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为什么会打不过刘备?原因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1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璋手握10万兵,为何打不过刘备3万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三国时,刘、曹、孙3位大佬分别建立了蜀、魏、吴并三分了天下,其中刘备老板的成功逆袭道路最为不易。这位汉王朝宗亲在前半辈子里基本处于挨打受气状态,甚至达到了经常被人追着跑的地步,混得十分惨。不过他在得到奇人诸葛亮后瞬间实现“逆天改命”,最后在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不过一开始西蜀本是刘璋父子的地盘,并不属于刘备所有。
207年,刘备亲自登门请出了诸葛亮。那时他们在隆中曾制定了“先占荆州,后取巴蜀,再图中原”的战略方针。赤壁之战结束后,刘老板一口气占据了大部分的荆州地区,但东吴却也不肯放弃这块肥肉。
于是双方经过“友好协商”终于达成一致:孙家暂借荆州给刘方,但这个地区的所有权属于东吴。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兄就把目光放到了天府之地——成都。在18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蜀道艰难,中原地区的居民想去多山的益州势必登天。换句话说,谁得了蜀中之地就可凭借易守难攻的地方剑指中原。
不过整个蜀地却被刘璋老板给占着,刘备想取代别人也不是易事。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有些人运气来了门板是挡不住的,比如刘备兄就是这么样的人。刘璋手下的重臣张松暗中勾结刘备,加上法正、孟达也有意让刘备做他们的老大,所以张大才子说动了刘璋请刘玄德入川。
211年,刘备老板打着帮刘璋讨伐张鲁的口号带着3万兵进了西川。那会儿,刘璋拥兵10万,粮食可支数年,还有张任、邓贤、李严等名将辅佐;而刘备仅带去了3万兵,粮食也不足,加上客场作战;双方在硬实力上有很大的差距。
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最后刘备竟然在刘璋的地盘打败了对方,这离不开刘璋兄弟的“神操作”。也许是刘璋过于厚道,可能是刘备太狡猾,刘璋老板对于“引狼入室”的做法竟然一点儿不害怕,甚至还表示非常赞同。这位老兄重赏了背地出卖了他的天才张松,还对其言听计从。
就这点来说,刘璋兄似乎大有“别人把他卖了还帮其数钱”的嫌疑。再后来,刘璋认为兄长刘备千里迢迢来帮他对付敌人,所以非常感动,并且与其在涪水关光喝酒就喝了3个月。同时刘备赖在益州足有1年,刘璋还送给了他不少的军兵和粮食。
在这段期间,刘备老板根本没有半点想要去打张鲁的意思,而且就待在葭萌关不走了。刘璋兄弟也不是真傻子,他在送出人、钱、粮以后发现对方压根儿不动窝了也起了疑心,并派人去问。结果刘备又找对方要人要粮,刘璋兄弟真够意思并又给了对方4000兵和粮食。
结果这次刘备却表示对方不信任他,于是以“你太不厚道”为理由而官宣要讨伐对方。终于2个大佬走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由于刘璋给了刘备老板足够的粮食,又纵容其在益州收买人心,因此刘备兄打得顺风顺水,节节胜利。
但这个时候,刘璋手下的郑度却出了个非常好的点子:一把火烧光山谷的粮食,然后把百姓都迁到关内,瞬间可以困死刘备。这个主意其实非常实用。那时益州多山,而刘备又远来,如果刘璋兄弟真的这么做,就可以不战而胜。可仁慈的刘璋老板却觉得这个方法过于歹毒,于是也就没采纳。
再后来,刘璋输得只剩下成都了。这个时候,他手下的文武建议死守,这样能耗死刘备。那会儿,成都粮食可支3年,士兵还有5万多,加上成都易守难攻,刘备老板还真就打不进去。如果刘璋兄弟真的采纳这个计策,也许他还有翻盘的机会。可他却不忍心再增添死伤了,于是只好主动请降了。看到没有,刘璋兄从一开始就在反复上演着“神操作”,其中有多次可以翻盘的机会,但他却浪费掉了。
215年,刘备兄占据了整个益州地区,并自封汉中王。仅过了6年,刘备老板直接建立了蜀汉政权,最终成了昭烈帝,而整个蜀国则存在了40多年之久。虽然刘备能开创蜀国离不开诸葛亮的功劳,但其中也有刘璋兄的许多“神操作功劳”。假如不是刘璋的种种行为,那么刘备想在人家的地盘以3万人攻取西川就不大可能了。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在三国乱世时期,黄权为何劝说刘璋不让刘备进入蜀中?
- 11-30 汉朝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七国之乱的主事人是什么结局?
- 11-30 韩信没有接触与指挥过战争,为何能统御汉朝百万雄师?
- 11-30 汉献帝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为何说他是汉朝最可悲的皇帝?
- 11-30 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时,为何却弃关羽张飞赵云三人不用?
- 11-30 宦官在汉朝的权势如此之大?只因帝王为了遏制外戚势力
- 11-30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帝国,它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 11-29 到了汉朝之后,为什么能调动的兵员反而比战国更少了?
- 11-29 在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汉朝究竟富裕到了什么程度?
- 11-29 与唐朝相比,为何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 11-29 太上皇的称呼由汉朝开始,历代的太上皇又是如何度过余生?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