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堵敖为什么要对自己的亲弟弟赶尽杀绝?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3分类:历史
你真的了解六岁的楚堵敖为什么非要对四岁的弟弟赶尽杀绝吗?历史屋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楚堵敖原名芈艰,与小两岁的弟弟芈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们的母亲就是春秋第一大美女息夫人。
楚文王死后,芈艰继位,他就是楚国历史上的楚堵敖。楚堵敖为什么不叫王,而是一个怪怪的名字?这得从他的弟弟芈恽也就是后来的楚成王说起。
史书记载,芈艰在公元前676年继位后,整日飞鹰走犬,游戏道上,不理国政,而且一直忌惮弟弟的势力会威胁到自己的王位,千万百计想除之而后快。终于在酝酿了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672年发动了对弟弟芈恽的政治迫害。芈恽事先得知情况后出逃随国(楚国的附庸国,在今湖北随州西北),在得到随国的军事援助后,于次年杀回楚王宫,杀死哥哥芈艰。楚国人拥立芈恽继位为王,他就是楚国历史上的楚成王。
楚成王继位后,以“熊艰未尝治国,不成为君”为由拒绝为他谥号,也不以王礼葬之,并给他取了个带有侮辱性的字:敖。对于这个“敖”字有多种解释,不一而论,但无论褒贬,古人有过解释,比如杜预注:“不成君,无号谥者,楚皆谓之敖。”朱熹注:“楚人谓未成君而死者曰敖。”总之,楚成王不承认哥哥的王位,只给他视为一般封君。
这就是楚堵敖的由来。
历史往往只记载结果,不提具体过程,所以后世只知道哥哥要杀弟弟,最后反被弟弟杀死夺取王位,反正就是一场对王家宫廷来说普通不过的兄弟阋墙。
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关于这对嗜血相见的兄弟的年龄问题。
关于兄弟俩的具体生年,史书并未记载,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事件中来做个大致的推测,还是可以基本掌握兄弟俩的年龄的。
楚文王得息夫人是在伐蔡国之后的事,楚国伐蔡据《左传》记载是在公元前684年,而息国之所以灭亡是在楚文王俘虏了蔡侯之后,因蔡侯不满息侯而向楚文王馋言息国夫人的美貌,致使楚文王为得息夫人而灭了息国。
所以楚国灭息国应该是在公元前683之后,假如这一年楚文王得了息夫人,并在次年生下哥哥芈艰,到公元前676年楚文王去世时,这一年哥哥芈艰应该是六岁,芈艰六岁便即位为王,而史书上说他继位后整日飞鹰走狗,不务正业,并且总是担心弟弟要夺取自己的王位,这种说法显然有点不靠谱。
但这是不是史书的谬误呢?也不能这么说,比较合理的说法应该是兄弟俩的政治博弈一切都由当时的执政者在背后操作,也就是与其说是兄弟间的王位争夺战,不如说是楚国权臣之间的你死我活。古代国家朋党相争,必围绕国君为核心,这就是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就像同时期的齐国,以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与鲍叔牙辅佐小白(齐桓公)的王位之争一样。
芈艰既然六岁继位,必有幕后辅臣摄政,而芈恽那时也不过四五岁的小王子而已,其幕后肯定也有辅佐支持者,而这个幕后支持者实力不容小觑,居然能煽动随国的军事援助。有了随国这枚棋子,芈艰很快就倒台了,他在位仅仅五年时间,被杀害时也不过11岁,这么小的年纪能有什么作为?
而芈恽继位时也不过9岁,“以熊艰未尝治国,不成为君,号为“堵敖”,不以王礼葬之。”这会是一个9岁孩子的说法么?显然是作为胜利者的权臣想出来的一套说辞。
是朋党之争,将这对年幼的兄弟卷入血腥的政治漩涡,并为之背负两千六百多年的灰暗之名。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29 春秋战国时期,周、郑为何由“交质”发展到“交恶”的地步?
- 11-28 编钟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什么?
- 11-28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社会,那么奴隶到底要做些什么?
- 11-28 从春秋战国以后,为何就很少听说官员经商的事情?
- 11-27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哪七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 11-27 鸟虫书亦称“鸟虫篆”,它在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哪些诸侯国?
- 11-27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名人?为什么这个时代能人辈出?
- 11-27 春秋战国其间战争不断,为何很少看到有民间的起义之事?
- 11-27 在春秋战国这个大分裂时期,为何不见那些外族趁机发难?
- 11-26 春秋战国时期田氏为何能取代齐?田氏代齐的过程是怎样的?
- 11-24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变法?变法的结果及影响是什么?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