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为什么会看中赵匡胤?他是什么用意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历史屋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柴荣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民国时候,军阀混战不已。当时陈独秀有句话很出名,“兵靠大帅以生活,大帅挟兵以横行,两相结合,遂造成中国之大患。”这句话可以看得出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很多普通人参加军阀其实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而军阀首领也正好需要这样的人。一旦这两种人群结合起来,那么华夏大地必然会出现分裂局面。换句话说,将领有了军权,那就是枪杆里出政权。
这个观点放在五代十国同样正确,大唐王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上迎来了又一个大分裂时期。之后随着北宋的建立以及赵匡胤一系列的战争,北宋基本实现了统一。不过赵匡胤的皇位是通过“陈桥兵变”夺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里,赵匡胤登基的方式算是一个奇迹,他是在基本上没有任何流血冲突的情况下登上了帝位。杜太后也就是赵匡胤的母亲认为,她儿子能够如此轻易地夺取政权,其根本原因是柴荣死后新帝年幼,主弱臣强。当然赵匡胤最终能够取代后周,这一切周世宗柴荣都要负上那么一点点责任,因为是他选中了赵匡胤。不过就算选中的不是赵匡胤,也有李匡胤、张匡胤冒出来取代他。
公元954年显德元年,高平战场,柴荣御驾亲征在此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战斗还没开始,宁江军节度使等人居然率先逃跑。此时后周军队的形势十分危急,就在这个危急存亡生死关头,赵匡胤站了出来,他振臂高呼:“今天主上面临险境,我们应当拼死一搏!”顿时士气高涨,加上柴荣亲自督战,最终北汉大败溃逃。班师回朝之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为了防止高平之战临阵溃逃的情况再次出现,柴荣对军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整顿,后周军队成为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但是意想不到的是,正常规模空前的改革竟然是由赵匡胤主持。但在赵匡胤上面其实还有一个人,他在高平之战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他本人还是后周开国君主郭威的驸马、柴荣的妹夫,这个人名叫张永德。
那柴荣为什么就放弃了自己的亲戚反而重用起来赵匡胤呢?这要分为两个方面来说,第一就是很直白的“接地气”!赵匡胤从投身郭威帐下开始,就长期担任基层军官,他对普通士兵的情况掌握是非常的熟悉,这一点是张永德比不上的。
在柴荣的观念里,让熟悉基层的军官去改革军队,自然是水到渠成。事实也证明柴荣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赵匡胤对军队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最终的结果是后周军队焕然一新,这也为之后赵匡胤南征北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点原因就比较离谱,在高平之战胜利回军途中,周世宗柴荣在路边发现一个袋子,里面有一块三尺长的木板,上面写着五个字“点检做天子”,当时的殿前都点检正是张永德。柴荣虽是一代英主,但是也可能做不到他姑父郭威这么豁达,心有担忧,便免去了张永德的职务。如此一来赵匡胤便顺利上位,不过张永德很会处事,他不仅和赵匡胤交好,在很多时候都举荐赵匡胤。为此宋朝立国之后,他甚受太祖礼遇。
以上两点就是柴荣重用赵匡胤的原因,也许第二点有点牵强,但是历史就是这样,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么它的存在就有他的道理。赵匡胤登基之后也不负所托,建立宋朝,结束了华夏大地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29 柴荣成为后周的皇帝后,他如何让中原地区的经济慢慢恢复?
- 11-29 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他为何会对柴荣的子孙极为厚待?
- 11-28 后周皇帝柴荣只是郭威的养子,那么他的生父究竟是谁?
- 11-28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做了皇帝,那他对得起后周的柴荣吗?
- 11-28 宋朝能够立国成功,为何说得益于柴荣的一次人事改动?
- 11-28 经过五代十国多少年时间,河朔三镇的势力才消磨殆尽?
- 11-28 南汉作为五代十国之一,其疆界出现了什么戏剧性变化?
- 11-28 如果当初柴荣晚死几年,赵匡胤是否还会发动陈桥兵变?
- 11-28 在这样的乱世之下,柴荣为何要把皇位传给年仅七岁的孩子?
- 11-27 五胡十六国存在于哪个时期?它和五代十国有什么区别?
- 11-27 在五代十国时期,南北两方之间的经济有多大的差距?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