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费尽心思培养千古一帝康熙,鳌拜就是其中一颗棋子!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9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皇帝养成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崇德六年九月,皇太极正在松锦前线,忽听宸妃病危,急忙赶回盛京,到时宸妃已死。皇太极悲不自胜,从此,这位身体一直健壮的皇帝忽而昏迷,忽而减食,常常“圣躬违和”。当年的十月初二日,他对诸王及他们的妻子儿女说:“山峻则崩,木高则折,年富则衰,此乃天特贻朕以忧也。”
这也流露出皇太极已为他年老体衰而不安了。
一年之后,皇太极英年早逝,临终前并没有说明继位之人。
按照惯例,皇位应该由六岁的福临来继承。可是,多尔衮并不甘心,身为皇太极的弟弟,他对皇位也垂涎已久。当时议政王大臣会议上,多尔衮理应掌握着主动,无奈皇太极的势力仍然很大,他们据理力争,甚至不息拔出刀子在多尔衮面前比划。最终,多尔衮“认怂”,扶福临上位,自己担任摄政王大臣。
这个敢在多尔衮面前动刀子的人长得五大三粗,面相凶悍。多尔衮一打听,发现他是皇太极的家将,名字叫做:鳌拜。多尔衮当时非常恼火,正准备将鳌拜捆起来,推出去斩首示众;这时小皇帝跑过来了,他抱着鳌拜的脖子不放,同时请求多尔衮不要杀死鳌拜。多尔衮不能跟皇帝计较,只能听从安排。
可是,多尔衮的怒火并没有熄灭。回到家后,他查看了鳌拜的记录,发现鳌拜做了很多违规的事情。这样就好办了,既然他有这么多错误,多尔衮再去治他的罪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多尔衮再次将鳌拜绑了起来,准备斩首。小皇帝福临又赶来了,他请求多尔衮能够手下留情。就这样,鳌拜再次逃脱了。
接下来,多尔衮将目光转向中原,暂时没有空搭理鳌拜。
等到大清入主中原,朝廷搬到北京城后,他才有时间去处理鳌拜的事情。这一次,他给鳌拜找了一条新的罪名,说:“鳌拜不听指挥、擅离职守。”鳌拜的生命再次受到威胁。
此时的福临已经步入青少年时期,周围都是一些跟他一般大的同龄女子。这些女子让福临有些难以对付,可是,他没有忘记鳌拜。听说鳌拜第三次被多尔衮抓起来,即将被问斩,福临再次挺身而出,要求多尔衮放过鳌拜。结果,多尔衮还是没能处决鳌拜。
对鳌拜来说,多尔衮就是一个噩梦,它接二连三得想要夺去自己的性命。如果,不是小皇帝出手相助,鳌拜早就命丧黄泉了。幸运的是,多尔衮没多久就死了,走在了鳌拜的前面。鳌拜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由于,鳌拜对皇室忠心耿耿,福临在临终前,将其列为四大顾命大臣之一,辅佐小皇帝玄烨。
小皇帝玄烨有四大顾命大臣辅佐,还有孝庄太皇太后帮忙拿主意,权利的交接理应是比较顺利的。此时,孝庄太皇太后想到了一个危机,那就是:小皇帝玄烨可能跟他的父亲福临一样,对皇位不珍惜!玄烨跟父亲一样都是年幼之时被人扶上了皇位。对于他们来说,皇位来得过于简单自然也就不是很看重。
福临就是因为皇位来得太简单有些反感,活活将自己郁闷死了。小鸡在出生时都需要自己破壳而出,只有这样的小鸡才能适应外面的生活环境。当然,也有需要别人协助才能破壳而出的,有些小鸡比较弱小,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出来,只能人为干预将它们解救出来。
可是,这样的小鸡往往活不长,它们没有能力适应外面的生活。
福临就是这样被人帮助破壳而出的小鸡,他没有奋斗过,也没有磨练过。等到要面对人生的难题时,他就没有办法了,只能郁郁而终。孝庄不想小皇帝玄烨成为第二个福临,于是,想给他设置一道难题,检验检验玄烨的成色,看他是一位有为的明君还是一位懦弱的暴君。
孝庄在想,该给小皇帝布置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呢?
她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一直对他们忠心耿耿的鳌拜。鳌拜是一个合适人选,因为,此时的鳌拜正做着当年多尔衮做的事情。
多尔衮当年费尽心机得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还推翻了集体领导制,使得孝庄能够掌握一定的权利,为小皇帝撑腰。现在,鳌拜也像当年多尔衮一样处处受到限制,他想要挣脱,就必然得弄出一番动静。孝庄让小皇帝玄烨来处置鳌拜,既可以锻炼玄烨,又不怕鳌拜势力的报复。所以,鳌拜是在劫难逃。
四大顾命大臣,除了鳌拜外,还有索尼、苏克萨哈和遏必隆。索尼从属正黄旗,是内务府的管事。索尼是四朝老臣,资历最老,经验最丰富。可是,人也比较精明。苏克萨哈从属正白旗,早些年曾犯过路线上的错误。他跟过多尔衮,还是多尔衮的心腹。后来,多尔衮遭受福临一派的打压,而苏克萨哈也比较识时务,立即跟多尔衮划清界限,还帮助福临铲除多尔衮的势力。
也因此,苏克萨哈才重新回到朝廷的领导班子中。遏必隆从属镶黄旗,他因为不懂得与他人处关系而处处遭受排挤,搞得他自己也非常郁闷。但也是因为这个情况,福临愿意提拔他,将他列为四大顾命大臣之一。遏必隆自然感恩戴德,忠心辅佐玄烨。而鳌拜在四大顾命大臣中排最后,他加入这个集团是有明确目的的,那就是:负责监视其他三人。
四个人都在福临的灵位前发过誓,一定会忠心辅佐小皇帝。可是,发过誓以后,转眼就不记得了。老狐狸索尼早早就躲起来了,不愿参与这场权利的争夺。而遏必隆也选择隐退,朝政议事时,他总是一言不发,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现在,只剩下鳌拜和苏克萨哈在那里你争我夺。
其实,两个人早些年就有过节,当时鳌拜在多尔衮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上挥动着刀子,而苏克萨哈还是多尔衮的心腹,他负责保护多尔衮,这个仇恨还没有消退。
两个人的脾气都不好,他们的冲突似乎一触即发。两位顾命大臣发生冲突,必然会影响领导班子内部和谐。所以,两人就商量着如何增进彼此的关系。他们想到了联姻,双方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对方,增进彼此的感情。于是,他们暂时和好如初了。
单单一桩喜事可无法消除他们之间的仇恨,平静一段时间后,两人又针锋相对起来。有一年,鳌拜主持土地划分的工作,他将早些年正白旗占领正蓝旗的土地给没收了,重新归到正蓝旗旗下。这时,正白旗的苏克萨哈不乐意了,两人的关系也正式决裂了。
鳌拜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他本来就是皇太极的人,他们的土地被多尔衮的正蓝旗给霸占了,他怎么能够坐视不管。他必然要站出来主持公道,将被侵占的土地从正蓝旗那里要回来。鳌拜这也是为孝庄、小皇帝玄烨出头。鳌拜此举受到很多大臣的支持,而这些支持反过来也促成了这件事情。
鳌拜夺回土地,必然侵犯了那些既得利益者。
当时,户部尚书、直隶总督和保定巡抚都站出来反对鳌拜,因为鳌拜想夺回的土地都在这三个人手里。这三个人前期跟着多尔衮一起抢夺这些土地,他们可不会轻易割让土地给鳌拜。三人既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又要防止政策的落实。一旦平反的政策落实,他们都是受害者。
鳌拜看到这三个人,那可乐坏了。当初跟多尔衮一起反对他们的就有这三人,现在正好可以惩治惩治。鳌拜决定将这三人进行处斩。那么,他们是什么罪名呢?据史料记载,鳌拜给他们的罪名是:公然“矫旨”,还有藐视圣上。
所谓“矫旨”,就是擅自修改皇帝的旨意。可是,当时皇帝玄烨只有十三岁,还没有到亲政的年龄,自然不会发出什么旨意。那么,这里所说的矫旨可能是违背鳌拜的意思。史书记载:“鳌拜欺君罔上,横行霸道,广结党羽,剪除异己。”可以说,鳌拜正在慢慢走进孝庄设计的圈套。
正是他的横行霸道,小皇帝玄烨除掉他才出师有名。
其实,鳌拜最大的错误就是对于玄烨一家太过于忠诚,如果他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就不会被孝庄玩弄于股掌之间。只是,现在的鳌拜还达不到需要铲除的程度,孝庄要继续给他加大筹码。
有一次,鳌拜生病没有上朝,玄烨为了表达自己对他的关切,亲自上门去慰问他。可是,玄烨在他的卧室里面发现了一把刀。当时,玄烨只是笑着说:“刀子从来都是放在满人身边的,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心里不是这样想的:“鳌拜居然在屋头藏了一把刀,这明显是要图谋不轨。”
那么,鳌拜真的有这么缺心眼吗?
确实是的。
前面也提到,鳌拜在多尔衮面前耍弄刀具,差点把多尔衮给宰了。当时现场那么多皇太极的人,偏偏就鳌拜站出来耍弄刀具,这不是将所有目光、所有仇恨都引到自己身上吗?他为什么就不能跟其他大臣一样,在下面议论纷纷就好呢?所以,鳌拜是缺心眼的。孝庄也看中他这一点,觉得他正好可以留给孙子玄烨来处置。这样的人很难长久在官场混下去,还不如让玄烨来练练手。
据史料记载,小皇帝康熙曾跟自己的祖母孝庄密谋铲除鳌拜的事宜。孝庄对康熙说:“捕猎的猎人敢于到深山中去,与老虎做斗争,并最终擒住老虎。小时候的猎人可没有这么大胆,那时候他连猎狗都害怕。那么,猎人是如何锻炼自己的胆量的呢?他的父母给了他一把刀,让他朝家里那只忠心又凶猛的猎狗下手,亲手宰了它。”对此,康熙很好奇,这只猎狗是否会咬主人。
这个疑问立即被孝庄解答了:“忠心的猎狗是不会咬主人的。”康熙疑惑得说:“这个故事好像跟我没有关系呀?”孝庄反驳他:“不,你就是那个猎人,你迟早要对心爱的猎狗下手,这样你才能成长为一个大人物。如果你下不了手,你注定只能是一个失败者,无法承受以后的大风大浪。”既然康熙是猎人,那么,谁才是那只猎狗呢?那必然是鳌拜。
小康熙有些不解,为什么会是鳌拜,鳌拜对他们家不是挺好的吗?孝庄指出了其中的利害关系:“鳌拜确实很忠心,可是,这种忠心已经阻碍了你的成长;他已经无形之中给你形成了一层保护膜,让你接触不到真正的挫折,这样你就无法成长。你只有冲破这层保护膜,才能见识到真正的朝局,才能有勇气去面对它。所以,你必须对忠心的鳌拜下手!”
康熙将此事答应下来了,回到自己的寝宫,康熙就整天琢磨怎么抓住鳌拜。
鳌拜长得非常魁梧,单凭几个侍卫还抓不住他;既然不能力敌,康熙只能智取。他找来了一帮跟他一起读书的学子,他们开始荒废学业,整天在宫里练习摔跤。鳌拜看到康熙这样荒废学业,也放下了防备之心。有一次,鳌拜前来拜见康熙,正好遇见那些学习摔跤的学子。这些学子在鳌拜周围练起摔跤,然后,乘鳌拜没有防备,突然袭击并将他摁倒在地。等到鳌拜被捆住双手双脚,他才发现麻烦大了。
鳌拜的罪行竟然有三十多款,简直就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大臣们都建议将其满门抄斩,后来,康熙念及其有过功劳,不忍杀他,只是判处终身监禁。而鳌拜的家人受到牵连,都被诛杀了。就这样,忠心的鳌拜被少主子给杀了,少主子借此成长了。从那天起,康熙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他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康熙除掉了鳌拜,也养成了不畏艰险的习惯。
从那以后,他就开始寻找各种各样麻烦的事情,一旦被他碰上了,他一定会想尽办法解开。正是这个习惯,让康熙取得了很多成就,成为一个圣君。话说,凡是被康熙皇帝盯上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吴三桂、郑经等,他们给康熙制造了很多麻烦,康熙也成功解决了这些麻烦。追根溯源,康熙能够养成这个好习惯,还是要感谢他的祖母孝庄和忠臣鳌拜了。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清朝的军队还是比较多的,那绿营兵算是个怎样的兵种?
- 11-30 清朝地方官员有养廉银,那么京城官员也有类似补贴吗?
- 11-30 养廉银作为清朝特有的俸禄制度,它又是怎么创建的?
- 11-30 在中国博大的酒文化中,清朝的皇帝都喜欢喝哪些酒?
- 11-30 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清朝的亲王们有着哪些权利?
- 11-30 中堂最早出现于唐朝,它在清朝时期是什么品级的官员?
- 11-30 清朝很重视对皇子的教育,那么有什么相关教育制度?
- 11-30 遏必隆被定有十二条大罪,康熙皇帝为何却没有杀死他?
- 11-30 布尔尼作为康熙皇帝的表兄,为何在三藩之乱时背后捅刀?
- 11-30 清朝给京官的俸禄非常的低,大多数京官如何想着法子捞钱?
- 11-30 康熙也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他对儿子的教育为何是失败的?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