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不起诗仙,为何却对诗圣刮目相看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3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唐朝诗坛,文华风流的诗人辈出,如同井喷一般。然而,站在金字塔尖的,始终只有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二人而已。正如韩愈所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然而,李白和杜甫在世的时候,遭到的境遇并不是一样的。
虽然他们在仕途上都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但在诗坛上,却是冰火两重天。李白的诗歌,想象力丰富,如同天马行空,辞藻华美瑰丽,引人入胜,因此赢得了天下人的叫好。杜甫则不同,他的诗歌沉郁顿挫,揭露了现实残酷的一面,这可能让当时人无法接受。所以,杜甫在生前,名气并不响亮。
这就是二人当时的地位,一个是光芒万丈,万人敬仰膜拜,一个却籍籍无名,暗淡无光。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这么看,曾经有一个前辈,对李白并没有多少好感,对杜甫却是关爱有加,始终对他抱有极大的信心,他就是李邕。
李邕是名门之后,唐朝书法家,文选学士李善就是他的父亲。在这种书香门第中长大,让李邕很早就博学多才,尤其是他的行书,潇洒大方,被认为是大家。而且,李邕在仕途还比较顺利,在多地都担任的长官。
年轻时的李白,就曾经拜访过这位名宿。那是在开元八年时,李白在游历渝州,特地拜访时任刺史的李邕。按理来说,李邕爱才,而李白有才,两人还是同姓,应该是倍感亲切的。但当时李白年轻气盛,已经小有名气,谈吐之间豪放不羁,甚至纵论王霸之事,这让李邕非常不满意。
李邕认为,此人年纪轻轻,却不懂得收敛锋芒,虽然才华横溢,也难成大器。具体的谈话内容,已经无从考证,但我们从李白此后的《上李邕》一诗中,可以看出两人并不投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首诗中,李白将年轻人的狂傲洒脱尽显无余,也表达了对于李邕的极大不满。然而,李邕其实并不是对苛责后辈之人,他对于杜甫就非常欣赏。
说起杜甫,我们总会想到他那颠沛流离的后半生。其实杜甫少年时家境优越,他的祖父杜审言也是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担任过朝议大夫、兖州司马。他的母亲崔氏来自名门世族,妻子杨氏是司农少卿杨怡之女。因此,杜甫自幼饱读诗书,名气很大。作为当时的名流,李邕和王翰,就曾屈尊访问他。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也不无自得地写道: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后来在天宝四年,杜甫和高适,跟随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一起,共游齐州,并留下了梁园佳话。此时李邕正好担任北海太守。他听说杜甫到了,又以68岁高龄,兴冲冲从青州赶到济南,与33岁的杜甫相会。
当地官员李之芳做东,李邕、杜甫、高适在历下亭举行了宴会,而恰好并没有李白参与的记录,这大概也是因为当年李白和李邕的关系。
李邕见到杜甫,很是高兴,他将这位年轻人视作未来的希望,而且还提到了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杜甫在一次见到名宿,更是欣喜万分,他当场就写了《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表达了对李邕的崇敬之情: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直到杜甫五十岁的时候,他还对这次聚会念念不忘,写下了《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依然怀念早已作古的李邕。他回忆当年在历下亭,李邕对他谆谆教导,又不倚老卖到,而在酒酣耳热之际,当年的杜甫也以忘年之交对待李邕。两人似乎有说不尽的话,仿佛就在片刻之间,太阳便从东边移到了西边。
其实,在李邕被李林甫所害之后,李白和杜甫一样,表达了无限的哀思。李邕和李白关系不好,对杜甫的青睐,这正说明他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爱恨情仇,有自己的性情趣味,这不能说明人品,只能说明他们是不是投缘而已。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清朝的军队还是比较多的,那绿营兵算是个怎样的兵种?
- 11-30 清朝地方官员有养廉银,那么京城官员也有类似补贴吗?
- 11-30 养廉银作为清朝特有的俸禄制度,它又是怎么创建的?
- 11-30 在中国博大的酒文化中,清朝的皇帝都喜欢喝哪些酒?
- 11-30 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清朝的亲王们有着哪些权利?
- 11-30 中堂最早出现于唐朝,它在清朝时期是什么品级的官员?
- 11-30 清朝很重视对皇子的教育,那么有什么相关教育制度?
- 11-30 清朝给京官的俸禄非常的低,大多数京官如何想着法子捞钱?
- 11-30 鳌拜都为三代清朝帝王出生入死了,为何还认为他是奸臣?
- 11-30 当我们翻开清朝的历史,皇位为何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
- 11-30 在嘉庆皇帝接手清朝后,清朝为何一步步走上没落的道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