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老师兼当朝宰相,陈执中在历史上有多厉害?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执中,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看看。
陈执中在宋仁宗朝时期可谓是风云人物,两次拜为宰相,他既是仁宗皇帝的老师,也是仁宗皇帝最亲信的大臣之一。宋仁宗的爱妃张贵妃死后,御史们纷纷反对追封皇后,作为宰相的陈执中也明知道此事不合礼仪,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不容更改的,因此在这件事上既没有像一些阿谀奉承的大臣那样迎合,也没有反对,而是保持了沉默。
在张贵妃出殡的时候,本来仁宗皇帝指定由枢密副使宣读哀册,却再次遇到尴尬,枢密副使以不合礼仪规格将哀册放到一边,拒绝宣读,此时身为宰相的陈执中急忙拿起来就读,解决了之前造成的尴尬局面。就是这样一位深受仁宗皇帝信任的大臣,却因家中婢女暴亡而被弹劾下台。
婢女暴亡
陈执中家有一个叫迎儿的婢女暴亡,此事在当时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却被殿中侍御史得知了,直接将此事弹劾到了仁宗皇帝那里。后经开封府仵作查验,这个叫迎儿的婢女遍身伤痕,确定是被打死的。在中国古代,婢女是没有独立户籍及人身权的,她们可以看作是主家的私人财产。他们的生死基本上是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不要说是宰相家死了一个婢女了,就算是地主老财家死个婢女也是小事,只需要去官府登记备案就行。
因为御史参劾了宰相陈执中,使得这事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是陈执中亲自将婢女打死的,也有人说是陈执中的宠妾虐待死的。仁宗皇帝虽然很崇信这位老师,但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压是指定压不下去了,只能命人调查审理此事。
陈执中在家接受调查
按照宋朝法律制度,宰相要是遭到台谏参劾,就要在家里待罪,不得外出。因此,陈执中从事发后就再也没有上过朝,并且还是主动申请立案调查,态度非常好。仁宗的倾向是很明显的,虽然只是命人调查,并没有明确表态,但他还是想偏袒自己的老师。
调查此事的官员很快就调查清楚了并且第一时间呈报给了仁宗皇帝,这个婢女并非是陈执中的宠妾虐待致死,而是陈执中失手打死的。虽然调查清楚了,但是仁宗皇帝却仍旧是没有发表任何评论,而是将负责调查此事的官员外放地方做官的。并且在之后面见台谏官员的时候,一直埋怨台谏官员不识大体,喜欢管人家的私事。
御史弹劾的原因
其实陈执中被御史们盯上不是偶然的,因为陈执中作为宰相时没少得罪御史。如有一次御史中丞来中书议事,塔拉着鞋就进来了,陈志忠很是不高兴,直接责备没有任何礼仪,并且是枉为人臣,反正是说了一大套。
傲慢的御史中丞可不这样听着,虽然官职没有宰相高,但是也直接吼道我是公事而来,不是私事,要是私事再看你的脸色也不迟。至此,他俩算是结下了梁子,经常是处处不对付,处处挑对方的毛病。因此,陈执中家里死了婢女的事被揪住不放,非要把他参劾倒不可。
争吵不断,一拖半年
御史台对陈执中此时揪住不放,并且还弹劾别的事情,对陈可谓是猛烈的攻击,但是谏官对此事却是一言不发,因为谏官多是宰相陈执中的手下,多少还在维护陈的颜面。后逐渐发展成了御史台和谏院吵得一塌糊涂,仁宗皇帝却迟迟不表态。事情一拖就是半年,这半年间陈执中也是在家里待着没有上朝议事。
半年过去了,陈执中以为风头过了,就大摇大摆地从家里走了出来,到中书去上班了。这一举动直接触动了殿中侍御史,有一次上奏折参劾他,仁宗皇帝还是不表态,想着把此事含混过去,这毕竟是人家的家事,犯不着因为这栽倒宰相。陈也是一把岁数的人了,干不几年就告老还乡了。可御史台就是不依不饶,此时一个重要人物也参与进来了,那就是翰林学士欧阳修。倒陈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仁宗想帮也帮不上了,没有办法,只能免去了陈执中的宰相职务改判亳州任职。
一个小小的案子栽倒了一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这只能说是一个导火线,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陈执中混迹官场多年,虽然深受仁宗皇帝信任,但是还是太傲,得罪的人有点多,并且自己生活上也不检点,被人抓住了小辫子罢了。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欧阳修在北宋文坛是领袖身份,但为何说他曾科举“落榜”了?
- 11-30 与南宋初期相比,为何说北宋初期的禁军更强一些?
- 11-30 北宋生产技术发展以后,各种手工业作坊如何超越前代?
- 11-30 北宋初年人口650万左右,至徽宗年间如何发展数千万人口?
- 11-30 唐代十万户以上的城市,到北宋时期增加到了多少个?
- 11-30 中国古代城镇的发展,到北宋时期出现怎样的新转折?
- 11-29 北宋面对北方强大的辽国时,为何没有修建长城来防御?
- 11-29 从宋仁宗开始,北宋官员们先后兴起了哪三次兴学运动?
- 11-29 北宋后期真就那么不堪一击吗?它有过怎样辉煌的战绩?
- 11-29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北宋出现了怎样的军用通信密码表?
- 11-29 西递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它为何是徽派民居建筑之典范?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