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朱元璋起兵时身边的谋士除了刘伯温还有谁?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朱元璋原本在皇觉寺出家,做了三年的游方和尚后,辗转又回到了老地方,不过在外游历的三年使他增长了不少见识,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看到了元朝的腐朽、百姓的疾苦以及随处可见的红巾起义军,见是见识到了,但朱元璋并没有想改变什么,他再次回到皇觉寺,无非就是想结束流浪的生活,但汤和的一封来信使他别无选择,只好也加入了起义军。

  加入红巾军后,朱元璋的人生轨迹彻底发生了改变,他也开始思考人生,甚至把名字都由“朱重八”改成了“朱元璋”,立志要推翻元朝。

  前文我们说到,朱元璋在起义军中因为招兵受到郭子兴重用,为了留住朱元璋,郭子兴把义女都嫁给了他,朱元璋就更加义无反顾地投身红巾起义军中。朱元璋招兵原先只是在乡里,找来的也都是乡亲百姓,还有就是自己的朋友、儿时玩伴,没有什么正轨的军队,自然也就没什么战斗力。

  朱元璋第一次意识到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性,还是因为元朝派军队围剿濠州城,不过元军的围剿没有成功,反而两万多人被朱元璋招降,拥有了这样一直正轨的军队,朱元璋也开始加紧训练早些时候招来的民兵,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用不了多久,朱元璋就拥有了一直“精锐部队”,而且人数达到了三四万,足可以攻城略地。

  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军队单兵作战能力再强,还是需要一个杰出的将领组织,朱元璋不缺将领,除了自己,徐达、汤和都能胜任,朱元璋缺少的是谋士,他需要给自己提建议的人,从濠州打到滁州,再从滁州打到和县,这时没有谋士还能将就,但是要想有进一步突破,或者一统天下,谋士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不得不说,朱元璋一生还真不缺贵人,就在他需要谋士之时,一个人的出现帮助了他。有一天,两个年轻人主动前来投奔朱元璋,从身材面相看,一个肯定是习武之人,因为身材健硕,另一个温文尔雅,一看就是读书人,此二人就是冯国用、冯国胜兄弟,冯国用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一个谋臣,他是最早来到朱元璋身边的谋士之一。

  冯国用博学多识,而且精通兵法,他给朱元璋提的建议是“攻占金陵”,冯国用认为:“金陵乃虎踞龙盘之地,世代帝王的都城。将军可先夺金陵作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导仁义,广收人心,如此天下就不难平定。”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委冯国用以心腹之任,累官至亲军都指挥使。但冯国用英年早逝,明朝还没建立就病死,洪武三年被朱元璋追封为郢国公。

  朱元璋身边另一个重要的谋臣是李善长,此人被认为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至元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带领大军向滁州进发,李善长前来投靠,其实朱元璋早就知道这个人,也知道他很有文化,于是立即委以重任,让他做了自己身边的“秘书”,为自己做战略上的参谋,有一次,朱元璋就和他讨论起了战局。

  朱元璋问李善长:“如今天下大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平定?”李善长回答:“秦末战乱四起,汉高祖刘邦布衣出身,生性豁达,知人善任,不滥杀,五年便成就帝王的业。如今元朝纲常已乱,倘若将军能够效法汉高祖,天下就不难平定。”朱元璋听了李善长这番话,茅塞顿开,又找到了新的前进的方向,后来朱元璋一直把汉高祖刘邦视为榜样。

  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朱元璋身边聚集的谋士也越来越多,如刘伯温,在和陈友谅、张士诚夺天下时,他给朱元璋提的建议是先消灭陈友谅,而张士诚不足为惧,再如朱升,他给朱元璋提了“九字箴言”,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每个谋士都为大明朝的建立发挥了作用,但在朱元璋起义初期,冯国用和李善长对朱元璋的帮助最为重要,此二人给朱元璋指明了创业前期正确的道路。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