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康乾盛世”顺治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哪些制度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康乾盛世”顺治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哪些制度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顺治帝。

  历史上“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其实盛世也延续到嘉庆皇帝。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开始,到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盛世时间长达115年。虽然历史上对康乾盛世有争议,但不能否认,清朝此时无论政经还是文化及国土,都达到鼎盛时期。经济繁荣之下人口暴增。

  中国有句俗话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得不承认“康乾盛世”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接力打基础的结果,但也不能否认顺治皇帝功劳。顺治帝作为清朝第一位入关皇帝,6岁称帝,24岁驾崩,历史认为顺治就是一个过渡皇帝,但顺治皇帝却为清朝做了很多事,并不只是一个生活在摄政王多尔衮光环下的皇帝。

  1650年12月31日(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按阳历算是一个年尾。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在喀喇城打猎时突然病逝。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终于可扬眉吐气了,但此时英亲王阿济格还想效仿其弟多尔衮再次当摄政王,顺治皇帝怎么能同意,因此打掉阿济格当摄政王的美梦,于1651年2月1日举行亲政大典,正式宣布亲政。从此14岁的顺治皇帝开始按自己的思路治国。不要小看这个娃娃,顺治皇帝可以说是少年老成,这是北方游牧部族典型的特点,年少就成熟。

  顺治执政后,对关外旧制和多尔衮当摄政王时的一些弊端进行了改制,一度缓和了紧张的满洲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其功不可没。顺治皇帝亲政进行的改制,在历史上称为“顺治改制”。此改制曾被后人一度选择性遗忘,甚至认为功劳都是康熙的。因为顺治死的早,很多人认为这样年轻皇帝怎么能完成大事呢?

  其实正如刚才所说,如果忽略顺治皇帝的这次改制,也就忽略了顺治的能力。顺治帝也是一个能力很强的皇帝,虽然年龄小,但他有一帮能干的大臣,他自己也有思路。

  改制内容

  顺治皇帝的改制的内容涉及面很广,既有政治层面的,也有文化、经济、农业、法制、民族等方面,应该说很全面。下面咱们就按照清史中一些史料,梳理一下顺治皇帝的这次改制。

  1.兴文治

  清朝入关前,满族部落崛起于辽左,民族尚武轻文。这种游牧部落的的传统也随顺治皇帝带到北京。但顺治皇帝意识到,满族人这种落后的习俗不适宜在中原生存。因此,顺治亲政后就下令增开八旗乡试、会优雅,并于1653年设“八旗宗学”,据《清史稿·选举制一》记载:“选满洲生员为师,凡未封宗室子弟十岁以下俱入学,习清文(满文)”。不久,顺治又针对满、汉、蒙八旗子弟“皆蹋石球为戏”,降谕礼部,命令这些子弟“骑射之暇,旁涉书史”,并责成各牛录予以督查。

  在顺治大力倡导之下,清朝编纂了《资政要览》、《劝善要言》、《顺治大训》、《易经通注》、《孝经注》、《孝经衍义》、《内测衍义》、《人臣敬心录》、《道德经注》等书籍,他还组织编纂了《太祖圣训》、《太宗圣训》,要求满汉的学士把《五经》、《三国》翻译成满文,赐予满洲官员研读。顺治的这一办法,提高满族官员的文化素养。

  顺治在《资政要览》中写了序,他指出:“朕孜孜图治,学于古训,览四书、五经、通鉴等编,得其梗概,推之十三经、二十一史及诸子,”“乃采集诸书中之关于政事者,为三十篇”,“于每篇贯以大义,联其文词,于忠臣孝子、贤人廉吏,略举事迹,其奸贪不肖悖乱者亦载其内,使法戒迥然。”顺治这道序写的很实在,他从为什么学,学什么,以及怎么学,正反两个典型都树立起来,可以说为满族官员及子序号学习指明了方向。

  2.改官制

  顺治入关后还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官制,此问题不解决,庞大的清朝运转起来就很麻烦。因此顺治根据明朝时官制,建立内阁、翰林院等机构。1658年7月,他又下令在三院的建立内客,“除去内三院秘书,、宏文、国史各色,大学士改加殿阁大学士,”“设立翰林院,设掌院学士一员,”“至各衙门、汉启心郎,原因诸王贝勒管理部院事务而设,今宗人府启心郎仍照旧,其余部院满汉启心郎俱着裁去,照原品另用”。

  顺治这一官制改革,把满、汉官员品级统一了,这是改革官制的重要一环。因为在顺治改革前,担任同一官职的满官比汉官品级要高,同为大学士,满官为一品,汉官为二品。同为学士,满官为二品,汉官为三品;同是尚书一职,满族官员是一品,汉族官员就是二品;侍郎、郎中等职务也是如此。这种不平等官级的设置,显示出对汉族官员的歧视,也不利于汉族官员从政的积极性。

  1660年,顺治又规定了八旗的汉字官员,固山额真称为督统,梅勒章京称为副都统,甲喇章京称为参领,牛录章京称为总领,昂邦章京称为总管。于是清朝官制基本规范了,便于清朝统治。

  3.治野蛮

  由于清朝入关前,是以游牧部落征服手段不断壮大起来。入关后,清朝八旗游牧部落的那种野蛮及杀戮习惯并未改变。1660年,贝勒尚善出征云南时,派兵不断骚扰抢掠当地民众,引起了民怨,顺治下令罚贝勒尚善俸禄两年。参加征伐云南的都统巴思汉、胡沙均被降职,罚俸一年。副都统傅喀解任,并罚银百两。负责调查此事的学士麻勒吉、审理此案的刑部尚书图均因为在审理尚善掠民的事务时照顾尚善,也一并削职惩处。

  对于清朝官员因为派兵掠兵而受到严重处罚,在清朝初年是第一次。我们都知道,由于满族初期尚武的熏陶,他们认为在攻城时可以不受军纪约束,因此杀掠成性。顺治皇帝对尚善的处理,体现了清朝治理本民族野蛮行径,以此能够让民众信服。

  4.倡联姻

  古代皇家联姻及官员的联姻,是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落时,也经常实施联姻。后来女真各部落统一后,努尔哈赤又将联姻的目标向蒙古各部延伸。那时很多蒙古贵族女孩进入清朝后宫。

  顺治亲政后,改变了满蒙联姻的传统,1653年8月,顺治把妹妹和硕纯恪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1655年六月,又把侄女(肃亲王豪格的女儿)嫁给靖南王耿继茂儿子耿精忠。1660年六月,把承泽亲王硕塞的女儿,也是顺治的侄女,嫁给平南王尚可喜的儿子尚之隆,顺治本人纳汉族女人石氏、陈氏、唐氏为妃。

  顺治的满汉联姻,使民族之间矛盾得以缓和。

  5.限圈地

  顺治四年三月,顺治当时下达过“民间田屋不得复行圈拨”的命令,但民间零星圈占土地房屋的事经常发生。顺治八年二月,他下旨户部官员:“田野小民,全赖地土养生,朕闻各处圈占民地,以备畋猎放鹰往来下营之用,”“夺其耕耨之区,断其衣食之路,”“尔部速行文地方官,将前圈土地尽数退还原主,令其乘时耕种。”几天后顺治批准兵科都给事中李运长免圈良乡、涿州十三州县“未圈田舍”的题本,制止一场数万百姓流离失所的灾参议会。

  顺治皇帝亲政后,对多尔衮追夺了“籍没所属家产人品入官”,但顺治皇帝对多尔衮在圈地曾偏袒正白旗,把分给镶黄旗的京东一带拨给正白旗的事,并没有追究。如果顺治皇帝纠正此事,就会引起新的圈地运动。

  顺治九年,清朝处理清菟县民路斯行等三百多人“控告房地被王仪夺带投充”的案件上,考虑到这三百人的房地并百王仪等带投,但户部在圈占后,没有进行返还。咱斯行等屡次上告,每次上告,都要受到责罚。于是顺治下令“王仪等领八庄房地退不受责之三百余民,仍全免九年地租”,并下令将“户部尚书车克等及原任知县周玮等人分别处讫。”

  顺治十年,清朝将八旗退圈地九万九百五十四垧,“交由地方官,均摊给民耕种”,“照开垦荒田,三年起科之例”。

  顺治这些政策起到了稳定民众的作用。

  6.奖垦荒

  满族人入关前主要以狩猎为主,入关之后就面临着中原农业文明。因此“入乡随俗”,清朝急需要耕种。

  由于明清两朝更替之际,连年战争,很多土地荒芜,人口大量减少,农业凋敝,经济萧条。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有农民起义。顺治亲政后,也很着急。他下令以屯田方式组织开荒,通过兴屯道向难民提供耕牛、种子、农具;对于“自觉诚者,悉隶兴屯道,授以无主荒田,听其挈家耕种为业。”同时,顺治皇帝也命令军中老弱兵丁在驻地附近开辟屯田,为军队提供粮草“屯租数倍于民粮”,屯民“相率畏惧”。1655年取消民屯,把各省屯田荒地“归并有司照三年起科事例,广行招垦”。

  1657年,顺治把开荒作为考核官员的一项内容,“督、抚、按,一年内开两千顷以上者纪录,六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道、府开一千顷以上者纪录,二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州、县开一百顷以上者纪录,三百顷以上者加升一级,”“若开不实,及开过复荒,新旧官员分别治罪。”

  重要意义

  顺治改制在一定程度是亲政的一种行为,但顺治皇帝并没有从根本上打击贵族的利益,因为这些贵族是既得利益者,也是功臣,顺治皇帝不可能动他们。因此,这种改制看上去很光鲜,但并不彻底。这也是清朝入关后面临的局限性。

  从清朝贵族实际看,保守势力很强,顺治如果一改到底,损坏了他们的利益,那清朝入关之初面临的很多难题,就不可能得到解决。

  从顺治改制的一些具体来说,治标多,治本少。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改制,这也为清朝后续的体制留下很多隐患。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年轻的顺治能在亲政后,实施一项改革着实不易,巩固的清朝的统治,为清朝盛世来临打下了基础。这一点要肯定。

  首先,解决了土地矛盾。土地是我国传统上最关键的因素,只有解决了土地问题,统治问题就解决了。因为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老百姓就靠地吃饭,土地问题不解决谈何统治。因此,顺治改革土地,禁止圈地,找到改制的关键。

  其次,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无论从官制上,还是倡导满汉联姻方面,这是顺治皇帝值得称赞的地方。清朝虽然是满族皇帝所创,但清朝要想前进,是全天下的王朝,如果对民族厚此薄彼,不仅不利于统治,而且也不会稳定。把满汉官制统一,谁都可以在一条起跑线上为清朝卖命。

  第三,加快同化速度。

  顺治改制中无论是大兴科考,还是垦荒,都是从落后文明拥抱先进文明。中原地区在文化等方面,要比清朝入关前先进多了。因此顺治皇帝意识到,如果不主动融入中原文明,必将被中原文明所淘汰。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