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周朝为什么能存在长达800年?只因此人的一些政绩谋略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08浏览:40分类:历史

  姜子牙 ,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姜太公 ,原名叫“尚”,字子牙,号飞熊。 因为子牙的祖先本姓姜氏,在大禹治水中立下了功劳,被封于吕地。 所以可能很多朋友也听过姜望、姜牙,或是吕尚、吕望、吕牙,其实说的都是他。

  姜子牙直到古稀,甚至是耄耋之年才遇见周文王 ,并且他还辅佐后来的周武王 ,助周伐纣,得以施展了自己的伟略雄才。 不过按理说,那么大的年纪,一般人早已告老还乡,即使当大臣,也得不到什么重用,更别说是带兵打仗了。 而文王武王为什么如此信任太公呢? 文王又是怎样请到了这样一位贤臣呢?

  根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的记载:“纣时,居东海,尝穷困,老,钓渭水之上,遇西伯。”

  说商朝时期,太公住在东海那边,生活很贫困。 但太公胸怀天下,希望有机会可以为国效力。 到老了的时候,在渭水这个地方钓鱼。 渭水属于周族的管辖范围。

  《六韬三略》里面说,有一天周文王想要去狩猎,一位名叫编的太史官为他占卜,卦辞写着:“所获非龙非彨(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之后编说:“您这次去渭水北岸打猎,将有很大的收获。所得既不是龙也不是螭(一种无角的龙), 既非虎,也非罴,而是一位公侯。他是天降给您的老师,他将辅助您成就大业,使国家昌盛,并会惠及后三代君王。”

  周文王渭水边遇姜太公 ,出古代朝鲜绘画,哈佛大学佛格美术馆藏

  文王问道:“真有如此好的事吗?”

  编答道:“我的太祖畴曾为大禹占卜,结果显示他会得到贤臣辅佐,后来果然得到了皋陶,当时的卜兆和今天的是一样的。”

  文王斋戒三天,乘驾着狩猎的车马,去到渭河北岸一带去打猎。 狩猎途中,他看见有老人在渭水这里钓鱼,于是便和这位老人也就是太公聊了起来。 二人相谈甚欢,文王发现太公博学多闻,非常欣喜,想到开国先君太王曾有言“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

  文王对太公说:“该不会,您就是这一位圣人吧!太王期盼您很久了啊!”太公欣然答应。 于是两人乘车而归,尊太公为“太公望”。

  这也就是成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来源。

  “尚事周,为西伯阴谋倾商,多兵权奇计。”又曰:“卒有三分之下之二,多尚谋也。”史书记载太公辅佐文王,推行德政,积善修德,明道行仁。 并且他还有很多用兵奇谋妙计,当时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归功于太公的谋略。

  文王去世之后,武王即位。 于是姜子牙被尊为“师尚父”。

  太公继续辅佐武王。 过了几年,听闻纣王暴虐无道,甚至连皇叔比干都敢剖心虐杀。 武王看到眼下时机,征询太公的意见。 太公说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意思就是说,上天赐予的东西不接受,其实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还不行动,也反而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于是周武王就在太公的谋略相助之下,兴师伐纣,最后和纣王的大军展开决战,也最终大获全胜,拯救商朝的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明仇英《帝王道统万年图》中绘制的周武王:“恺悌君子,人之父母。”(公有领域)

  随着这场著名的“牧野之战”结束,一个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也就这样展开。

  那根据史书的记载呢,姜太公辅佐了周室王朝四代君主,后来还被封为齐王,共有十三子,而且他非常的长寿,活了一百多岁! 在太公担任齐王后,非常考虑到百姓的感受,简化了很多政务上的礼数,不强制让民众接受新的文化,让百姓乐于接受,于是很快就把齐国治理得很好。

  武王的弟弟周公,也就是周公旦,曾经感叹:“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成语“平易近人”,也就是从这来的。

  太公的前半生虽历尽坎坷,后半生他大展韬略建下功勋。 中国历代典籍也都公认太公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他也被尊为是“百家宗师”。

  然而虽然高居庙堂,身为帝王之师乃至齐国之君,不过或许,他心里最留恋的还是巍巍的昆仑山。 对于一心向道的他来说,惟有昆仑才是能静心求道的圣地。

  太公的一生充满传奇,在《封神演义》中他代元始天尊封神,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 他还留下了典籍《六韬》,也被称作“太公兵法”,其中充满无尽的智慧和韬略。 而他另一部著作《乾坤万年歌》,里面的预言,也像是打破了时空的间隔,穿越古今。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看,相信你一定可以收获不少。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