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晋文公是怎么报答热情款待他的楚成王的?方式很特别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7分类:历史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屋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晋文公的 故事,欢迎关注哦。

  公元前632年,回国继位没多久的晋文公就遇到一个难题,南方的楚国派遣令尹子玉率领大军攻打宋国,国势弱小的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救,晋国人不想和楚国兵戎相见,但是更不想是去一次主持天下公道的机会。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晋国人不愿意为宋国打仗,一个就是自己也没有底,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赢,所以做出了一个救援宋国的样子,本来希望楚国人可以卖个面子自己撤退。

  这样做人留一手,日后好相见。但是楚将一意孤行,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于是步步紧逼,起初不愿意救宋,现在恁是被楚将逼得不得不参战了,晋文公这时候展示了他霸主的灵活手腕,先是拉齐、秦、等国一起会盟,又率军挟持了卫国、曹国。

  这相当于把楚国在国际上孤立,露了这一手,老成持重的楚成王看出了端倪,知道晋国的意图,于是知趣地给子玉说:

  无从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

  大意就是说晋文公在外流浪多年,神秘辛酸苦辣,艰难挫折都遇到过,这样的人最后还能继位成君,是不可战胜的,现在又组成联盟,以德服人,所以还是先撤退吧。

  谁知道这个子玉,不仅不听命,而且使伯棼请战:

  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

  愤怒的楚成王没办法,就给了他少量的兵士。晋国没有因为楚军兵少而轻视他,反而在晋文公的 命令之下退避三舍,后退了整整90里,在城濮扎营。子玉一看晋军后退,以为害怕他,于是又追到城濮。

  然后派人给晋文公下战书,叫嚣着今天肯定没有晋国了,退无可退的晋国全军同仇敌忾,给战马蒙上虎皮,多树旗帜来迷惑楚军。

  因为楚军轻敌,被晋军击退两翼,大败而归,主将子玉自杀。晋文公成为新一代霸主。这个结果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一心求战的最后战败,不想打仗的最后因为天时地利人和而得胜。一来晋国上下齐心协力,谋划得当,一来充分地利用楚人的狂妄心理,验证了骄兵必败的结果。

  当晋文公下令军队后退的时候很多人疑惑,觉得作为国君避让人家臣子这样很没有面子,晋文公的 舅舅子犯说,这事是当初答应楚成王的侍妾,不能食言。

  原来,当初,晋文公在外流亡的时候,路过楚国,楚成王非常隆重的接见了这个落魄公子,有一次宴席上,楚成王问重耳,我这么隆重的招待你,将来打算怎么报答我呢?

  流亡的重耳能有啥好报答的,但是也不能信口开河,只能虚与委蛇,画了个大饼,告诉他如果将来真的继承国君,和楚国发生争执,肯定会退避三舍来报答楚王,宴席上的这种玩笑话都听听就过去了,楚王也不相信重耳将来会继承国君,因为这时候已经50多岁了。

  谁知道,几年后不仅继承君位,还率军大败楚军,回想起来,恐怕楚王后悔的要死,要是当初除掉重耳,不仅没有后来的晋文公,或许楚国就是南霸天了,再也没有威胁。

  当初为啥晋文公厚待重耳?其实呢,当初楚成王接待重耳的时候,之下尽地主之益,他没有想到这么远,再说当时的霸主还是齐国,如果楚王杀了路过的他国公子,无疑是其他国家一个讨伐楚国的借口。

  再者他可能没有想到重耳真的会继承君位,当时席间也不过是一句玩笑话。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