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皇太极继位有多久?为大清入主中原立下不世之功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4分类:历史

  皇太极继位有多久?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皇太极继位之后,十年之间,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他派兵征服了朝鲜,消灭了察哈尔蒙古,打通了不经由山海关可以随时入关的通道。他带兵威胁过明朝的京城北京,他让明朝两位著名边将袁崇焕、毛文龙走入历史。在后金汗国内部,他打垮了三大政敌代善、阿敏与莽古尔泰,加强并巩固了汗权。

  他调整了满汉民族间的关系,礼敬汉官,重用汉儒,也大大改善了投降汉人的生活与社会地位,因而得到汉人的普遍支持。他又以宽广的心怀接受汉人文化,建立汉人制度的衙门,翻译汉书,设立汉文学校,举办科举考试,使传统的八旗制度进步为专制君主制。蒙古部族也多来归顺,特别是漠南蒙古,几乎成为他统治的范围。

  他强调法治,更定离主条例,并以明朝法典为治国依据,满洲原始恶习,渐被消除。他又重视发展经济,使后金生产力增加,手工业与技术之水平大为提高。皇太极的这些成就,使他成为满蒙汉各族人民众望所归的人,也使他的权力与威望提升到至高的境地。天聪九年,多尔衮征蒙古时为他取得历代传国玉玺,象征着“天命”已经归于后金,真是“一统万年之端也”。

  满洲亲贵及满蒙汉大臣一致决议要给他上尊号,认为这是合人心顺天意的事。可是皇太极不同意,他说“国中有心怀嫉妒不良之人”,为他自己,也为死去的父汗创立的基业,他都不能接受。

  除非诸贝勒能各修其身,他再考虑。事实上,他怕再有阿敏、莽古尔泰这样的人,对他不服不效忠,他才开出这种条件。结果诸贝勒都愿意再发誓,表示尽忠竭力,支持大汗。皇太极这样才“勉从群议”,接受尊号,决定从天聪十年四月起,即皇帝位,受“宽温文圣皇帝”尊号。改元崇德元年,改定国号为大清。

  天聪十年(公元1636年)四月十一日清晨,皇太极先在百官簇拥下,前往沈阳天坛祭告天地,满蒙汉所有达官亲贵都按班排列观礼。皇太极随礼官在“上帝”神位前上香跪拜,读祝官高声诵读祝文,向上天报告大汗这十年的伟大功业,并请求批准他即皇帝大位成为“命世之君”。

  祭天地之后,皇太极回到大政殿,举行受尊号礼。他坐在大金交椅上,周围放着新制成的仪仗,两旁站立着百官;不久乐声大作,赞礼官高呼“跪”,百官应声下跪。这时由三组满蒙汉人士组成的敬献御用之宝的贝勒高官,分别向皇太极跪献宝印。他们代表这个政权的多民族,把象征皇帝权威的御用之宝呈给皇帝,让他有了统治国家的最高权力。献宝之后,又由满蒙汉代表一人,宣读用本族语言写成的表文,赞扬皇帝的事功道德。

  最后大家再次跪拜,结束典礼其后几天,皇太极又忙着到太庙追尊祖先,加封他的兄弟子侄与臣僚,连蒙古外藩与汉人降将也有被封的,如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等,他们的部下也都论功行赏,对于满洲的天生贵族们,当然更是个个加封,大贝勒代善列位第一,封为和硕礼亲王,贝勒济尔哈朗封为和硕郑亲王,多尔衮封为和硕睿亲王,多铎为和硕豫亲王等等。

  不论满洲、蒙古、汉人,一经受封,地位绝对比大皇帝低,八旗主旗贝勒当年平起平坐的时代不再存在了。从祭天、授尊号、加封诸王的礼仪与形式上看,基本上是仿照汉人制度举行的。不过,在各种仪式中透现了皇太极重视各民族的一体团结,人选与表文用的文字都兼顾到满蒙汉三大族群,而封王也不忘权利让大家来分享,这是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见过的事,也可以说是皇太极的伟大之处。

  皇太极重视满蒙汉各族的密切合作,对清朝未来发展来说是绝对有裨益的。在这次持续二十多天的改元称帝典礼中,更改国号是头等大事之一。皇太极为什么要把“后金”改为“大清”呢?“大清”又代表着什么意义?我觉得这些事都有说明的必要。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