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久病不愈,算命的说:她必成皇后!最后真的成了一代贤后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8分类:历史
东汉皇帝大多享寿不永,因此出现了许多孩童天子,甚至婴儿天子。由于天子未成年,因此经常需要太后秉政。按照中国古代政治习惯,一般不鼓励女人抛头露面。因此太后们一般将政事委托于父兄,导致外戚专权的怪相在东汉重演。因此,东汉太后的名声大多不太好。
但是在其中,有一位皇后却被称为一代贤后,甚至被后世视为太后的楷模,她便是明德马皇后。
马氏出身于贵胄之家,他的父亲是著名将领、东汉开国元勋——马援。东汉统一之后,马援南征北战,为国家立下了无数功劳。但是由于马援不乐于巴结权贵,因此遭到外戚梁松、窦固等人的馋毁,最终惨遭厄运。
公元49年,63岁的马援奉命出征五溪蛮。但由于年老体衰,最终死在了疆场上,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遗愿。但是光武帝刘秀却在梁松、窦固等人的误导下,误以为马援贪图宝货,吞占了战利品。因此,马援的尸体回到国内后,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抚恤,反而遭到了刘秀的大肆批判。
马氏一族见光武帝如此震怒,吓得甚至都不敢让马援入土为安。其后,马援妻子和儿子被迫用绳子将一家人绑在一起,向刘秀请罪,一时间宫廷上哭声一片。最终,刘秀念及马援的功劳,勉强赐予他一块墓地,让其安葬,但仍没有为其平反。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马援的惨剧让马氏一族明白,宫中没有人,又没有和皇帝结亲,只会被人欺负。为了向窦氏和梁氏外戚复仇,必须要送一位马氏的姑娘入宫。最终,族人选定了马援最小的女儿——马氏。
为何会选择小女儿呢?这是因为她从小便显现了异像。根据史料记载,马氏十岁时,其心智便像个大人一样。她干理家事,敕制僮御,内外咨禀,把家里治理得井井有条。
一次,马氏生了场大病,久治不愈,家里人都很着急,于是找来了一个相士,为其占卜凶吉。结果相士却说:“别担心,此女虽然患有此疾,但日后必然大富大贵。”其后,马氏一族又为马援的三个女儿占卜,最终得出结论:“小女儿贵不可言,所有人都要向他称臣。只可惜他一生注定无子,不过只要抱养他人的儿子,仍能保全富贵。”
对于这个占卜结果,马氏一族又惊又喜,于是立即将小女儿送入太子宫。由于马氏气质淡雅,举止得当,很快便受到了皇后阴丽华的喜爱。最终,马氏成为了太子刘庄的太子妃,当时她不过13岁。
在太子宫,马氏奉承阴后,傍接同列,礼则修备,因此得以“上下安之”。刘秀去世后,刘庄继位,是为汉明帝。当时,由于马氏无子,因此一直没有被册立为皇后。但是她的婆婆、阴丽华太后却说:
“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
其后,汉明帝又让马氏抱养贾贵人的儿子——刘炟。虽然刘炟不是自己亲生儿子,但马氏却殚精竭虑地哺育这个小生命,因此刘炟从小便依恋马氏。
马氏成为皇后之后,马家一族皆扬眉吐气。在马皇后的操作下,父亲马援很快得到平反,而参与迫害马援的梁氏和窦氏也遭到惩罚。马氏成为皇后仅仅一年后,梁松便被赐死,而窦固也被贬斥回家。
在宫中,马氏虽然贵为皇后,但生性简朴,为人豁达,创下了皇后穿着布衣的先例。在平时,马皇后不爱享受,专爱看书,每天手不释卷。此外,她还不骄不妒,对于其他嫔妃都一视同仁,因此得到了宫中所有人的好感。
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刘炟继位,是为汉章帝,而马氏也升格为皇太后。作为太后,马氏完全可以提拔自己的兄弟,甚至汉章帝主动要封自己舅舅为侯。但是马太后却说,作为皇帝,就是应该谨防外戚专权。前汉的灭亡不就是因为外戚王莽吗?
因此马太后在世之时,马氏一族竟没有一个人得到封侯之赏。对此连汉章帝也感到遗憾:“在汉朝,舅舅封侯就像皇子封王一样理所应当,太后实在是太高风亮节了!”
公元79年,马太后去世,终年41岁,谥号明德皇后,与明帝合葬在显节陵。在马氏的辅佐下,明帝和章帝励精图治,最终创造了明章之治。而马氏也成为后世皇后的典范,《续列女传》称赞她“在家则可为众女师范,在国则可为母后表仪”。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宋朝为何会出现文人士大夫为主的社会形态呢?
- 11-30 究竟是从几时起,宋朝开始患上了这没救的“软骨症”?
- 11-30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官员的行为,宋朝有怎样的老规矩?
- 11-30 古代没有电灯,古人夜读会不会导致近视呢?
- 11-30 宋朝一直都是“看来富裕”的印象,但为何不去发展军事实力?
- 11-30 对于古代的纳妾制度,即使是宋朝时期为何也觉得贵?
- 11-30 在宋朝300多年的统治中,为何没有皇子及宗室乱政的现象?
- 11-30 在北宋初期,宋朝的耕地面积得到怎样的大幅增加?
- 11-30 为了保证公平与公正,宋朝制定了哪些规范的审判制度?
- 11-30 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
- 11-30 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对饮食有怎样的精致程度?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