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段志玄是个谨慎的人,却因此错过建功立业的机会!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段志玄是个谨慎的人,却因此错过建功立业的机会!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唐太宗任命段志玄(左骁卫大将军)为西海道行军总管,樊兴(左晓卫将军)为赤水道行军总管,统领唐朝边境的守军以及契苾、党项等外族军队,组成了多国联军,对吐谷浑发动了闪电战。这一年十月二日,段志玄兵团行进到青藏高原,对吐谷浑发动突然袭击。吐谷浑军队猝不及防,迅速溃败,向青海湖方向溃逃。段志玄兵团对其穷追不舍,直深人吐谷浑境内八百余里。

  这时唐军前锋部队距离青海湖只有三十里了,那些膘肥体壮的青海骢眼看就已经唾手可得,可令人意外的是,大军统帅段志玄忽然下令停止追击。段志玄不是李靖,他不敢玩李靖“长途奔袭,孤军深入,以寡击众,擒贼摘王”的策略。这种孤注一掷的打法,赢了固然是风光无限,名垂青史,但是用不好就有可能陷入孤立无援、粮草不继的绝境,还有可能全军覆没。比如当年汉武帝时期的李陵。

  段志玄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知道自己每深入敌境一步,那种担忧和恐惧就会增加一分。到深入吐谷浑国境八百里,他的心理预期已经达到了极限。他担心广袤的青海湖地区吐谷浑精锐随时有可能集结完毕,在某一刻的某个地方给唐军设下埋伏。果真如此,他的一世英名和整个唐军就全完了。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段志玄的担心有些多余,吐谷浑军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厉害。

  当他的命令下达后,副将李君羡没有执行。他认为应该执行既定方案,停止攻击就意味着功亏一篑、一无所获。李君漢亲率一支骑兵深入追击敌军,在青海湖南面的悬水镇终于追上了吐谷浑的军队,并再次将其击败。不过令他感到遗憾的是,唐军刚暂停攻击,青海骢就已经被吐谷浑军队快速转移,李君只擒获了二万头牛羊,预期的战略设想没有实现。这样的战果不是唐太宗想要的,这是他挑选主帅不当造成的。主帅段志玄不但失去了一个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而且在关键时刻暴露出他的弱点,那就是胆怯。

  唐太宗认为,要想彻底平定吐谷浑,段志玄并不合适,而合适的人选,是那个长途奔袭突厥王庭的李靖,但此时李靖已经是一个六十四岁的老人,并且患有足疾。不久前因足疾辞去宰相右仆射的位置,唐太宗为了表彰他,还特意易给了他一把“灵寿杖。对于这么一个年过花甲、行走需要借助拐杖的老人,唐太亲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让李靖挂帅出征,因为在大唐能征善战的将领中,再也找不出来第二个像李靖这样足智多谋、屡立奇功的将领了。唐太宗不能直截了当地下旨令李靖出征,于是他用一个很巧妙的办法试探李靖。几天后,李世民与身边大臣们谈话,故意提到征讨吐谷浑的事情,然后又顺带着说了一句“得李靖为帅,岂非善也”。

  唐太宗的话很快就有人告诉了李靖,李靖年迈的身体立刻热血沸腾。他没有想到,自己年逾花甲了,还能有机会驰骋沙场、报效国家,而皇帝李世民对他的这份倚重和信任,也让他非常感动。李靖当即找到宰相房玄龄,让他转告皇帝:“李靖虽然岁数大了,但是还能出征!”唐太宗听后龙颜大悦。大器晚成的李靖果然宝刀未老。唐贞观八年(634)十ー月十九日,吐谷浑再次纵兵入寇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接到边境的战报时,唐太宗怒火中烧。两天后,他立即颁布诏书,正式对吐谷浑宣战。

  十二月三日,唐太宗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出任远征军最高统帅,命李道宗与侯君集担任副统帅,下辖六个兵团:以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组成第一兵团;以刑部尚书李道宗为都善道行军总管组成第二兵团;以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行军总管组成第三兵团;以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组成第四兵团:以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组成第五兵团;以东突厥、铁勒、契苾等部族的骑兵部队组成第六兵团指挥官是铁勒族的契苾何力、突厥人执失思力以及唐猛将薛万均、薛万彻兄弟。

  唐贞观九年(635)春,唐朝对展教不改的吐谷浑发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为了抵御唐军,吐谷浑施展浑身解数,用贿赂等外交手段,先后把洗州(今甘肃省临源县)的羌族人和南部的党项族人从唐朝阵营中拉了过去。可党项人和羌人在这种时候青叛唐朝,毫无疑问是在给吐谷浑当陪葬。这一年三月十九日,第五兵团的高甑生率先对洮州地区的羌人发起进攻,很快就将其击溃。随后在闰四月八日,李道宗兵团进抵库山(今青海省津源县南)遭遇到吐谷浑的前锋部队,李道宗将其击溃,首战告捷。

  面对来势汹汹的唐朝大军,慕容伏允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恐惧。这个在位三十九年的可汗终于意识到,自己将面临一生中最艰难、最危险并且决定生死的一场战争。幕容伏允此刻意识到,以吐谷浑的国力和兵力不可能与实力强大的唐军相抗衡,也就是说与唐军正面对决,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他只有采取拖延的战术对付唐军,具体的战略是:首先,向吐谷浑西部山区和沙碱地带大幅度后撤,以保存实力,避敌锋芒;其次,利用吐谷浑国境的广袤与纵深拉长唐军的战线,让唐军疲于奔命,使其行军作战和后勤补给陷入困境。

  最后,凭借高原地区特有的恶劣自然环境挫一挫唐军的锐气,再利用复杂地形阻击,并出动小股部队进行袭扰,以消耗其有生力量,最终把唐军拖垮、拖死。这就是说吐谷浑军队要和唐军打一场持久战。李靖率主力兵团刚刚抵达部州(今青海省乐都县),落容伏允就放弃了他的王庭伏俟城,带着军队向后撤了二千里,轻装进人了沙碱地带(今青海柴达木盆地)。

  临走时,幕容伏允来了一记狠招,他下令把青海湖沿岸的广袤草场全部焚毁,给唐军留下了一片焦土。他是想活活饿死唐军的战马。唐军为数众多的马匹没有草料肯定是不行的。李靖收到这个坏消息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商量对策。以副统帅李道宗为首的多数将领认为该撤军了,他说:“马既然没有草料供应,就会迅速疲劳且瘦弱,大军决不可以继续深入了。”

  侯君集当即反驳。他说:“吐谷浑才打了一场败仗就迅速溃逃了,连侦察哨也难得一见,这说明他们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并且他们君臣离心,拿下他们易如反掌。如果不把握好战机,一定会后悔不及!”李靖也和侯君集的看法一致,他知道,幕容伏允迅速弃城而逃,是因为幕容伏允很了解李靖的战术特点,担心李靖又对他进行长途奔袭、擒摘王,重蹈东突厥頡利可汗的覆撤。

  面对幕容伏允这种自作聪明的打法,李靖立刻制定了“兵分两路、迁回包抄、大举扫荡”的战略构想:北路由李大亮兵团和薛万均、薛万彻兵团组成,为李靖亲自指挥,沿青海湖南岸由北向南作战,攻击在大非川(今青海省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带的吐谷浑主力;南路由李道宗、侯君集两路兵团组成,由侯君集指挥,直插大后方,进攻位于黄河源头的吐谷浑各部落据点,最后与李靖兵团在大非川会师,两路大军完成南北夹击、包抄合围之势,计划全歼吐谷浑军队主力。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