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朱元璋想要废黜孟子的地位,是这些大臣冒死劝谏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大家好,我是历史屋小编,说起朱元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算是非常有个性的皇帝。他出身穷苦,凡事率性而为,杀伐决断让人恐怖。洪武二年时,他就与儒家叫上板。朱元璋认为,孔庙的祭祀活动,就在曲阜一带举行即可,完全没有必要劳民伤财,大动干戈,弄得全天下都有孔庙,让全天下都膜拜。

  自从儒家学说兴起以来,也曾有过波折,但这种话从皇帝口中说出还是第一次。鉴于朱元璋的威权,大多数大臣噤若寒蝉,还是刑部尚书钱唐首先开口。他提出,孔子之所以被全国上下祭祀,那是因为他教导了万世万民,儒家学说成为了社会的普遍道德观,百姓愿意祭祀其实就是报恩之心。

  钱唐这么一说,刑部侍郎程徐也发声支持:从古至今,得到全国百姓祭祀的,无非是社稷、三皇和孔子而已。百姓没有社稷和三皇不能生存,没有孔子的教导不能规范言行。祭祀孔子,实际上是维护民心的举措。

  这些话,朱元璋开始根本不愿意听,后来细细品味,还是觉得非常有道理。说白了,这两位大臣只差对他说,祭祀孔子就是让百姓安守本分,不要有痴心妄想,规规矩矩当你的臣子。所以,朱元璋又恢复了天下通祀孔子的礼仪。然而,没有多久,朱元璋又对“亚圣”孟子大为恼火,这是因为他读到了孟轲的这句话: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这是孟子对齐宣王所说的话,用来形容并不融洽的君臣关系。朱元璋读到此处,大为恼火。他认为儒家学说不是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伦理关系吗,怎么孟轲跳出来说出这样的“相对论”。朱元璋大怒,昭告天下说孟子的话“非臣子所宜言”,并且下令取消孟子配享文庙的地位。

  这可是非同小可的决定,让天下百姓特别是儒生们哗然。文庙当然是为了祭祀孔子而立,但就像寺庙中不止供奉释迦牟尼一样,文庙中还有其它的先贤。一般来说,文庙居中的就是孔子,颜渊、曾参、子思、孟轲四人分列左右,被称为四配。朱元璋这次就要将孟子赶出文庙,彻底毁掉这位精神偶像。

  而且,《明史》记载朱元璋的决心很大,放出狠话“有谏者以大不敬论”。说到底,朱元璋认为自己这次办得很对,不愿意再听臣子的意见了,性质比让孔子通祀严重多了。大臣们当然不敢多嘴,然而,又是这位钱唐站了出来。

  其实,这位钱唐才是受了朱元璋的知遇之恩。元末时,他躲入深山之中当隐士,既不肯出来做官,也没有替朱元璋出谋划策,打下任何一块地盘,立下一寸功劳。直到明朝建国后,洪武元年他这才应试明经科。因为被朱元璋赏识,直接授予刑部尚书,一位布衣当上了六部部长的高官,也算是人间奇迹。

  即便接受了这样的高官,钱唐依然向朱元璋直言进谏。有人提醒他皇帝的态度,他却坚定地说:“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也许,他认为这样的方式,才是对朱元璋最好的报答。最终,朱元璋也被他的坚贞说感动,孟子得以重新配享文庙。

  这是正史的记载,显得有些波澜不惊,但在野史中就残酷多了。据说当时朱元璋为了避免大臣进谏,还特意说:“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之”。然而,钱唐却抬着棺材上朝,坦然面对手持弓箭的“金吾”。他的左臂、右肩、腿部都中箭,却匍匐前进,哀求朱元璋收回成命。就是这样视死如归的精神,最终感动了朱元璋。

  野史有戏说的成分,经不起推敲,但明太祖不是唐太宗,进谏确实风险很大。所以,钱唐得到了后世文人的膜拜。据说清初坚持抵抗的南明兵部尚书张苍水被捕后,最后的遗愿就是拜祭钱祠,并且发出了“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的感叹。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