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马关谈判挨一颗枪子儿为清朝省下一个亿,这是怎么回事?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7分类:历史
李鸿章马关谈判挨一颗枪子儿为清朝省下一个亿,这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虽然近代史上中国一直是被鱼肉的对象,但是要说成为砧板上的鱼肉,开始与哪里那就必须要说,是从甲午海战之后开始。
在甲午海战之前 的中国,再不济也因为所谓的同光中兴,成了世界次强。
那个时候的清王朝还是不错的,北上左宗棠收复新疆,南下打赢了法国,虽然最后也割地赔款,但是至少还有完整主权。
可是甲午战争让这一切万劫不复也让洋务运动的虚有其表让全世界知道。
大东沟海战,无疑是一曲悲壮的挽歌,让清王朝成了真正的鱼肉。
由此才有欺国太甚的《马关条约》出现。
当时世界列强,如果说英法美是强盗的话,那么日本和俄国就是杀手,强盗只要钱,而杀手要命,而且日本这个杀手为了在甲午一战成功,几乎赌上了国家的一切。
最后战胜了当然要狮子大开口,以求最大的战争收益。
所以《马关条约》谈判条件之苛刻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而去往日本谈判的还是老面孔,那就是大清裱糊匠李鸿章。
日本主持谈判的伊藤博文点名,非李鸿章本人来谈莫属,其他人不接待,免谈。
原因吗,首先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让他来见证日本的胜利是最好的羞辱,这是其一。
其二吗,因为李鸿章听慈禧太后的,而慈禧本人希望结束战争,他害怕再次北巡,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慈禧不担心。大清地大物博啊。
李鸿章原本不想去受到这样的侮辱,可是在慈禧太后的要求下,不得不前往。
此老夫虽有罪但是举国之祸非他一人承担,却要背负千古骂名,有点为李鸿章不值得。
1895年3月13日,李鸿章抵达日本马关进行谈判。
道理日本之后的他感受更为凄惨,与其说是谈判不如说是条约已经拟定好了就等清王朝签字。
在日本看来作为战败者的清王朝没有谈判的资格,于是他们在条约中规定如下。
首先是赔钱,三亿两白银。
其次是割地,日本要辽东半岛还有台湾和澎湖列岛。
最后是权益:增开湖北沙市还有重庆杭州苏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到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以上三条,条条致命。
钱那是战争成本和利润肯定要收回,日本为战争准备的军费也是1.5亿两白银,买卖不能亏。地那是日本持之以恒的追求,小国寡民的日本最需要土地。至于通商口岸则是后续进一步渗透和扩张的根基也少不得。
李鸿章一看日本这架势也是心知肚明,无奈的他只能用拖字诀。
可是日本人不甘心啊,于是每天都催着李鸿章签约,今天说签了吧,明天说签不签,后天说在不签约就继续打。
就这样李鸿章在日本硬扛了一个多月,慈禧太后的回话也给了,只要不继续交战,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日本人也非常聪明的从窃听电报中知道了清王朝的底线,这条约他们认!
伊藤博文看着内外线情报还有老态龙钟的李鸿章,知道胜利就在眼前。
李鸿章即使不愿意签约,也走到了签约门口,谁知道在快要签约的当口被一个日本愤青给暗杀。
愤青在哪个国家都是无脑的代名词,日本也不除外,这个日本愤青枪法不咋地只是差点打死李鸿章。
子弹穿面颊而过,让李鸿章毁容。
也让日本开始承受力无数的国际压力。
这个愤青名叫“小山丰太郎”,属于日本“激进会”的一员。一般称呼激进的组织都比较冒进,在他们看来国家大胜而归,应该一鼓作气灭亡清朝,吞并中国,谈判这样的事情才是多余的。
算是典型的幼稚无脑吧。
本来就被全世界关注的东亚争锋,因为这个刺杀事件再次成为了世界舆论的焦点。
原本对于中日战争持中立态度的无数欧洲国家开始坐不住了,先是没有契机和理由,这一看机会来了那有不干涉的道理。
俄国德国法国都开始关注起来了。
俄国关注的原因很简单,辽东还有东北是俄国黄俄罗斯计划的一部分,你割让辽东想过我俄国吗?
德国关注的原因也很简单,德国当时没有多少殖民地,你一口气割让这么多,让我以后在占地盘不是更难了,而且德国支持俄国是为了换取俄国在远东的支持。
法国则很关注台湾的走向还有日本对于中国内地的渗透。
面对全世界舆论关注,还有外国列强不善的眼光,刚刚打赢战争的日本也不敢硬来,吃独食的事情,是个正常的政治家都会想后果。
伊藤博文无奈只能减免一个亿赔款,以求清朝尽快签约避免列强干涉。
就这样李鸿章顶着满头的纱布与1895年4月17日,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除了银子少赔了一亿两,什么都没少。
所谓的李鸿章面子之说减免一亿两就是扯淡,日本减少赔款的原因不过是世界列强干涉而已,而且这干涉再后来更有实际行动,那就是“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仅仅六天后的4月23日,俄罗斯、德国和法国就为了自身利益不受侵犯,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清政府。
日本政府无奈接受,随后又敲诈了中国一笔3000万两的赎辽费才从辽东半岛撤兵(三个月后)。
就此,甲午战争后的赔款尘埃落定,日本用这2.3亿万,再次武装自己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进而在几年后打败了曾经强迫自己放弃辽东半岛的俄国(日俄战争)。
而中国则因为沉重的债务负担开始了小贷生涯,在后续的日子里迎来了无数的外国银行贷款,经济不断被殖民进而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随后又迎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让清政府就此万劫不复。
最后李鸿章那一颗花生米价值一个亿,其实不过是事件的引子而已,就算没有这暗杀事件,按耐不住的欧洲国家也会干涉。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清朝的军队还是比较多的,那绿营兵算是个怎样的兵种?
- 11-30 清朝地方官员有养廉银,那么京城官员也有类似补贴吗?
- 11-30 养廉银作为清朝特有的俸禄制度,它又是怎么创建的?
- 11-30 在中国博大的酒文化中,清朝的皇帝都喜欢喝哪些酒?
- 11-30 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清朝的亲王们有着哪些权利?
- 11-30 中堂最早出现于唐朝,它在清朝时期是什么品级的官员?
- 11-30 清朝很重视对皇子的教育,那么有什么相关教育制度?
- 11-30 清朝给京官的俸禄非常的低,大多数京官如何想着法子捞钱?
- 11-30 鳌拜都为三代清朝帝王出生入死了,为何还认为他是奸臣?
- 11-30 当我们翻开清朝的历史,皇位为何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
- 11-30 在嘉庆皇帝接手清朝后,清朝为何一步步走上没落的道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