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为何蜀汉能偏安一隅四十几年?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19分类:历史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为何蜀汉能偏安一隅四十几年?今天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刘禅不是扶不上墙的阿斗,当然要说他的能力,虽然比不上秦皇汉武这样的雄才,可也称得上是仁慈、开明的君主。刘禅从小就在战乱中长大,见惯了战争的残酷和血染的江山,或许这也是他后来在邓艾围城时决意投降的原因之一。邓艾围城时,刘禅的儿子刘谌说城里还有几万军队,姜维等人还在坚守,完全可以胜利,不必投降。刘禅训斥儿子说:“汝欲令满城流血耶?”可见刘禅也是知道自己有坚守的条件,可为了成都满城百姓的安危,为了不让“天府之国”陷入战火的摧残,刘禅还是决定牺牲自己的名声,换取全城百姓的安全。这一点,在东晋王隐的《蜀记》中评价其为“全国为上之策”。

  据诸葛亮集记载,刘禅曾下诏说:“朕闻天地之道,福仁而祸淫;善积者昌,恶积者丧,古今常数也。是以汤武修德而王,桀纣极暴而亡”。可见他并没有把父亲刘备的临终遗言“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抛诸脑后,而是以此为信条,以仁慈治理江山。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也是千百年来少有的君臣和谐情况,为历代史学界称赞,诸葛亮也曾给予刘禅极高的评价:“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晋朝李密甚至把刘禅的治国政策和齐桓公相比,认为齐桓公得管仲称霸,刘禅得诸葛亮三分。

  刘禅对待大臣的态度很好,没有像其他两国一样强硬,更不像刘备那样随意杀人、流放、贬职,刘禅治理蜀国期间,实际上是整个三国里,官员变动最为稳定的时期。

  尤其是对待诸葛亮,不但称其为“相父”,而且言听计从,不像前面朝代的两个相父吕不韦和范增一样,被兔死狗烹了。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日伤感,以至于哭晕在床上不能上朝,诸葛亮灵柩运回成都时,刘禅率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虽然刘禅很讨厌诸葛亮总摄朝政,在他死后没有为他立庙,但在众人的坚持下,刘禅也没有固执己见,没有阻止百姓自发地对诸葛亮的祭奠。刘禅不止仁慈,而且很聪明,绝对对得起诸葛亮给他的评价,在诸葛亮死后,刘禅立马停止了穷兵黩武的北伐事宜,下诏告诫希望北伐的将领说:“须吴举动,东西犄角,以乘其衅”,这是诸葛亮北伐的方针,可惜一直都没实现。在魏延谋反的时候,蒋琬和董允都选择相信杨仪,认为魏延真是谋反了,又是刘禅说:“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不过在众人的坚持下,魏延谋反已成定局,刘禅也只好默认了这个事实。杨仪平叛后,刘禅也给魏延保留了最后一点面子:“既已明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有蜀一朝,也是历史上少有的,没有外戚、权臣、昏君的朝代,蜀汉立国四十三年,虽偏安一隅,却是三国时期最为稳定的国家,刘禅实在功不可没。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