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汉文帝刘桓没有背景没有势力,为什么选择进京继位?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9分类:历史

  汉文帝刘桓没有背景没有势力,为什么选择进京继位?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恒是刘邦第四子,也是汉朝第五位皇帝。刘邦死后,吕后便一直牢牢掌控着朝中大权,汉惠帝性格软弱,根本无力抵抗吕后。眼看刘氏天下正在逐渐变成吕氏天下,刘氏宗亲和朝中大臣们决定反攻吕氏,此后也就发生了诸吕之乱。等吕氏集团被彻底消灭后,刘恒被迎为新帝。很多人说刘恒是运气好才能当上皇帝,因为他既没背景也没功绩,不过刘恒称帝后对汉朝的贡献后人是有目共睹的,选择他看来并没有选错。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朝政由她的侄子吕产、吕禄把持,这引起了开国功臣、刘姓宗室的不满。于是,周勃、陈平等人发动政变,除掉了吕氏外戚集团,这就是西汉历史上的所谓的“诸吕之乱”。然而,西汉第一任皇帝既不是功勋卓著的齐王刘襄,也不是辈分极高的楚王刘交,而是毫无功绩的代王刘恒!

  代王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母亲是薄姬。无论是刘恒,还是薄姬,都不得汉高祖的青睐,甚至很少有机会见到刘邦。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吕后才放过薄姬、刘恒母子。吕后执政期间,刘邦的几个儿子都遭到迫害,刘如意被毒死,刘友被饿死,刘恢被迫自杀,因此刘恒在代国期间战战兢兢,时刻小心翼翼。

  代国国小力弱,刘恒谨慎小心,所以他根本没有参与诛灭吕后党羽的行动,然而皇冠却降临到他的头上!当朝廷的使者来到晋阳,请刘恒去长安继位时,他非但不高兴,反而十分担忧,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圈套。郎中令张武也认为其中有诈,“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

  当然也有人主张去,比如说中尉宋昌等人。最终刘恒决定前往长安,不过他非常小心,派自己的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打探消息。直到这年十月,刘恒才抵达长安,继承皇位,即汉文帝!那么问题来了,汉文帝在诸吕之乱中没有任何功劳,怎么就做了皇帝呢?这和周勃等开国功臣有关。

  诸吕之乱后,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开国功臣重新把持了朝廷大权。当时在位的少帝刘弘毕竟是汉惠帝儿子,也就是吕后的孙子,他们考虑到少帝是吕后所立,一旦成年,极有可能为诸吕之乱翻案,所以将其废黜。功臣们在考虑新皇帝人选时,有三个选择,分别是是齐王刘襄、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

  淮南王刘长是刘邦的第七子,由吕后抚养长大,和吕后关系很好,因此直接被功臣们排除,此外刘长还有一些不利因素,年纪不大,生母出身低微,“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当时声望最高的是齐王刘襄,他是刘邦的长孙,而且在这场诸吕之乱中立下大功。

  然而功臣们并不看好刘襄,“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舅驷钧,虎而冠;即立齐王,复为吕氏矣。”也就是说齐王的舅舅非常强悍,如果立齐王的话,那简直是吕氏复生。其实功臣们还有一点没说明,刘襄文武兼备,很有才能,如果他做皇帝,一定不会受功臣的摆布,那么周勃这些人就会失去权势。

  我们再看刘恒,他是刘邦当时最年长的儿子,他和他的母亲为人低调,功臣们认为,“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况以仁孝闻天下乎”。功臣们认为选择没有功劳的刘恒,他一旦做了皇帝,必然感恩戴德,功臣们权势也就保住了。此外,功臣们大概还觉得刘恒仁弱,容易掌控,然而他们想错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