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乾隆为什么要收拾雍正朝的遗臣?雍正主要的遗臣主要有哪几个?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乾隆为什么要收拾雍正朝的遗臣?雍正主要的遗臣主要有哪几个?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突然暴病身亡。经过大学士张廷玉与鄂尔泰的回忆下,并与近枝宗室王公共同见证之下,找到了雍正皇帝秘密建储之遗诏,确立了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继承皇位之绝对合法性,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帝王——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是一位功绩卓著同时也是颇受争议的帝王,在他执政时期,既将中国封建王朝推向了历史之顶峰,同时又将祖、父及自己三代帝王之累积心血付之东流,成为中国近代屈辱历史之始作俑者。所以乾隆朝以及乾隆皇帝本人值得后人研究之处极多,本文重点研究一下其执政前期(乾隆十五年之前)人事之更迭,从中不难窥见乾隆皇帝之雄心以及高超的帝王之术。

  上图_ 郎世宁所画乾隆皇帝大阅图(局部)

  上图_ 乾隆皇帝便装

  雍正皇帝在经历了血雨腥风的皇位争夺之后,做了两点防范措施。

  第一点就是前文提到的“秘密建储”;

  第二点就是禁止皇子干政。

  因此乾隆皇帝虽然在雍正五年已经成家,但是雍正皇帝皇帝并没有让他另建藩府,而是一直留在皇宫之中,主要任务就是读书。直到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之后,才有了解除朝政的机会。

  正因如此,乾隆皇帝上位伊始所用之人,几乎是沿用父皇雍正皇帝留下之老人,为首的几位是庄亲王胤禄、果亲王胤礼、大学士鄂尔泰和大学士张廷玉,而这一时期乾隆皇帝对这“老几位”也是颇为倚重和尊重的。然而,作为一名上进心极强的年轻皇帝,他一刻也没有满足于“守成”而固步自封,更不会心甘情愿地活在父亲之阴影下。乾隆皇帝非常清楚,只有越早地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人才,才能更早地完成心中之宏愿。而作为一位头脑清晰的政治家,乾隆皇帝时刻告诫自己,为了确保这一转变之风险降低为最低,切记不可操之过急,刚愎自用。

  上图_ 爱新觉罗·允礼(1697年—1738年),原名爱新觉罗·胤礼,满洲正红旗人

  虽然乾隆十四年之前,乾隆皇帝启用自己培养的亲信之人不多。但是,他的用人方针还是有很大转变的。乾隆三年,果亲王胤礼薨世,乾隆皇帝借此机会收回“顾命大臣”之权力,并将庄亲王胤禄搁置权力核心圈之外,这就是乾隆皇帝有意打压宗室权力之开始。紧接着,他借用“弘晳逆案”事件,继续借题发挥,彻底将所有宗室“扫”除廷臣范围之内,此时乾隆皇帝也不过二十七八岁,竟有如此高明之手段,确实绝非庸主。

  乾隆皇帝对宗室之打击是不分远近的,连他最要好的同学,颇有才干的平郡王福彭亦不例外,最后福彭怀才不遇郁郁而终,乾隆皇帝心中愧疚为其辍朝两日。

  至于自己的亲弟弟和亲王弘昼,那就更是重点被“盯”之对象。乾隆皇帝对他的这位老弟,待遇保证绝对优厚,弘昼之家资,在王爷圈内也是首屈一指,但是权力这个东西是连想都不要想。这导致整日无所事事的弘昼心里出现扭曲,经常在王府大搞死人仪式,他把自己扮作死人,由王府人员为自己祭奠,然后高兴地吃着贡品。

  通过这两件事,乾隆皇帝表现出封建明君应有的理性一面,同时也反应出帝王之家的冷酷无情。

  上图_ 讷亲( ..-1749) 清朝大臣,姓钮祜禄

  在收拾宗室皇亲之同时,乾隆皇帝也不忘提拔新人来压制老人,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满大臣讷亲和汉大臣刘统勋。

  讷亲乃钮祜禄氏,他的姑母是康熙皇帝的皇后,曾祖乃开国元勋额亦都,家族背景十分显赫。讷亲在雍正朝崭露头角,参悟军机,乾隆皇帝上位后进一步重用。乾隆二年,讷亲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正式成为乾隆朝炙手可热之人物。乾隆十年,在老臣鄂尔泰去世之后,更是继任首辅,以满大臣列班之优而盖过了三朝元老汉大臣张廷玉,职业生涯达到巅峰。乾隆皇帝这个人事任命之意图就是压制张廷玉以及以张为核心而集结的党派。

  但此后,讷亲因为金川之战指挥失利都被乾隆皇帝无情地处以极刑。而接替讷亲的正是乾隆皇帝的“小舅子”傅恒,当然这是后话。

  上图_ 刘统勋(1698年—1773年),字延清

  相比之下,并无煊赫背景的汉臣刘统勋那就是地地道道科班出身的能吏,乾隆皇帝上位之后,启用刘统勋治理水务,因治理得当升刑部侍郎。

  刘统勋为官刚正不阿,乾隆六年,身为左都御史就敢公开参劾红遍朝野讷亲和张廷玉而得到乾隆皇帝嘉奖。乾隆二十六年,刘统勋官至东阁大学士,成为乾隆皇帝核心执政班底之中流砥柱。在

  明显重满抑汉的乾隆朝,刘统勋能够一直被乾隆皇帝重用,这主要还是因为刘统勋本人光明磊落,一身正气。乾隆三十八年,刘统勋病逝在上朝途中,乾隆皇帝亲自吊唁,在回朝尚未进乾清门时,扶门涕泣,感慨:“刘统勋不愧为真宰相”,“朕失一肱骨”,并赐谥“文正”。

  上述仅举两例以阐述乾隆皇帝更迭人才之准备。此外,如前文提及的傅恒,以及名将阿桂,都是乾隆朝提拔起来的新人。所以,在完成一系列人才储备之后,就等一个契机而实施人才大更迭。

  这个所谓“契机”,正是乾隆十三年那场震动朝野的“官场大地震”。

  上图_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

  上图_ 乾隆皇帝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题的诗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过得十分不顺心,甚至说是内忧外恨,心情极度抑郁。先是自己的结发妻子,与自己伉俪情深的皇后富察氏病逝,紧接着就是第一次“金川之战”的失利。原本以为弹丸之地的金川不堪一击,大兵压境就会束手就擒,没想到这场“小”战役,却将整个大清王朝拖入战争泥潭,耗费人力财力无数不说,还迟迟没有进展,乾隆皇帝心急如焚。两痛合一的乾隆皇帝,终于收起了上位伊始的宽容与优渥,转而代替的是较其父雍正皇帝更加严苛与冷峻。

  其实个人情感上之失控仅仅是促使乾隆皇帝转变的引子,最终促成其执政风格大转变的还是每况愈下朝野风气。乾隆皇帝通过金川之役以及平时明察秋毫的种种迹象表明,在自己宽容大度的治理之下,整个官僚系统并未出现预期群臣和谐,相得益彰的美好景象,反而是欺上瞒下,腐败与庸碌之风悄然而起。金川战事不利固然有地理环境和乾隆皇帝急于求成等客观之因素,但是官僚系统的拖沓与军队军事水平之下滑,更是不得不重视之主观问题,可以说一次大范围的整风运动已经是迫在眉睫。

  只是这次整风乾隆皇帝做的够绝、够狠和够不讲道理,甚至可以将其定义为大清洗。

  上图_ 金川县 小金川地图

  上图_ 大小金川之役

  乾隆皇帝先是以文字错误,处理了大批内廷大臣,三朝老臣张廷玉亦未幸免,刑部尚书阿克敦更是被判了“斩监后”。

  地方官乾隆皇帝更是没有放过,因皇后丧期百日内剃头,他先后赐死了多为督抚级封疆大吏。这还不算完,乾隆皇帝的大阿哥和三阿哥就因为在丧礼上表现地悲恸程度不够,被直接剥夺了继承皇位之资格,乾隆皇帝甚至放出狠话,仅因父子之情才留尔性命,这么严重的处分直接击穿大阿哥心理承受极限而郁郁而终。

  对自己儿子都这么狠,可想而知那几位在金川之战表现不利的老几位下场会怎样了。乾隆十四年,讷亲被勒令以其祖父遗留之宝刀“遏必隆刀”自尽,雍正朝的改土归流和平定西北准噶尔功臣张广泗也因金川失利而难逃一死,还有那个谎报军情,冒功领赏的一等公爵复庆(隆科多之弟)也被赐自尽。

  上图_ 遏必隆腰刀,清康熙,清宫旧藏

  上图_ 张广泗(?—1748年)

  经过一系列的人事大清洗,雍正朝主要遗老已经几乎被收拾殆尽,至于仅存的张廷玉,之后更是被乾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彻底名誉扫地,晚年残喘度日,直至了此一生。

  在乾隆皇帝终于完成了人事更替之后,乾隆朝也就彻彻底底地进入乾隆模式。乾隆皇帝终于可以放开手脚,至于之后取得之功绩,仅能算作乾隆皇帝一人之所为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