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历史上真实的富察·傅恒是怎样的一个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2分类:历史

  说到富察·傅恒想必一定是电视中的哪个形象,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但你知道富察·傅恒真实的样子又是什么样的吗?

  清朝,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因为长久以来的“狄夷之辨”而饱受后世诟病,对于清朝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带着有色眼镜,无法做到客观评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等至高评价,更是几乎找不到对应之人。

  “群才效用,大寇荡平”的晚清重臣曾国藩,虽然被《清史稿》评价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但后世对其也多有“用将则胜,自将则败”的负面评价,甚至还因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心狠手辣、滥杀无辜而被冠以“曾剃头”的恶称。如此人物,或能“定乾坤”,但绝不能“安天下”!

  “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的晚清重臣李鸿章,虽然文能“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武能“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甚至被《清史稿》评价为“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但是,李鸿章只是一个“糊裱匠”,也曾因为一己之私而重损国家利益。更何况,李鸿章努力了数十年,晚清依然是“乾坤未定、天下未安”,如此人物,也配不上如此称号。

  能在如此混乱的局势下,曾国藩、李鸿章这等强力为晚清续命的“中兴名臣”都不能被称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那么,清朝历史上就果真没有此等人物了吗?

  当然不是!

  笔者认为,清朝历史上能够达到“平天下、定乾坤”之文武全才的人物,有且仅有一位,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乾隆朝名将、重臣——富察·傅恒。

  傅恒其人

  富察·傅恒,出身于满洲八大姓之一的富察氏,将门之家,勋臣之后。康熙、雍正两朝,富察家族的代表人物为马齐、马武两兄弟,时人称之为“两马吃尽天下草”。康熙四十三年以后,在马齐和马武的带领下,富察家族便开始独领风骚,成为当时最具权势的满洲勋贵家族之一。

  雍正五年,雍正皇帝将马齐的侄女,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富察氏,指婚给当时的皇四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皇帝驾崩,皇四子弘历登基为帝,并册封富察氏为皇后。自此,富察家族便开始踏上飞升之路。

  富察·傅恒,即为富察皇后的亲弟弟,乾隆皇帝的小舅子。

  乾隆五年,18岁的傅恒担任蓝翎侍卫,成为正六品武职官员,基本相当于现今的正团级干部;不到一年,傅恒便升任一等侍卫,成为正三品武职官员,基本相当于现今的军级干部。

  乾隆十二年,傅恒出任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兼任銮仪卫、殿试读卷官、会典馆正总裁。此时的傅恒25岁,已经成为财政部部长、国务委员、中央仪仗队队长、国家法典编纂办公室主任,行政级别为副国级。

  不可否认,傅恒一个25岁的年轻人,能迅速爬升到副国级干部,有着富察皇后和富察家族的绝对影响。就连乾隆皇帝也曾亲口承认,“傅恒之加恩,亦由于皇后推恩”。但真正让傅恒登临仕途顶峰,并取得“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之成就却发生于富察皇后崩逝以后。

  武能上马定乾坤

  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崩逝于东巡途中,而此时恰逢大学士讷亲督师金川叛乱不利而被乾隆皇帝斩杀,失去皇后庇佑的富察·傅恒,主动请缨,前往金川作战。

  《清史稿·傅恒传》记载了傅恒督师金川前线的结果:

  十四年正月,傅恒及提督岳钟琪决策深入,莎罗奔遣头人乞降,傅恒令自缚诣军门。傅恒遂受莎罗奔父子降。

  金川之战历时两年,曾让当时的朝臣深为畏惧,更让乾隆皇帝无比头疼。一代名将张广泗、“蒙上眷最深”的大学士讷亲都因于此战中的不力表现而被处死。傅恒亲往督师便迅速平定了叛乱,其武功谋略、功勋之重,可想知道。

  乾隆三十年,缅甸军队多次侵扰西南边陲——云南,因作战不力,连续三任云贵总督自尽;朝中大臣更是惶恐不安,甚至一致认为清军征缅“实无胜算可操”。就在朝臣不支持、战事屡屡失利的负面情况下,又是富察·傅恒临危受命、提刀跨马,奔赴征缅前线。

  清缅之战中,清军虽然胜之不武,但傅恒率军全歼缅甸水军,重创缅甸陆军并迫使缅甸主动祈和的巨大功绩,绝对不容抹杀。更可贵的是,于战士前线身染重疾的傅恒,不退、不让、不矫情,真正让缅军见识了清军的军威和不可战胜。

  两次临危受命,两次力挽狂澜,如此作为,绝对称得上“武能上马定乾坤”!

  文能提笔安天下

  乾隆十九年,准噶尔叛乱,乾隆皇帝欲派兵平叛,但举朝上下“惧于辛亥兵败之事,不愿劳师动众”,甚至认为平叛过程中的不利局面,皆为天意、当然结果。乾隆皇帝固然能够乾纲独断,但面对满朝文武的一致反对,却也只能无可奈何。

  此时已经升任保和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的富察·傅恒,力排众议,支持乾隆皇帝用兵并主动奏请单独办理准噶尔之役的所有军务。

  而后的时间里,富察·傅恒带领军机大臣,制定平叛战略、调集军需粮饷、部署兵将火器。准噶尔之役取得胜利以后,乾隆皇帝曾对其有过“至同朕办理军务者,惟大学士公傅恒与朕一心,日夜不懈”的至高评价。

  清朝时期虽不设“宰相”,但同时领受大学士职衔和军机大臣的朝廷重臣,基本等于之前的宰相一职。而保和殿大学士又为“殿阁大学士”之首,领班军机大臣又是军机大臣之首,也就是说,此时的富察·傅恒相当于朝廷一把手,国务院总理。以往在战事前线才能彰显权谋的傅恒,用“笔杆子”再赢一场艰苦卓绝之战,有利证明了自己“文能提笔安天下”的特殊才能。

  后记

  正如乾隆皇帝对富察·傅恒的评价,“世胄元臣,与国休戚。早年金川,亦建殊绩。定策西师,唯汝予同。酇侯不战,宜居首功”,这位被乾隆皇帝比之为汉代萧何的一代名将、朝廷重臣,“武”能亲临战士前线,督师取胜;“文”能运筹帷幄于战事后方,间接促成平叛成功;更重要的是,身居宰相高位的傅恒,还能协助乾隆皇帝共创“乾隆鼎盛”。

  如此人物,如此作为,当属“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