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朱元璋北伐受挫后为什么就再也不进攻了?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8分类:历史

  你们知道朱元璋的故事吗?接下来历史屋小编为您讲解。

  朱元璋称帝之后,为了避免重蹈元朝灭亡的覆辙,在位期间努力恢复国内生产,严惩贪官污吏,正确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使得其统治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大盛世,史称“洪武之治”。在这一背景之下,朱元璋与北方蒙古各部落的民族关系思想一共经过了三个过程,分别为战、守、战。最终与蒙古各族形成了兵戈对立之局面。

  我们知道,在朱元璋称帝之后,对前元势力采取的是乘胜追击的思想,当然了,这一思想的形成是有原因的。一来元顺帝虽然败退,但是其残余势力依然很强大,关于这一点在《明史纪事本末》中就有明确的记载:

  “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旧附么部落,不下数千里。资装销仗,尚赖而用也,驼马牛羊,尚全而有也”。

  所以如果朱元璋不乘胜追击的话,一旦元顺帝纠结兵马对明军实行反扑,那么朱元璋一手建立起来的大明帝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此外,蒙古各部落对于新建立起来的明朝充满着仇恨,经常南下袭扰明朝边境,一直希望重新夺回政权,对明帝国造成了较大程度上的威胁。于是朱元璋认为应该要趁着明朝建立之初,明军将帅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强烈的进取之心,乘胜追击,彻底消灭前元残余力量,从而实现“定天下于一”的梦想。用战争的方式来实现全国的统一,所以朱元璋便对蒙古发动了一系列的军事进攻。

  比如在洪武二年六月,朱元璋就命令常遇春和李文忠率领着一万骑兵和八万步兵,直捣元顺帝的老巢开平,战事仅仅进行了两个月便大败元军,击碎了元顺帝企图复国的梦想。

  洪武三年正月,朱元璋又派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兵分两路进攻,同年五月的时候攻克应昌。洪武五年正月,朱元璋再次派大将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与李文忠、冯胜、汤和、蓝玉等人兵分三路北伐,为稳重起见,朱元璋拨大军十五万,在临行前一再告诫徐达等人不可轻敌。

  但是由于粮饷运输困难,加上对敌人过于轻视,结果在岭北之战中战败,明军损失惨重。虽然朱元璋在临行前明确说到不可轻敌,但事已至此,朱元璋只能想其他办法来弥补此战的损失。不过这也使朱元璋明确的意识到,在草原地区作战,明军在蒙古骑兵面前是占不到任何优势的。这个时候,朱元璋开始对蒙古各部的思想发生转变,即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

  朱元璋暂时先放弃统一蒙古的打算,开始采取防守策略。但是这里我们注意了,朱元璋的这种“固守”的思想,并非是消极状态下的防御或者是被动的等待而已,而是“来则御之,去则勿追”(选自《明太祖实录》)。

  所谓的“来则御之”,其实就是在蒙古人南下袭扰明朝边境的时候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伺机打击。为此,朱元璋一方面下令让将领们“严为之各”、“众至边上,常存戒也,虽不见敌,常若临敌,则不至有失矣”。另一方面,则是做好坚壁清野工作,不要让这些蒙古贵族有机可乘。而所谓“去则勿追”,则是认为,当敌军撤退以后,我们应该不要去追,只要守住相应关隘即可。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朱元璋之所以采取固守的方式,并不是出于国力情况下的考虑,而是出于战略意义上的考虑。因为即便是到了洪武二十一年明朝国力更加强大之后,朱元璋仍然再三重申坚守备御的策略,同时还提出了因制防守的八点意见:

  “一曰守边之将抚军以恩;二曰边境城隍务宜高深;三曰修筑城池茸理以渐;四曰操练军士习于闲暇;五曰军士顿舍勤于点视;六曰体念军士毋得加害;七曰事机之会同僚尽心;八曰沿海卫所严于保障;凡八条颁之,将士永为遵守”(选自《明太祖实录》)

  所以由此可见,朱元璋的防御方式确实是积极的,并不是所谓的消极防御,这种以退为进的政策主要还是为了争取到更大的主动权。

  当然了,对于朱元璋的这种固守思想的形成,我们一般认为是基于对当时明朝初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国情认真分析之后才做出的决定。从政治的角度来看,退居到草原上的蒙古贵族仍然有恢复中原统治的野心和强烈的愿望。此外,在明朝建立之初,天下人心并未全部都归附新朝,全国也尚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所以此时集中精力来处理内政才是朱元璋最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经济角度来看,明朝建立伊始,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这是导致朱元璋采取固守思想的外部原因。元朝末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的爆发以及后来长期的战乱,对社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遭遇了连年的战火,使得国内经济一时难以恢复;此外,朱元璋也意识到将士们这些年疲于征战,百姓生活十分困难,所以朱元璋便开始准备休养生息。

  从军事角度来看,岭北之战的失败实际上是刺激朱元璋做出临时性决定的主要原因。因为元朝的统治者在退居到草原之后,元顺帝和扩廓帖木儿等又开始组织起来,他们虽然从中原战败,但是草原上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全部消亡,相反,他们的骑兵还非常的骁勇善战,所以明军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战胜它们。朱元璋为此也很有自知之明,他说:

  “我朝自迂东至于甘肃,东西六千余里,可战之马仅得十万,京师、河南、山东王处马虽有之,若欲赴战,择难收集。苟事势警急,北平外马悉数不过二万,若逢十万之骑,虽古之将亦难于野战。所以必欲知己,算我马数,如是纵有步军,但可夹马助声势,若欲追北擒寇,则不能矣。……音用兵一世,指挥诸将未尝败北,致伤军去。正欲养锐"观胡变,夫何诸将日请深入沙漠,不免疲兵于和林,此盖轻信无谋,从致伤生数万”。

  所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朱元璋是在意识到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选择扬长避短,实行战略性防御的。那朱元璋具体是怎样做的呢?

  为了实现固守的思想,朱元璋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

  第一,设险固守。朱元璋在“修武备,谨边防”的思想指导下,强调“古者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在北部边防地区建立了卫所等军事据点,由军政统一的八大都司领导。这样一来,明朝初期的北部边防便形成了“数千里声势联络”的犄角相依的之势,卫所和堡寨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第二,实施“移民屯田”。朱元璋经历过长时间的战争才建立了大明帝国,他深知一套完整的后勤保障系统对于边防建设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想要戍好边,吃饱饭才是首要的。然而明朝初期的后勤物资的最大弊端,粮饷物资得从内地转运之后才能到达,劳民伤财,必定不是长久之计。朱元璋认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其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开展屯田戍边的方式,并且认为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兵得所养,而民力不劳”。因此朱元璋也常说他不花一分钱就养了百万兵!但如果你熟悉明朝的兵役制度的话,你就会知道,朱元璋此举实际上和明朝时期的“府兵制度”是如出一辙的。在洪武二十年以后,在北部边防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屯田运动。

  第三,实行诸王守边。朱元璋在吸取了宋元两国灭亡的经验教训时,认为他们之所以灭亡是由于边防地区缺少宗室的拱卫,在敌军来犯之时,孤立无援,所以便最终走向了灭亡。

  在朱元璋看来,如果不是自己的亲族子弟就不能够去镇守边关,所以他便沿着长城内外,选择其中险要之地封给了自己的几个儿子,授予他们亲王的头衔和相应的藩地,试图让他们为大明帝国永久镇守边关。

  实事求是的说,这种以诸王来镇守边关的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北部边防,抵御了蒙古贵族的南下,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权力“外漏”。正如《明太祖实录》中说的那样:“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可以说,朱元璋所构建的这一套边防体系,对于他的后继者来说可谓是意义深远。不过这种方式,也将在他的第四子朱棣时期得到进一步改变。但这是后话了!

  综上所述,朱元璋作为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一方面要立足于国家现实,在对明蒙双方实力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固守”的指导思想,果断的采取防御的方式。当然了,这种方式其实是在培植自己的实力,静观其变,伺机而动,这实际上是朱元璋的明智之举。

  另外一方面,朱元璋提出“守备为本”的思想,是在预先对明朝的综合国力以及边防实力进行综合考量之后才给出的结果,并非是心血来潮。而这也成为了明朝的历代统治者和大臣们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