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人生中最大的败笔 最终还是将大宋江山毁于一旦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太祖人生的败笔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这是出自《兵权》的名句,对兵权进行了形象的阐述,可见兵权多重要!
赵匡胤,五代十国至北宋初期的擅长征战,是宋朝的建立者,是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的,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建立了宋朝。在他上位之后,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北有契丹和北汉、南有南唐等国家。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使国家逐步走向统一。之后他就做出了人生最大的一件蠢事——“杯酒释兵权”。而这件事我们都众所周知,并且也被我们当作典范而传颂。事实上,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败笔,以后不要再赞颂了。原因有三:
一,宋太祖是宋朝开国皇帝不假,在宋朝的这些皇帝中,也算是最有头没脑的皇帝。在唐朝末期到宋朝以来,都集中兵权,兵权越来越集中于皇帝。而且我们都知道“陈桥兵变”,赵匡胤其实是被胁迫当上皇帝的。所以在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把和自己一起征战疆场的重要将领的兵权全部收归于自己一人。这样做他是为了防止发生兵变,威胁自己的皇位。但是他的“杯酒释兵权”将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手中兵权剥夺了,对大宋来说,无异于在自断己臂,自残己足,而且这对于宋朝代代都是沿袭军权完全集中于皇帝,国家重视文臣,打压武将,所以“弱宋”的起源就源于此。士兵不重视训练,军事将领也越来越少,国家军力下降,与开国征战时根本就是天壤之别,有了100多万的士兵打不过十几万的外军入侵。如果大宋重视军事,那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他与大宋的整个大宋的武将的一场政治博弈,把大军将领都卸了军权,御言许诺与赏赐的奢侈与享乐,赏给的是财物和美女。赵匡胤是想“以腐兵败气换取兵权集中”,并给了武将们发放腐败令牌。有了皇帝亲自颁发的这张“腐败令牌”,武将们就能光明正大地进行腐败了。在宋史料中就记载着,就光赵匡胤时期,就有著名武将石守信、王全斌、王仁赡、楚昭辅、崔彦进、曹翰、张铎、张铎厚、田景咸、王晖等等都成了贪财好色之人了。可见,军中一旦腐败成风,国防必败,宋朝灭亡是赵匡胤种的因,宋怀宗赵昺尝果!
三,我们都知道,秦朝有蒙恬大将守着北方,汉代有汉武帝,卫青霍去病等人镇守北方,唐朝李世民亲率大军征战北方,北方的匈奴英勇善战,如果不把北方弄好,天下将不得安定。但是赵匡胤为了自己的皇权地位不受武将威胁,“杯酒释兵权”,使得大将都离散了,后世之人也都无动于衷。而北方的“燕云十六州”都还没收复,就想解散大将。燕云十六州是中国大漠的战略之地,是不可替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在进中原的跳板,这里是中原的军事战略屏障。没有了燕云十六州之地,那么中原将无险可守。可见宋太祖的愚蠢。只有守住北方,国家才能有保障,而宋朝从始至终都没有,女真铁骑顺利踏入中原,然后灭了北宋,“靖康之耻”也是大宋耻辱,更是赵匡胤的耻辱。
可见,宋太祖自以为自己的“杯酒释兵权”,毫不费力的将兵权集中于赵家皇室之手,不恐军事政变。但是他却害苦了大宋子民,连年被外族欺辱,简直民不聊生,最终还是将大宋江山毁于一旦!
朋友们,你们觉得小编说的对不对,有不同看法请留言!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赵匡胤能够取代后周,为何说周世宗柴荣要负有首要责任?
- 11-30 在很多宋朝记载中,是怎么提到赵匡胤陈桥兵变的?
- 11-30 宋朝为何会出现文人士大夫为主的社会形态呢?
- 11-30 赵匡胤能成为北宋开国皇帝,与赵普这位核心人物有何关系?
- 11-30 赵匡胤各方面条件并不突出,为何最后却黄袍加身做了皇帝?
- 11-30 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哪些开国功臣为何没有一人反对?
- 11-30 究竟是从几时起,宋朝开始患上了这没救的“软骨症”?
- 11-30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官员的行为,宋朝有怎样的老规矩?
- 11-30 古代没有电灯,古人夜读会不会导致近视呢?
- 11-30 宋朝一直都是“看来富裕”的印象,但为何不去发展军事实力?
- 11-30 对于古代的纳妾制度,即使是宋朝时期为何也觉得贵?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