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李继迁用20年为建立西夏打下基础,他=他是个怎样的人?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4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继迁,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欣赏。

  西夏享国189年,先后和宋、辽、金并立,如果说从李思恭拜定难军节度使算起,那么李氏政权实质割据西北要近350年,当然西夏巅峰的时候还是在和北宋对峙的时候,可以说宋朝有过多次灭掉西夏的机会,只是宋军屡屡折戟,说起来,其实西夏险些无法立国,在李元昊称帝建国前,有一个人为西夏立国,和北宋对峙打下了夯实的基础,这个人就是李继迁,他从太平兴国七年公然和北宋对峙,一直到咸平六年,宋真宗妥协,承认了李继迁的地位,前后20年的时间,李继迁从弱小走向强大,并最终为党项族立国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北宋则错失了关键的20年,可以遏制党项族割据西北的20年。

  李继迁崛起的过程就必须要提一个人,李继捧,也就是李继迁的族兄,李继捧于太平兴国五年继任定难节度使,但是由于自己年轻,且才能不足以服众,所以担忧自己性命,毕竟从唐朝中后期开始,节度使虽然权力很大,但是过的都是刀头舔血的日子,但凡是手下人不服,不论有没有血缘关系,都会被做掉,之后换人,哪怕是当初的安禄山不也是被自己的儿子杀了吗?所以李继捧果断选择了保命办法,傍大腿,直接向北宋献城,李继捧主动跑到汴京,告诉宋太宗,“我要归顺,不再割据了”,宋太宗表示“喔哈哈哈……”

  毕竟宋太宗是想要恢复汉唐盛世疆土的,本来对于西北的党项族,宋太宗还想保持太祖时期安抚政策,只要其表示臣服,保证贸易顺畅就可以,当时的马匹和青盐都是北宋所需要的,但是李继捧主动献降就不同了,宋太宗就有了将其地收回的想法了。

  《宋史.外国列传.夏国》继捧立,以太平兴国七年率族人入朝……继捧陈其诸父、昆弟多相怨,愿留京师。

  而这也就是李继迁走上巅峰的诱因,李继迁能够利用那20年时间为党项族建立西夏打下基础,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李继迁其实具备开国之君的资质,在北宋辽国的双强夹缝中谋求生存,并最终被北宋所承认。

  在李继捧想要谋求自保,带着族人入宋的时候,李继迁果断出逃,当时其手下也是有一位谋士,叫张浦,这个人也是个人才,可以说李继迁的崛起之路,他堪称李继迁帐下第一谋臣,张浦就建议李继迁趁机溜走,因为只要入了宋境就再也别想会来,北宋恩赏李继捧很正常,但是绝不会重赏李继迁,张浦献策率亲信走避夏州地斤泽,在哪里,李继迁公开叫板北宋了。

  《宋史.外国列传.夏国》继捧之入也,弟继迁出奔,及是,数来为边患。

  李继迁初到地斤泽,很快就联合当地党项豪族,也就是通过联姻的办法,毕竟自己在血统法理上具备正统性,其也是有一定号召力的,所以他组建了初期势力,开始了侵扰北宋河西州郡的军事行动,这一点是宋太宗意外的,其实对于当时的北宋来说,他还是需要在西北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的,因为当时北宋的军事重心在北方,主要还是和辽国死磕,希望夺回燕云十六州,巩固北方防线,河西之地稳定,一来可以减少军事威胁,二来可以保证战马来源,可能是宋太宗在对待李继捧主动献降的问题上有些失策吧,步伐太快,也是直接刺激了李继迁冒出来。

  我之前说,李继迁具备开国之君的资质,因为他在党项族获得了人心,同时政策得当,又能够在多次挫败在重现站起来,成为了“打不死的小强”。

  《宋史.袁继忠列传》诏与田仁朗率兵定河西诸州,大破西人于葭芦州,迁引进副使,护定州屯兵。

  《宋史.李继隆列传》李继迁叛,命继隆与田仁朗、王侁率兵击之。四月,出银州北,破悉利诸族,追奔数十里,斩三千余级,俘蕃汉老幼千余,枭代州刺史折罗遇及其弟埋乞首,牛马、铠仗所获尤多。

  《宋史·曹光实列传》继捧弟继迁逃入蕃落,为边患,光实乘间掩袭至地斤泽,破其族帐,获继迁母妻及牛羊万计。

  《宋史.外国列传.夏国》继迁复连娶豪族,转迁无常,渐以强大,而西人以李氏世著恩德,往往多归之。

  可以说北宋在针对李继迁的多从军事打击中,都足以令其实力大损,但是他就是可以东山再起,尤其是曹光实奇袭了他的根据地地斤泽,李继迁的母亲老婆都被抓了,李继迁几乎就是自己单骑逃脱(话说和刘备前期的风格有些像啊),但是在宋军退兵后,李继迁就很快再次收拢旧部,袭扰北宋边境,这说明,不管怎么说,当时的党项族还是支持李继迁的,更是在李继迁地斤泽之战战败后,还有党项豪族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令其从低谷逐渐走向强大,可以说,李继迁的号召力已经无人可比了。而这也或许就是宋太宗一直没有全力灭掉李继迁的原因,这个稍后再说。

  在内有号召力,在外李继迁则开始玩起了“暧昧”战术,可以说北宋和辽国都及其希望拉拢李继迁这个第三方势力,所以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最起码也要让李继迁保持中立,李继迁很幸运,在两个大国的博弈中,找到了生存之道,也就是给两方都“抛媚眼”。

  《宋史.外国列传.夏国》辽以义成公主嫁继迁,册为夏国王。

  及翟守素来,又奉表归款,授银州观察,赐名保吉,子德明管内蕃落使、行军司马。

  和辽国,李继迁表示要联姻,接受辽国的册封,对北宋,战事吃紧就表示想要归顺,宋太宗也是直接给李继迁赐名,叫赵保吉,给他的长子李德明,也就是后来的西夏太宗,封官,李继迁是抓住了一个窗口期,也就是北宋和辽国在没有彻底对他放弃希望前,必定是拉拢大于打压的,趁着这个时机,李继迁也是尽量从两国身上吸血,之后虽然表面上想要联合,但实际上,干着扩张的事情,李继迁的确具备开国君主的睿智,不然难以成事。

  李继迁能够利用那20年时间为党项族建立西夏打下基础,其第二个原因就是,宋太宗的策略,还是想要扶持一个听话的党项族。

  其实这20年中,虽说后面几年是宋真宗时代,但是主要还是宋太宗制定了针对李继迁的策略,作为想要在功绩上超越自己哥哥的赵光义来说,没什么比开疆拓土,重塑汉唐河山更有力的事情了,而这也就注定宋太宗的主要目光放在了北方,也就是和辽国的战事,而对于李继迁,宋太宗其实还是招抚优先,讨伐是其次的,毕竟当时北宋的名将众多,但是没有几个被派到西北战场,如果宋太宗想要用武力解决李继迁,完全是有军事实力的。

  可是就像我之前说的,李继迁在党项族已经逐渐有了人心,最起码是得到了大多数豪族的支持,那么宋太宗武力灭了李继迁的话,党项族还是无法真心归顺,那么北宋除了在北方一个主战场外,还要在西北开启一个持久战场,对于北宋大方向上的军事行动不利。

  所以宋太宗想要的还是通过武力胁迫达到招抚李继迁的目的,只要李继迁相对听话就好,维持五代十国时期的局面,也就是李氏政权依附于中原王朝,成为维系北宋西北交易的保护伞,保证北宋最缺乏的战马供应,有了战马,北宋将士才能在辽军面前有底气。

  《宋史.外国列传.夏国》屡发兵讨继迁不克,用宰相赵普计,欲委继捧以边事,令图之。因召赴阙,赐姓赵氏,更名保忠。

  当时在软硬兼施下,李继迁仍然不服软,不称臣,所以宋太宗用了赵普的谋划,把李继捧送了回去,乍一看,这是不是脑残啊,李继捧就算回去也不会真心给北宋卖命的,但其实这显然就是宋太宗想要削弱李继迁在党项族的影响力罢了,毕竟李继捧的地位合法性要远远强于李继迁,宋太宗的算盘是,想要让李继捧和李继迁对峙,进而分化支持李继迁的势力,如果李继捧回去后,能够得到众人的追随最好,那样的话,李继捧肯定比李继迁更加容易招抚,可以尽快了解西北的战事了,只是李继捧和李继迁相比才能太差,不然之前也不会主动请降了,所以李继捧难以起到什么实际效果,李继迁仍然那么强势,但是宋太宗的策略是没有变的。

  李继迁能够利用那20年时间为党项族建立西夏打下基础,其第三个原因就是,李继迁并非是北宋军事行动的唯一目标。

  在李继迁于西北自立的这段时间,虽然北宋和其是没少有过交锋,但是在这20年间,北宋在各方向上也是多有战事,在北方灭北汉,两次北伐,也是消耗了北宋的国力。

  《宋史.潘美列传》四年,命将征太原,美为北路都招讨,判太原行府事。

  《宋史.太宗本纪》(雍熙)三年春正月辛未,右武卫大将军、长宁侯德隆薨,以其弟德彝嗣侯,仍知沂州。庚辰,夜漏一刻,北方有赤气如城,至明不散。己丑,知雄州贺令图等请伐契丹,取燕、蓟故地。庚寅,北伐。

  宋太宗在太平兴国四年灭北汉后趁机北伐,但是高粱河一战,留下了车神的名号,是乘驴车仓惶撤离战场的,但最惨的还是雍熙北伐,此战北宋精锐部队遭受重创,说来也是可惜,宋太宗还是太急了,没有准备充分,又干预前线作战,导致前线宋军在后勤被辽军袭扰的情况下,主将曹彬没有压制住手下一众悍将,贸然进军,遭遇惨败。

  在南方,宋太宗也想着收复交州,也就交趾,这也是恢复汉唐雄风的一个标志啊,只是宋军又战败了。

  《宋史.侯仁宝列传》太平兴国中,上言陈取交州之策,太宗大喜,令驰驿召归......遂以仁宝为交州水陆计度转运使。前军发,遇贼锋甚盛,援兵不继,遇害死江中。

  也就说在李继迁拥兵自立的那段时间,北宋在南北两线的作战都是失利的,可以说李继迁的对手只有北宋一个,他征讨西部的回鹘和吐蕃部,那也是在北宋对自己的威胁减弱后才实施的,而北宋就不一样了,他的对手不止李继迁一个,同时在北宋内部也发生了一次相对较大的农民起义。

  《宋史.太宗本纪》(淳化四年)永康军青城县民王小波聚徒为寇,杀眉州彭山县令齐元振。

  《宋史.宦者.王继恩列传》李顺乱成都,命为剑南两川招安使,率兵讨之......至成都,破贼十万余,斩首三万级,获顺及铠甲、僭伪服用甚众。

  宋太宗淳化年间,四川发生了大规模起义,王小波李顺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李顺更是一度率军攻陷了成都,最终是被王继恩所灭。

  所以可以看出,北宋也并未全力对付李继迁,他只是北宋众多军事目标中的一个,而且相对来说,北宋还是将主要兵力都集结在了北方,一众名将也大多是参与和辽国的战争中,李继迁对北宋主要也是袭扰,打不过就跑,而宋太宗也没有尽全力灭了李继迁的意愿,而这恰恰给了李继迁逐渐做大的机会。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