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明君李世民:19岁与父亲起兵,1年便建立王朝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3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乱世多出豪杰,时势创造英雄。历代开国皇帝都是凭着自己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在死人堆里硬生生地拱出来的。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之所以能成为唐朝的建立者,他的次子李世民功不可没。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的好大喜功和急功近利,让天下局势陷入分崩离析的处境。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候,不少豪门贵族也加入到反隋的队伍中来,如果说农民军是不堪忍受饿肚子的痛苦,那么这些豪门贵族则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能够在乱世中打下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上百股反隋势力钟,李渊起步较晚,却能够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顺利地攻下长安,成就帝王大业。
从617年起兵反隋,到618年建立唐朝,李渊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出类拔萃的儿子李世民。617年初,叛将刘武周联合突厥军队攻打隋朝,迫于形势紧张,隋炀帝同意李渊自行募集兵马。但眼看李渊召集到上万兵马,隋炀帝开始怀疑起李渊要谋反作乱,他暗中策划晋祠祈雨大会,想要把李渊父子骗到晋祠杀害。幸亏晋阳乡长刘世龙得知此事,他感念李渊的以礼相待,随即跑去向李渊通风报信。
预感大难临头的李渊焦灼不安,次子李世民将起兵反隋的计划告知李渊,虽然李渊也曾萌生过这样的念头,但生性谨慎的他迟迟不肯做出行动。李世民眼见父亲有点松动,立即将自己的反隋蓝图托盘而出,表示当今天下反隋局势已定,隋朝气数已尽,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再拖延不做,恐怕要生出祸端。李世民的一番动情劝说,让李渊下定了反隋的决心,这一年的六月,李渊在晋阳宣布起兵反隋,随即攻取汾阳。而这一年李世民也不过19岁。
李渊派长子李建成率军屯兵灞上,次子李世民则担任攻打隋都长安城的任务,不久势单力孤的长安城就被攻破。李渊做事谨慎小心,他不想再占据长安后,成为遗留隋军的众矢之的,因此他效仿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拥立隋炀帝杨广的孙子,13岁的杨侑做皇帝。李渊则是担任丞相,这样一方面避免担上谋反的罪名,李渊和隋室的关系匪浅,隋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是李渊的亲姨母,隋炀帝杨广和李渊是表兄弟。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安定隋室的幌子,公然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势力。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所杀,拥有一州之地的各方势力迫不及待地称帝称王,眼见隋朝灭亡结局已定,李渊也加快了改朝换代的步伐。同年五月,李渊逼迫隋三世杨侑禅位,进而登基称帝建立唐朝,并宣布圣旨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按理说长子应该服众,可次子李世民为李渊建唐立下的功劳远胜于长子李建成,李世民受封为秦王,是李渊遵守嫡长子继承制的祸患。据说太原起兵的时候,李渊曾对李世民许诺,等天下平定就立他为太子,可到头来李渊还是违背了自己的诺言。战功赫赫的李世民在朝中威望颇高,这招来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嫉妒,当然李世民也存在着夺嫡的野心。
唐朝的朝臣分为两党,太子和齐王一党,秦王李世民一党,因两党意见不一、争执不休,加速了兵戎相见的局面。李渊对三个儿子的互相排挤自然清楚,他一方面对儿子宣传孝悌之道,希望以史为鉴,不要酿成自相残杀的惨剧。另一方面仍然重用李世民,重大军事行动都会听取他的意见,当然李渊对李建成的政治动态也十分关注,希望能够平衡儿子们的关系。李建成了解李世民的能力,认定他不会屈居人下,李世民也明白大哥和三弟对自己嫉恨已久,不可能重归于好。有一次李渊为了缓和三兄弟的矛盾,带他们去长安城南郊外打猎,李建成故意派人让李世民骑了一匹难以驯服的烈马。
李世民险些让烈马摔伤,好在他驰骋疆场多年,勉强驯服了这匹烈马,骑在马上的李世民明知是太子做的手脚,故意对陪同打猎的侍从说:“有人想用这匹烈马害死我,但他不知道死生有命,不是随便害得了的。”李建成对李世民的话耿耿于怀,他向父亲告状:“秦王太狂妄了,他说天命就在身上,坐天下的人不会轻易死掉。”唐高祖李渊大怒,当场召来李世民,狠狠地斥责一番:“天子自有天命,不是你耍点小手段就能当得上的,我还没有死,你为什么这样心急?”即使李世民再三解释,李渊就是不听,可见李渊对太子是持袒护态度的,他想打压一下劳苦功高的李世民。
父子二人正在吵着,外面使者传来战报,称突厥军队又来犯境,因此需要李世民来打仗的李渊,没有继续追究这件事情。眼见兄弟矛盾日益加深,李渊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法,他找来李世民说:“建功立业,四海升平,这都是你的功劳,但建成年纪居长,他做太子时间已久,又没有什么过错,我实在不忍心废黜他。据我观察你们兄弟二人已经势如水火,倘若继续留在京城,势必会产生争斗,我打算让你去镇守东都洛阳,允许你用天子仪仗,像汉朝梁王刘武那样。”
李世民明白这是父亲对自己功绩的承认,也是对自己政治企图的试探,他知道离开长安后,意味着离太子之位更加遥远。李世民以不愿离开父亲、愿在身边侍奉为由,屡次推辞父亲的要求,李建成和李元吉也不想让李世民去洛阳,那里有士兵和土地,无异于放虎归山。虽然最后李世民同意了父亲的要求,但李建成指使官员诬告李世民手下听说去洛阳手舞足蹈,李渊听到这个消息后,改变了原本的主意,放弃让李世民驻守洛阳。
626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让三弟李元吉领兵出征突厥,实则是想控制秦王李世民的兵马,李世民得知后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了,他决定先发制人、背水一战。唐朝建立后,李世民领军东征西讨,身边聚集许多著名将领,如尉迟敬德、李靖、秦琼等人。反观李建成除在太原起兵后打过几次胜仗,没有李世民在唐军中的雄厚实力,可李建成的太子身份又让他在长安城有明显优势。李建成长年留守关中,在京城有坚固的军事基础,甚至连守卫宫廷的部队都在他控制下。
626年七月二日,李世民带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守卫玄武门的将领常何本是太子一党的心腹,但在李世民的威逼利诱下,最后还是站在了实力强大的李世民一边。玄武门之变以李建成、李元吉被杀结束,当时李渊正和大臣嫔妃乘船游玩,得知太子、齐王被杀的消息,老泪纵横的他倍感辛酸无奈,仿佛这一切都是天意。三天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所有国家大事都交给太子处理,此时的李世民已经掌握朝政和军队。一个月后,唐高祖李渊让位给太子,李世民继位称帝,庙号唐太宗。
李世民的一生里,大大小小的战功无数,政绩也是可圈可点,他还因为善于纳谏被看作仁君典范。可不管李世民在政治上是如何有作为,玄武门之变始终是他一生的污点,手足相残、父子离间,李世民的晚年常为此痛苦流泪。而这也为大唐王朝在以后的岁月里,兄弟相争,政变多发做了一个坏的开端。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帝王,为何却被二子李世民逼宫了?
- 11-30 李元婴可是李渊的儿子,但李世民为何却对他百般呵护?
- 11-30 李辅国作为唐朝一介宦官,权势地位如何超越前辈高力士?
- 11-30 明明是三征高句丽造成隋朝灭亡,李世民为何还要坚持下去?
- 11-30 玄武门之变时,李建成有权利调动部队对付李世民吗?
- 11-30 除了长孙皇后之外,后宫中还有哪个妃子受李世民宠爱?
- 11-30 李渊退位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李世民对他的态度有何变化?
- 11-30 唐朝开始似乎无法抵挡王世充,但为何却输给了李世民?
- 11-30 李世民的功劳这么大,李渊为何就是不愿意将皇位传给他?
- 11-30 尉迟敬德做了什么事?李世民为何要以“刘邦杀功臣”惊醒他?
- 11-30 李纯这位唐朝皇帝,真是因怕外戚干政而选择不立皇后吗?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