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曹振镛,纵横官场五十二年的秘诀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43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振镛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乾隆朝户部尚书曹文植的儿子曹振镛,虽然头顶出身官宦家庭,但却未如纨绔子弟一般不学无术,相反他学习十分努力。
27岁这年曹振镛便考取进士,被安排到庶吉士梯队进行培养。十年后,参加翰林大考,虽然只是取得三等,由于此刻他的父亲正担任尚书,乾隆对其父印象很好,所以加恩特授翰林院四品侍讲。此后其政治仕途犹如东风吹起的大帆,无比通畅平稳。先后任通政使、内阁学士、吏部侍郎、工部尚书。
在嘉庆十八年(1813)官拜体仁阁大学士,登上首辅位置。道光继位后,得到全面使用,是道光最器重、最宠信的一位权臣。任武英殿大学士,简授军机大臣。在长达52年的仕途中,清代论官位之高,做官时间之长再无第二人,曹振镛屡次打破清代官员各项指标的记录。
然而奇怪的是,《清史稿》在撰写曹振镛履历时,只有寥寥几百字,与其宦途时间之长形成强烈反差,形成了清代三朝元老当官时间最长,简历却最短的罕见现象。
如果我们认为曹振镛平庸无奇,却也真正被曹振镛给迷惑了,起码曹振镛绝非平庸之辈。只不过“小心谨慎,一守文法”是他围绕权利周围攫取政治资源的手段。作为高级官员的儿子,深知官场波涛暗涌,小心才能行得万年船,这些家传的为官套路,曹振镛比任何人都更明白。其政治手段和学识历经三朝不倒,绝非偶然。
他的一生就是波澜不惊的一生,任何过人之举,都能让他在跌倒在通往官场成功的路上。他既要表现的无所为,又要在恰当时候表现自己的特殊能力,毕竟古往今来的领导者都不会真正喜欢一个窝囊废。这就需要一个度,如何在关键时刻发力,在曹振镛看来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就是用巧劲儿,做巧官。别人把一生的学识和能力用在建功立业上,而他用在了如何做官上,行走官道使用厚黑,不被厚黑,从而成为政坛不倒翁的古今大成者。
如果说乾隆、嘉庆是曹振镛的政治起点,那么道光帝的继位则让曹振镛一下子跃升到政治高点。
道光继位后,也本想有一番作为,但当面对每天大量官员们递上来的奏折“高可数尺”还是感觉吃不消。没多久,道光就问曹振镛这事怎么办才好?曹振镛马上就提出了巧妙办法说:“皇上几暇,但抽阅数本,见有点画谬误者,用朱笔抹出。发出后,臣下传观,此后都知道皇上精细,没有大事,他们就不敢给您递折子了。”道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离不开曹振镛。
以勤俭著称的道光帝在处理内务府报销款项时,有一次发现鸡蛋报销价格实在太高,但由于自己不知道鸡蛋到底该卖多少钱时,问曹振镛鸡蛋多少钱一个?曹振镛一听就知道是内务府虚报价格,忽悠道光,但内务府的官员可是不好得罪的,于是曹振镛赶忙回答说:“臣不知道,臣身体不好,不吃鸡蛋,所以也不买鸡蛋。”《清史稿》
这些小细节完整体现了曹振镛为官使用的“巧劲儿”,尽量把“多磕头,少说话”发挥到极致。曹振镛越是这样“低调”,道光就越喜欢他。夸他工作能力:“承书谕旨,尽心竭力”,在他去世后,道光更是给了曹振镛高度评价:“大学士曹振镛,人品端方。自授军机大臣以来,靖恭正直,历久不渝。”最后给了当时文臣最高谥号文正,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清朝得到“文正”谥号的,算上曹振镛也不过八个人而已。
与其说曹振镛无所作为,只做巧官,倒不如说自乾隆中后期到嘉庆、道光,最高层的统治风格便是“不生事”,所选用的官吏大抵必须按照这一风格选用,而曹振镛却是这一风格的代表和受益人。
许多人往往以为曹振镛做官秘笈是大清最成功的一个,然而这都是表面。本质上,曹振镛做官手段并不新鲜,以“少说话”作为当官风格,他不是历史上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
宋代是宰相辈出的一超,其职位更迭,人数之多都创历史之最。其中有几位宰相能够长时间在岗,也大多源于迎合皇帝为政的风格和胃口。如宋真宗时大力宣传“祖宗旧法”,一切因循守旧,官场争相做老成持重的榜样。按照宋代管理官员制度三年一次“磨勘”(考核),官员们只要在三年内不出什么差错,就会正常得到提拔。李沆做宰相时,接待宾客都轻易不多说一句话,他的弟弟对他说:“外边人议论,大哥是个没嘴的葫芦。”章得象更是以默默无所为得到重用,一直当到宰相。
曹振镛的成功在于他遇到了嘉庆、道光一类的人物,如果遇到康熙、雍正一类开拓性的帝王,则断不至于如此受到宠信。虽然嘉庆、道光对官员们不作为,不负责任进行过痛批:“自大学士,尚书,侍郎以至百司,皆唯诺成风”但却明知此等官员作风现象严重不加以大力纠正,而是不断重用这类官员,看来曹振镛这类的“庸官”始作俑者即是嘉庆和他的儿子道光。
许多人往往将曹振镛形容成什么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毫无能力的官场老狐狸,这也不符合常情,如果一个人如同木偶,毫无能力,断然不会持续受到嘉庆、道光的重用。
曹振镛做官既有能力,又无神奇之处。为官52年,未受到贪污受贿等指控,其担任主考官时能坚持原则,为当时的清朝选拔出了“林则徐”一类的清流高官。但是总体看来,他的不作为,整整引领了一个潮流。后来的帝师和大学士们无不如同曹振镛一般。
曾国藩对此现象曾给他的至交郭嵩焘写信痛批,大谈朝廷高层官僚的不作为和政坛元老不倒翁:“往在京师,如祁(祁寯藻)、杜(杜受田)、贾、(贾祯)、翁老(翁心存),鄙意均不以为然,恶其不白不黑,不痛不痒,假颟顸(糊涂马虎)为浑厚,冒乡愿为中庸,一遇真伪相争之际,辄先倡为游言,导为邪论,以阴排善类,而自居老成持平之列。”这些人都是在嘉庆、道光帝选人用人培养下的一批“曹振镛”们,彻底把晚清带入死气沉沉。
可以说,曹振镛能够三朝不倒翁,完全在于自己运气好,遇到了守成之主。但是从当时的国家角度来讲,在世界大格局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已经形成,却一味强调“守成法祖”任用以曹振镛为代表的“没嘴葫芦”的官僚阵营,这些官僚队伍又以不作为的力度,将逐渐走向滑坡前夜的大清往下推了一把,加速了清朝最终的“抽心一烂”。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清朝的军队还是比较多的,那绿营兵算是个怎样的兵种?
- 11-30 清朝地方官员有养廉银,那么京城官员也有类似补贴吗?
- 11-30 养廉银作为清朝特有的俸禄制度,它又是怎么创建的?
- 11-30 在中国博大的酒文化中,清朝的皇帝都喜欢喝哪些酒?
- 11-30 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清朝的亲王们有着哪些权利?
- 11-30 中堂最早出现于唐朝,它在清朝时期是什么品级的官员?
- 11-30 清朝很重视对皇子的教育,那么有什么相关教育制度?
- 11-30 清朝给京官的俸禄非常的低,大多数京官如何想着法子捞钱?
- 11-30 鳌拜都为三代清朝帝王出生入死了,为何还认为他是奸臣?
- 11-30 当我们翻开清朝的历史,皇位为何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
- 11-30 在嘉庆皇帝接手清朝后,清朝为何一步步走上没落的道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