如此的原因,试图继续北伐的魏延被继承诸葛亮衣钵的谋士们,如杨仪、费祎和蒋琬等人设计诛杀。之后,杨仪、费祎等人带着北伐大军全面撤退。

  诛杀魏延,一方面是权力的争夺,另一方面,也是这些谋士们认为诸葛亮之后的蜀汉没有任何人有能力领军北伐,强行北伐只能加速国家的崩溃。

  可是,魏延之后,并非所有大臣都不支持北伐,至少有一个人就不以为然,这个人就是诸葛亮在陇右收的武将姜维。

  二、姜维想北伐,可是蜀汉朝廷不让

  诸葛亮去世时,姜维是诸葛亮身边的护军,是一位中级军官,却非常被诸葛亮看好。

  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

  诸葛亮的评价非常全面地概括了姜维的才华:人品好,思维缜密,忠于汉室,而且军事方面很强。

  姜维是凉州天水人,建兴六年即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归的蜀。诸葛亮命丧五丈原时,姜维在诸葛亮身边仅仅6年,因此资历和地位都不高。可是,姜维却是最能实现诸葛亮梦想的人。

  姜维是支持魏延北伐的,可是以他的地位还无法参与决策,只能看着魏延被杀。

  诸葛亮死后,姜维也随大军回到成都,担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也就是这个时候,姜维有了可以统帅诸军的军权。

  诸葛亮死后第三年即公元238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扎汉中。姜维多次带领自己的小部队越过魏国边境作战。此时姜维的军力完全不可能和魏国大军打大战,因此只能看做对魏国的战略侦查,目的是为以后的北伐做准备。

  因此,姜维对魏国一直有北伐的雄心。

  延熙六年即公元243年,姜维开始独当一面,手上也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可是蜀汉给姜维的名义却是镇西大将军。

  镇西和征西有很大区别,镇西是防御,而征西则是进攻。诸葛亮北伐时的征西大将军是魏延,征西将军是姜维,就是为了向魏国进攻。

  可是,此时朝廷给姜维的任务是防御,因此是镇西大将军。

  朝廷给姜维的任务虽然是防守,可是姜维却时刻没有忘记进攻。

  延熙十年即公元247年,姜维担任卫将军,和大将军费祎一同录尚书事。

  这时候的姜维已经和费祎平起平坐,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因此,姜维以镇压汶山少数民族谋反的机会,突然出陇右,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路线向魏国大将军郭淮发起进攻,一战大破郭淮,招降大批依附于魏国的羌氐族人。

  此后,姜维开始公开做北伐的准备,他本人出身凉州,深知凉州军马甲天下的根源,因此以凉州军的练兵方式对蜀军进行训练,并大力招抚凉州地区的羌氐人,准备有朝一日北伐时,先收复陇右。

  可是,姜维的雄心却受到了来自费祎的制约。

  谈费炜之前,先谈蒋琬。

  三、蒋琬:有心北伐却不知兵

  诸葛亮死后,蒋琬继承其衣钵。蒋琬是不懂兵法的文官,他精于内政和后勤,却完全不知道如何作战,因此他对北伐有心无力。

  蒋琬并非不想完成诸葛亮的北伐大业,可是他对军事战略不在行,他以为诸葛亮北伐未成功是因为走了秦川,因此想走汉水,以水军拿下魏兴(今陕西安康)、上庸(今湖北竹山),然后直下荆州。

  蒋琬走这条路线的战略是刘备和诸葛亮都不采纳的。当初刘封丢了上庸三郡,刘备没有能力夺回。而后孟达要带着上庸投诸葛亮却被司马懿诛杀。诸葛亮也没有能力夺回。因此蒋琬的战略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而且也招致众人的反对,认为“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意思是出去容易回来难。蒋琬认识到自己不是打仗的料,就着重推出姜维。蒋琬让姜维担任凉州刺史,负责对魏作战,他自己待在涪陵,为姜维的后勤。

  可是,没多久蒋琬就生病去世。

  四、费祎:最有力的北伐反对者

  蒋琬死后是费祎主事,见识了诸葛亮北伐的费祎强烈反对姜维的北伐,他的理由是:

  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费祎认为以诸葛亮的能力,尚且无法北伐成功,姜维更不可能,不如老老实实守成。

  而对姜维的北伐行动,费祎常常进行制约掣肘:

  (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意思是费祎给姜维的人从来不超过1万人,这根本没法和魏国打大仗。

  复兴汉室是诸葛亮的毕生心愿,诸葛亮对姜维的看重也是因为姜维“心存汉室”。而此时费祎却阻止北伐,让姜维很郁闷。

  于是,费祎主政时期,姜维几乎没有做为。直到延熙十六年即253年春天费祎死后,这一年夏季,姜维率领数万人北伐。

  只用了一个季度的时间,姜维就完成了从无到有数万人的北伐准备,动作非常神速,可是非常不符合常理。

  五、姜维:终结费祎者

  身长在凉州的姜维,是个有侠士之风而且不甘寂寞的人。

  姜维“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如果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功名走向仕途,姜维是要铤而走险的。

  姜维以后向魏国钟会的假投降,也是大胆而冒险的行为。

  因此,姜维不会在北伐的大事上无所作为,尽管有费祎掣肘。

  费祎的死让人感觉非常突然而且费解:

  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沈醉,为循手刃所害,

  在年初开大会时,魏国投降过来的郭循,趁着费祎喝醉时把费祎刺杀。

  能参加如此高规格大会的人,都不是一般人。这个郭循是什么来头,什么时候投降的,为什么杀费祎,完全找不到记载。

  费祎的死,按照谁是最大的获益者谁就是最大嫌疑者的原则,这个最大嫌疑人就是姜维。

  因为,此时费祎和姜维算是蜀汉除后主刘禅外一文一武的两位老大。费祎一死,老大就成了姜维一人。

  而且费祎一死,姜维就率领北伐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了,而如果费祎不死,姜维根本集结不起超过1万人的大军,也不可能配置齐备数万人的粮草,更不可能战时依赖后方源源不断的粮草支持。

  费祎死后,姜维掌管了蜀汉大权,却看不到姜维对费祎的被刺做任何交代的记载。要知道,费祎乃是蜀汉的第二号人物。按常理,蜀汉当局要对刺客郭循进行审问,之后判刑,可是完全没有相关资料。

  是疏忽还是有意?这个责任应该是掌管了蜀汉大权的姜维负的。

  不了了之的最大可能,就是“魏降人”郭循乃是“阴养死士”的姜维的死士。而郭循刺杀费祎后,其本人也自杀身亡。

  任何行为都是要有目的和结果的。刺死费祎的目的和结果,就是姜维掌握蜀汉大权,并可以全力北伐。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