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李世勣为什么要去掉“世”字 改名为李勣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1分类:历史

  还不知道:李世勣为何要去掉“世”字的读者,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武则天这一喊,与其说把众人喝住,还不如说把众人给雷懵了,要知道,当时的她只是一个后宫的昭仪,不要说议政,就是在后宫,昭仪也排在第三等。(第一等皇后,第二等贵妃。)

  但这个小小的昭仪就是胆敢在皇帝与重臣争执时,也上来踹上一脚,这就是武则天。

  听了武则天忍不住的这声怒喝后,唐高宗跟于志宁石依然石化不动。

  这时还是作为首席大臣的长孙无忌开口:“右仆射(禇遂良)是先帝托孤大臣,既使也有罪,也不可用刑!”

  就这样,处罚禇遂良的事才不了了之。

  继禇遂良之后,朝中的另两位宰相韩瑗、来济也先后上书,观点只有一个,反对“废王立武”。

  在当时朝廷一共有七位宰相,分别是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禇遂良,中书令韩瑗,门下侍中来济,门下侍中崔敦礼。 在这七位宰相中,禇遂良、韩瑗、来济已经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的行为,而长孙无忌和于志宁虽然没有出声表态,但从这两个人的种种迹象上看,也很显然地站在了唐高宗的对立面。

  也就是说,里面只剩下李勣跟崔敦礼两位宰相还没表态了,但当时崔敦礼已经将行就木,可以忽略不计,这样一来,就只有一人因为“生病”让唐高宗一时摸不着其态度的李勣了。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也就是民间说书里的那位隋唐英雄徐茂公(或徐懋功)。徐世勣在隋朝动乱时期可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后来归降了唐高祖李渊,由于徐世勣战功卓著,于是李渊便给他赐姓李,徐世勣便由此成为李世勣。玄武门之变后,李世勣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臣。唐太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此人就是朕的长城,有他在朕就不用修长城。我们由此可见李世勣在唐太宗心眼中的份量有多重。

  后来唐太宗逝世,为了避讳,李世勣又将名字中的“世”字去掉,成了李勣。

  在唐太宗册立李治为太子后,李勣自然也被唐太宗列到了辅佐李治的名单上去,但唐太宗对待他的方式却很另类。一次,唐太宗忽然给李勣找了点碴,然后便发怒地将他贬官流放。接到贬官通知时,李勣二话不说,甚至连家也不回,马上打起包袱就走。

  虽然李勣表现得很服从,但这时反倒是作为太子的李治为此而感到不平了,自己的父皇一向以仁慈著称,但这次为什么会做得这样过分。最后,还是唐太宗解开了李治的疑解,唐太宗对李治说,你对李勣没恩,老爸现在贬他,等你将来当上皇帝,再把他官复原职,他就会为你所用了。

  后来,唐高宗登基后便马上将李勣召回长安,给他安排的座位也仅次于长孙忌的宰相。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