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鲁考公是什么样的人?是整天忙于政务,还是无暇顾及后宫?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17分类:历史

  鲁国的第二代君主鲁考公,是整天忙于政务,还是无暇顾及后宫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屋小编告诉你。

  鲁国进入到第二代君主,是伯禽的长子姬酋,就是史书中说的鲁考公。在整个鲁国国君史上,有非常多的君主都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就是在任时间短,而且没有做出过什么引人瞩目的成就。在一般人看来,人们奋斗数十年后就要退休,就要把位置让给年轻人。在国君这个岗位上,显然从古至今都不是这样的,反而越是那些功成名就的君主,就越要活得久,执政时间也要相对的长,才可能改变国家的发展轨迹。鲁考公的祖父周公是一直干到了死,父亲伯禽也差不多是一直干到了死。

  西周建国的前面几十年里,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成康之治”,就是齐国的齐丁公、鲁国的伯禽、卫国国君卫康伯、晋国国君晋侯燮,再加上一个南方的楚国国君熊绎,辅佐周成王和周康王稳固西周王政,并通过一系列对外征伐和礼乐制度的普及,建立了一个相对较为和平而繁荣的国家。这五个诸侯可说是西周建国以来最早的“五大天王”,跟后世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着同样的待遇,大多成为此后诸侯国们的偶像,是可以进得殿堂级的人物。他们的寿命也都相当的长,至少活跃的时间都有四五十年。

  伯禽对鲁国的功绩毋庸置疑,虽然说周公是鲁国的第一代封君,但伯禽才是管理鲁国的实际国君,其存在感也贯穿于整个“成康之治”时代。这对其后即位的鲁考公当然就不是什么好事情。应该说在鲁考公即位前后的时间,正是“成康之治”最为鼎盛的时期,所谓“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周成王、周康王推行这样的政策,并不代表两代君主性格上的软弱。很多人认为所谓盛世,除了不用刑法,就是很少的战乱,百姓安居乐业。但实际上成康之际,战争的车轮是没有停止的。

  周成王时代的“武庚之乱”,周王国以姜子牙的齐国、周公的鲁国、召公的燕国等亲族诸侯国为战队,频繁展开对徐、奄、熊、盈、薄姑等国家的作战,当年殷商部族的东夷部族的数十个诸侯国皆被攻灭。而周康王也是对东夷、淮夷部族开展过征伐战争,即便在对鬼方犬戎部族的征战,也大多呈现出的是防御格局,而非大规模作战。可见周人重点经营的仍然是东方和南方,这些地区多处于鲁国的周边地带,而鲁国的伯禽自然是经营这个地区的最重要人物。

  鲁考公作为伯禽的长子,对于周人经略东方的体会是相当深刻的。虽说史书中没有关于鲁考公如何协助伯禽执政鲁国,但鲁考公此人没有后嗣,其后的鲁国即位者是其弟弟鲁炀公。这里就有三种可能,一个是鲁考公忙于政务,年龄很大也无暇顾及后宫之事,遂是没有留有后嗣。一个是鲁考公的儿子身体不好,最终没有熬过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先两位而去,便是导致鲁考公没有选好即位者。还有一种就是鲁炀公的即位不是名正言顺,而是阴谋夺取。不过这三种可能性,都有着很多疑点。

  鲁考公执政时间只有四年,至少在寿命上是非常短暂的。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史书记载过,鲁考公的死亡出现过意外,就是说鲁考公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死亡的。阴谋篡权就被排除在外。至于鲁考公是否无暇顾及后宫之事,这个猜测是最不可能的,因为在鲁人历代国君身上,都没有出现过这方面的问题。那么唯独剩下的就是第二种可能,分析当时的“成康之治”和两代周天子的努力耕耘东夷和淮夷地区,伯禽忙于政务与军务,鲁考公若是没有半点儿责任分担,似乎也是不太可能。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